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调教性格内向的孩子?

2009-09-22 08:04
家庭·育儿 2009年9期
关键词:阿龙内向上台

席 盾

内向不是错

任何人都同时具有内向和外向两种性格倾向。儿童也不例外。当一个儿童内向性倾向占优势时,我们就说他属于内向性格。外向的儿童可能活泼、主动,可以较快融入新的环境,内向的儿童则可能安静、听话,能够踏实地完成成人布置的任务;但外向型的儿童也可能在某些方面没有主意,而内向型的儿童也可能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侃侃而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内向与外向既不是绝对的,也没有好坏之分。内向型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占到1/5~1/4。难以想象,这个世界如果只有外向型的人将会是什么样子!

家长莫多虑

性格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环境、经验的影响。即使是先天决定的部分在后天发展上也存在一定的“时间表”,就算家长什么都不做,孩子也不会一成不变:原先见到陌生人就“藏猫猫”的孩子忽然变得滔滔不绝,逢人便主动打招呼:原先“自来熟”的孩子有一天却变得安静、内敛。作为家长能够做到的,也是应该做到的,就是顺其自然,接受并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避免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孩子进行人为“改造”。尤其要提醒那些有内向型孩子的外向型家长,不要对与自己性格相反的孩子强制“改造”,你们应该做的就是理解、理解再理解。还有就是内向型的家长可能饱受“内向之苦”,对自己孩子性格的要求更“高”。这样的家长应当多多反思:一直以来只注意到自身的缺点和内向性格的不足,是不是帮你摆脱了内向的“阴影”呢?恐怕不是的。如果你能够更多地发现和肯定内向的长处,很多困扰也许就不复存在了。

调教要得法

家长为内向孩子提供的教养环境也不该是以改造为目的的。而是要适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首先,要给孩子提供宽松的环境,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例如:在与人交往方面,在大家庭里“见过世面”的孩子与陌生人交往时就会比较轻松,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大家庭孩子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另一方面孩子有更多机会看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交往方式,孩子会发现活跃开放的人更受欢迎,会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并强化巩固。所以家长应当多给孩子创造类似的机会,比如:在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多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聊一聊、和老师经常沟通;在小区里和邻居们多谈谈天;常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走动;邀请年龄相近的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家长在这样做的时候不要强求孩子怎样表现,只要给孩子机会看到、模仿就行了。当家长和周围人成为熟人,甚至朋友的时候,一旁的孩子也自然而然地不再把他们当做陌生人,和这些“熟人”或“朋友”打招呼、说话的可能就会大大增加。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社会学习,通过观察同龄孩子,同样可以掌握与人相处的方法。试想,如果家长只是一味要求孩子必须如何做,一旦孩子做不到、做不好,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家长很可能失去耐心而对孩子露出冷脸,其结果势必导致孩子在遇到类似情况时退缩甚至逃避。

其次,多给孩子提供独立生活的机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凡是动手能力强的人,在生活中一定是积极主动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自理内容要让孩子自己去完成,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多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吃饭前帮助家长摆放碗筷,吃完饭收拾碗筷;在家长的指导下收拾自己的玩具,简单整理自己的房间;去书店时在合理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书籍;去游乐场时,在家长的建议下自己安排游乐的顺序等等,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做不好而包办代替。再例如: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让他给客人拿水果;小朋友来做客时,让他带着小朋友参观各个房间;看到买菜回来的邻居奶奶,家长打招呼的时候,也让他帮忙拿些东西。内向型的孩子与人交往时更倾向采取实际的行动,家长要利用这一点帮助孩子与周围人熟悉起来。动手能力的增强,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和主动性,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孩子很可能没等你发话就跑着去做了。

有一个叫阿龙的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从来不主动回答问题,老师让他上台表演。他总是拒绝,和邻居打招呼也总是很被动。一次,妈妈带他去参加单位的新年联欢会。宴会上有1 00多人,每桌同事轮流派代表上台表演节目。前面一桌是一位和阿龙同龄的小姑娘上台表演舞蹈,表演后作为奖励,小姑娘得到了一个小玩具。阿龙的妈妈随口说了一句:“上台表演还有小玩具做奖励呢,你想不想要?”阿龙回答说:“想要。”妈妈不大相信阿龙会为了奖品上台表演,就追问他:“要奖品得上台表演节目,你去表演吗?”没想到阿龙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是,众目暌睽之下,阿龙上台表演了一首在幼儿园新学的儿歌,声音洪亮。落落大方。表演结束后,他不仅得到了小玩具,也得到了大家热烈的掌声鼓励。这件事让妈妈意识到,内向的孩子也有自己内心的渴望,一旦动机强烈,就会努力去争取。家长要做的就是善于发现能够激发孩子行动的动机。正确加以引导。如果阿龙的妈妈没有发现孩子对小玩具的渴望,就很难对自己的孩子有如此深入的了解,更难以激发出这个内向型孩子的另一面。

最后,强调两点

第一,很多家长可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内向型的孩子就是胆小、害羞,其实这两者是不能画等号的。胆小、害羞往往和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关。总是对孩子的行为要求苛刻,总是担心孩子能力有限而限制孩子的自由活动,总是对孩子在某一年龄阶段偶然出现的胆小表现过分夸大,挂在嘴边反复提起,使偶然事件得到负性强化,变为必然事件,这些不利的教育方式最终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敢行动,甚至出现过分害羞等退缩表现。这些应当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及早进行干预。

第二,对自家内向型孩子的一举一动作出全面评价,你一定会发现其实孩子有很多值得肯定的优点,别忘了和你的孩子以及周围人一起分享你的发现,让孩子享受被表扬的快乐噢!

猜你喜欢
阿龙内向上台
内向的你
A song in his heart 心中的歌
小声哭,大声哭
神奇的小蚂蚱
福州城最后的“走鬼”
上台说汉服
对内向人的8个误解
班长上台(节选)
内向者压根不需要“修复”自己
泅水的母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