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雁塔

2009-09-21 04:39杨双秋
文物春秋 2009年3期
关键词:雁塔

杨双秋

关键词正定;雁塔;须弥塔

摘要正定雁塔,又称“砖塔”或“须弥塔”,坐落在正定县城中心的开元寺内,是一座砖石结构、以砖为主的密檐式方塔。始建于唐代,现存塔体为清代康熙初年所建,2005年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与正定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对塔进行了维修,在塔刹宝珠内发现了清代重建时放置的供奉物及铭文。

正定雁塔,又称“砖塔”或“须弥塔”,坐落在县城中心的开元寺内。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名净观寺,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更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额开元寺,沿用至今。唐代开元寺的建筑布局为:前三门楼,后法船正殿,殿前东为钟楼,西为雁塔,四周环以长廊。现三门楼仅存残柱,法船正殿只留基址,长廊早无踪迹,只有钟楼与雁塔于正殿基址前东西而立。此布局是我国寺院建筑早期以塔为中心向晚期以殿阁为中心于唐代这一过渡时期所出现的平面布局的典型实例。

雁塔于寺内正殿前西侧面南而立,为一座砖石结构、以砖为主的密檐式方塔。叠涩出檐九层,自下而上有明显收分,通高42.5米(封三,1)。最下为砖砌、石条压面台基,高1.45米,面阔、进深皆13.1米。正面出青石垂带踏跺八级。塔身第一层较高,石腰线以上为砖砌,以下周圈砌石陡板。每面于两端各嵌饰一石雕力士像,每身力士由一块青石雕制,上下雕出素无纹饰的上、下枋,束腰处浮雕力士。力士身躯健硕,腹部浑圆,作马步蹲坐状,头戴兜鍪,面方阔,深目圆瞪,大嘴开咧,一副狰狞之貌。除北面西端、东面南端二力士上身着袍衫、腰系带外,余皆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膝间裙裾呈三角形垂至下枋,足穿靴,饰护肩和披膊,臂部肌肉凸起,饰腕钏、臂钏。八身力士动作略有变化,南面二身和东面北端、西面南端力士双手握拳置于膝上,肩扛上枋,其余四身则一手撑于膝上,一手托上枋。正面东、西二力士所扛上枋处分别刻有“参将臧延庆施石并工价”(封三,2)、“参将臧延庆”题记。参将为清朝绿营将领,正三品,统理一营之军务。现立于开元寺内记述康熙元年至四年重修事宜的清康熙七年《重修真定开元寺浮图记》的碑阳有“山西参将臧延庆”题名,可知八身力士为清康熙元年至四年之物。

一层塔身正面辟拱形石券门,前后券脸间设方门,安板门两扇,其上槛浮雕二龙戏珠,抱框雕瓶插四季花卉纹饰,寓意丰足繁荣、四季平安,均具清代风格。上槛上方石券脸上刻饰龙纹,画面正中为一巨型正面龙首,盆口大张,獠牙巨齿显露,阔鼻、圆目,眉、耳极度夸张上飘,角分叉,二角间似饰一宝珠。躯干弯曲沿外弧上延。龙首两旁各刻饰一小龙(已模糊不清),基本对称,旁以少许波浪纹为饰,底边饰圈带纹(封三,3)。

拱券门上方嵌康熙元年梁维枢书“须弥峭立”石额,上款“康熙元年夏皋月之吉”,下款“郡人梁维枢敬题”(图一),该塔“须弥塔”之名由此而来。梁维枢为正定望族梁氏第九世,明晚期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梁梦龙之孙,清初光禄寺卿、吏部左侍郎梁清远之父,官至整饬武德等处山东按察司佥事。

塔内一层顶部原置斗八藻井,已佚,现仅存木龙骨。

二层以上塔身高度和面阔逐渐缩小,愈上收缩愈急。每层均于正面施直棂窗,塔檐檐角施木制角梁,以挂系风铎。塔顶端冠以塔刹,刹基座、仰莲为砖砌,覆钵、宝珠为铜质,以八条垂链与顶层檐部连接固定。

关于该塔的始创时间和早期名称,现存最早的资料——唐大历十二年(777年)《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中记:三门楼“北有雁塔,建乎齐朝”,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真定开元寺记》沿用此说。清康熙初年重修塔时有新资料发现,方有“唐贞观十年(636年)始建”之说。据清康熙七年《重修真定开元寺浮图记》碑(图二),顺治十八年(1661年),塔因栋柱莫支而自堕,紫衣大德自成人京师募缘,得以重修,施工中筑地基时于地下丈余发现石函,缄封密固,上朱书“贞观十年记”(此碑文中误书为“贞观十三年”)。此后的《正定府志》、《正定县志》均采用此说。至于“贞观十年”到底是始建还是重修时间仍存疑惑,所以,关于塔之始建年代仍然存有建于齐或唐两种说法。

2005年,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与正定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对其重修时,发现塔刹第二枚宝珠不仅内藏大量文物,表面还铸有百余字铭文:“直隶真定府开元寺旧有宝塔一座,自大唐贞观拾年肆月初捌日建立,迄清朝壹千叁百余年,于顺治拾捌年柒月贰拾贰辰时倒。坐有僧大造化名自成等同化重建。从康熙元年修,至康熙四年秋月大功完造。计开募缘僧寂学、自成、照成;住持僧玄恭篆;铸匠冯自起,系晋州人;铸匠纪守才、纪守富,系肃(?)宁县人。”(封三,4)此铭文对该塔始建和康熙初年重修情况记述较详,尤其是始建时间记得很具体,据此可以确定正定开元寺雁塔始建时间为唐贞观十年,匡正了史料记载,解决了长期以来对此问题的争议。该铭文中始建内容当来源于石函铭文,同时可知现存之塔系康熙元年至四年重修之物。梁思成先生曾认为,开元寺塔“就形制讲来,是正定四塔中之最古者。而实在的年纪……怕是四塔中之最稚者”,其“实在的年纪,则明嘉靖四十一年修”,该铭文对此做了修正。

康熙七年所立《重修真定开元寺浮图记》碑,记载了清康熙初年重修之事:清顺治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辰时,正定开元寺塔忽然坍塌。紫衣大德自成等遂入京师募缘,得不少大檀越相助。款项筹足后,于康熙元年动工,四年告竣,剩余钱款还用于维修钟楼和前殿。该碑碑阳正文后列施主题名,其中朝廷重臣有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索尼子御前一等下索额图、内大臣一等伯心裕、内大臣一等公太子少师法保,总督福建全省文武事务兼理粮饷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祖泽溥,原任总督湖广太子少师兵部尚书祖泽远,太子少保工部尚书傅维麟,礼兵二部尚书梁清标等。如此多的朝廷重臣捐资,这在正定各寺院重修碑文中是很少见的。僧人自成不见书载,然而能人京师向名宦大吏劝缘,分析应是一位德高望重、有相当社会影响的高僧大德。

2005年维修过程中,5月20日施工人员在整修塔刹时,于塔刹第二枚宝珠内发现叠置的铜、银、玉、金、珐琅器等文物2002件,钱币2000余枚,其中三级以上文物百余件(图三)。银制开元寺塔模型为其中的精品之一(封三,5)。佛塔塔刹宝珠内藏如此多的供奉物,实不多见,试对此作如下分析。

一、按古代佛塔建制,一般塔下均设地宫,内置石函或多重不同质地的套函,以藏舍利和佛教“七宝”。有的在重修时再瘗一函或多重函,除刻铭纪事外,内装僧徒及善男信女的供奉物等。如正定天宁寺凌霄塔在1982年重修时就于塔基中部发现地宫,内除有唐代石函外,尚有宋代、金代石函。但由于开元寺塔在清康熙元年重修时凿地基丈余得石函,缄封密固,“僧众愕然,撞钟集郡人,环视不能辨,当时无敢发之者”。由于时人对此缺少认识,发现石函后有可能很快原封不动掩埋,筑基垒砌。这样待塔修好后,就未能于地宫内置放石函,而将僧徒信众所舍之物置于塔刹宝珠内,并于其表面铸文字,以记重修之事。

二、1997年8月24日,正定隆兴寺大悲阁修缮工程在拆除阁正脊时发现一景泰蓝瓶,内装有铜碗、银链、钱币、红玛瑙粒、经卷、中草药等,为1944年落架重修完工时置放,经请教净慧法师,知此谓“殿装藏”。此次在塔刹宝珠内发现康熙四年重修竣工时置放的大量供奉物,也应具有装藏的功用。

开元寺雁塔是正定四座古塔中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古塔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2005年重修时的重要发现,更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引起文物、佛教界的关注和重视。然而,雁塔之名如今已被人们所忽略,取而代之的则是清同治年间所称的“须弥塔”一名。2006年,该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成彩虹

猜你喜欢
雁塔
一巷一花,邂逅花巷的浪漫 安宁市雁塔村
基于复合悬摆减震系统的小雁塔结构仿真分析∗
陕西学前师范托育事业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首届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产业发展论坛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雁塔校区举行
中西部托育事业发展研究院筹备暨陕西省托育示范基地启动会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雁塔校区召开
雁塔夜吟
赠高考生
让自我阅读变成数学学习的利剑
小雁塔
让数学思想滋润学生的心田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