纪录片的魅力

2009-09-18 06:02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4期
关键词:邓小平魅力纪录片

王 建

什么是纪录片?关于纪录片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对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却被广泛地认同。对电视纪录片具有严格科学性的界定是:“以摄像或摄影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一定的审美享受的电视作品。它要求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报道手法是采访摄像或摄影。”正是因为纪录片所具有的这种特点,才决定了它具有的独特叙述方式和表现手段,享有其他电视节目所不可比拟的独特艺术魅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纪录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所喜爱,《丝绸之路》、《望长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毛泽东》、《邓小平》、《故宫》、《大国崛起》、《河之南》等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纪录片相继诞生。彰显出纪录片的强大影响力和旺盛生命力。

那么,纪录片的魅力何在呢?

纪录片的魅力首先在于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是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片所具有的“记录”功能是纪录片区别于其他影视节目的本质特征。1895年,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发明电影摄影机,世界电影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值得注意的是,卢米埃尔放映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纪录片。电影的名字叫《工厂的大门》,整个影片只有一个镜头:工厂的大门,下班的工人纷纷走出工厂,这是卢米埃尔拍摄的再真实不过的日常生活场景。后来他又拍摄了《火车到站》、《代表们的登陆》等,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这些纪录片在世界各地放映时引起轰动。与其说是人们对电影技术的惊奇和赞美,不如说是人们从影像中惊奇地看到了人类真实的自我。1922年,被世界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诞生。这是一部叫纳努克的爱斯基摩人一家人在亚北极地区生活的情况,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奇异的民俗,既有人与自然的共处和抗争,又有朴实的人情、人性的展示。它的拍摄,建立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它用讲故事的手法,记录了一段行将消失的文明。这些拍摄手法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的纪录片创作,成为近百年来纪录片创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电视纪录片《邓小平》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全国的关注,这是因它成功地讲述了一个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是由伟人的一生为红线串联起来的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故事;在解放战争中指挥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故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到南方视察的故事等。而这些故事,又都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可信的故事,因而,它不仅打动了观众的心,而且以美的力量和美的品格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一个真实、崇高、伟大的形象。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主题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是作者对生活、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思考通过纪录片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主题的产生是由题材决定的。题材从生活中来,主题则从题材中提炼,从创作者的经验中产生,是生活的暗示赋予创作者一种思想,从而使创作者能够提炼出深刻的主题。纪录片《西藏的诱惑》的作者,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他对西藏的一切都非常了解、非常熟悉。那漫长的朝圣之路,不知在作者的心中留下过多少深深的痕迹。朝圣者的追求在哪里?在那崇高的圣殿。当作者看到四位艺术工作者千里迢迢到西藏追求艺术时,他联想到了那虔诚的朝圣者,他感到,在西藏艺术的宗教和宗教的艺术是这样地难以区分。作为一种人类精神——信仰和信念又浑然一体。西藏的诱惑在哪里?在于它的蛮荒与壮美,在于它的脱俗和超拔。因为,西藏的诱惑不仅是它的地理,更是因为它是一种境界。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叙事结构的完整性。一部纪录片艺术质量的高低和艺术魅力的大小,取决于纪录片拍摄到的内容。纪录片的结构是指其组织的方式和内、外部构造,即创作者根据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运用电视思维手段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等按照轻重主次进行组织安排,使节目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纪录片的结构内容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头部分、中间部分、结尾部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开头部分从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开始,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在中国部分,该片纵横历史500年,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九个世界性大国为主体,用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全面剖析了这九个大国崛起的全过程,在风云四起的变迁中,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寻找各国在强国过程中创造的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在结尾部分,该片以《大道行思》为题,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画面中,片子告诉人们:“走过60年回首500年,一路巡看交相兴替的大国演变,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件事——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全片在结构完整的叙述中,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无穷魅力。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细节描写的生动性。细节,是指在屏幕上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在纪录片中,细节可以使人物变得血肉丰满,可以使环境变得气息厚重,可以使情节具有生动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具体地说,细节大致可以分为事实细节和形象细节两类。事实细节是因为生活环境、物件与人的各种关系使它具有特殊意义;而形象细节是对人物神态、动作所进行的描写,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人的情感,使作品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在纪录片《冬天不再流浪》中,画面多次出现流浪儿童的眼睛,大特写景别下那一双双默默无语的眼睛,仿佛具有强大的穿透力直扑观众,那一双双默默无语中流露出的一种对家的渴望,对父母亲情的渴望,强烈打动着人们的心,使人观后久久无法忘怀。在纪录片中,小景别镜头与细节密不可分,可以说,细节描写主要是通过小景别镜头来体现的。在纪录片《邓小平》中,有一段对邓小平“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到江西南昌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时走出的“邓小平小道”的细节描写,在这段描写中,拍摄者对邓小平当年走过的已经模糊但又依稀可辨的小道进行了精心拍摄,并在后期制作中配上一段富有细节描写的解说词:“在这条崎岖的小道上,邓小平走了三年也思考了三年。有人说中国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情,就是从这条小道延伸出来的。这就是我们在片中看到的客观的、完整的‘邓小平小道。”这条小道,留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中,也印在了人们的心里。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情节发展的未知性。纪录片是以现在进行时态记录一个故事的发展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处于未来的变化中,人们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伴随着事情的不断发展,故事始终充满着悬念,这个悬念就像磁铁一样始终吸引着观众跟随着故事去寻找答案和结果。在纪录片《假币追踪》中,50分钟的空间里容纳了一起罕见的特大假币案件繁复的侦破过程:大量反复曲折的侦查过程,公路上大规模的搜捕,数次搏斗抓逃,在事件发展中,故事层层递进,扣人心弦。在法国拍摄的纪录片《帝企鹅日记》中,那生活在南极大陆上的企鹅在冰天雪地中走向远方的蹒跚脚步,在暴风雪中艰难地抗争,为生存和繁衍后代进行的长途跋涉……在充满悬念的观看中,让人对生活在南极大陆的这些美丽、脆弱的生命充满关怀、怜悯和赞叹。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镜头语言和画面语言的艺术性。电视是以画面语言叙事、抒情、表意的,这是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明显特征。而纪录片是一种依赖镜头去发现的艺术,镜头语言在其诸要素中显得尤为重要。为完整地、真实地记录生活,纪录片又往往使用长镜头去表现事物,它不仅可以增强真实感,而且可以让观众通过长镜头画面经历生活流程和具体情状,领略到真实的纪实美。同时,纪录片还常以多机位、多视角拍出能够组合成具有立体空间感的画面,表现从局部场景到全景开阔、宏大的场面,给人以具体清晰及遥远壮阔之美感。在法国拍摄的纪录片《迁徙的鸟》中,创作者运用长镜头拍摄的鸟群在天空中飞翔的镜头,如诗如画,把人带到了“天高任鸟飞”的诗化意境中。在纪录片《望长城》中,那广阔无垠的大漠、蜿蜒于崇山峻岭中间的长城,大量的远景画面带给了我们壮观、雄伟的视觉冲击和画面感受。纪录片《故宫》,大量采用动、静结合的画面,立体地表现出故宫的宏大空间,在空间与历史的结合中,使人们领略到了故宫的博大和辉煌。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语言元素结合的完美性。纪录片是视听结合的产物,是诸多元素语言集合而成的多维时空艺术。除镜头语言和画面语言外,纪录片还要使用音响语言、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等,正是这些语言的综合使用和完美结合,才使纪录片具有了综合表现的艺术魅力。

音响语言也称之为同期声,它是在拍摄纪录生活状态时,同时记录下来的声音元素,它是采访场景中有声源的自然声音。音响语言的运用可以客观地反映被拍摄体的真实性,烘托作品的主题。文学语言主要指解说词,它可以说是纪录片文学语言的核心和主干,它规定了文学语言中其他语言的走向与风格,文学语言的恰当运用,不仅可以补充画面语言,而且能使纪录片更充实、更完美。音乐语言在纪录片中的恰当运用,则可以烘托画面,深化主题。它不仅具有独立的表现力,而且可以增强画面的气氛和艺术情趣,增加纪录片诱人的色彩。

总之,纪录片的魅力在于真、在于善、在于美。纪录片的魅力是因为它属于过去、属于现在、属于未来。

(作者为河南电视台主任编辑)

编校:杨彩霞

猜你喜欢
邓小平魅力纪录片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东方欲晓》的魅力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红色读物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铜都一号”的魅力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