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你的心灵,重新阅读自己

2009-09-23 04:55本刊编辑部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09年20期
关键词:配合沟通合作

本刊编辑部

2008年冬天,一场巨大的金融危机席卷了世界,破产、倒闭、裁员、降薪……新闻里每天播报的信息正如四面楚歌,乱了人心——正是这样的特殊时期,一种以“宏扬团队精神、解放自我、释放心灵”为主题的拓展训练活动在各地兴起。2009年5月中旬,社科联也组织了此项活动,人生与伴侣杂志社的七名员工代表杂志社参加了这次拓展活动。

活动时间很短,只有两天,可是这短短两天,却让大家都感觉到了震撼——来自心灵的震撼。表面上,它只是一项科目繁多的普通活动,但是它却让每一个人跟着活动要领一步步地打开了自己的心灵,更真实地面对了自己和我们所拥有的团队;更深刻地感觉到了团队的力量、团队的温暖和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在这个团队中存在的意义;懂得了在困境中我们要更加紧密地拥抱在一起。相互信任和支撑,释放我们的勇气和信心。

——这样的我们,这样的团队,一定可以战胜一切困难,迎来美好的明天!

★活动科目:共建家园

关键词:合作,沟通,协助,配合。服从

活动之初,教练反复强调了几遍关键词,一是共建家园,二是在活动开始之初,五个小队之间不能进行任何沟通。

然后,所有人都被蒙上了眼睛,面前的世界一片黑暗,只能听见隐约的小声交流。在此之前,每一队都领到了任务小卡片,可正是这张写了任务的小卡片,才使得现场开始无序。任务的要求是所有人员站成一个四边形,每条边的人数相等,多余的人员站到这个四边形的中间。

但事实上,在没有相互沟通和合作的情形下,每个队都把自己的任务理解成了单独完成且具有竞争性的任务。而每个小队里面,开始无序地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最终的结果就是,两队人站成了一个方形,另一队人也站成了一个方形,还有一队人不知所措……所有人都忽略了合作和协助,没有人明白共建家园的真正含义,大家全部乱作一团,第一次活动宣告失败。

当教练在寂静中,把自己方才所说的话再次说出时,所有人都明白了应该怎么做。

第二次,协助的能力立刻就显现了出来,有一个领导者出现,大声提出了一个较为完美的方案,与此同时,也有相关的拥护者和协同者出现,大家朝着同一个方位依次站过去,牵起了手,报数,数出正方形的四边,自动转弯,自觉靠近……

最后,大家把自己的眼罩一一取下时,马上响起了一阵欢呼和掌声,用时二十二分。

活动感言:在任何一个团队里面,需要有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沟通方式,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理解问题的方式,但在一场需要很多人参与的活动中,服从往往比表达更为重要,而在协助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明确目的,当欢呼的那一刻来临时,大家才明白,重要的虽然是每个人的努力,但更重要的,还是那个胸有成竹且把嗓子都喊哑了的领导者。

★活动科目:信任背摔

关键词:恐惧,盲点,信任,勇气,爱

一米七的水泥台,对于一个正常身高的人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如果把一个人绑住双手,站在高台边缘往后倒下,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肯定会将这一活动排入到十分危险的行列里。是的,这种高度一个人平直向后倒下去,身体看似坚硬实则脆弱的脊柱会承受全身的重量以及加速度,这种心态下,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恐慌。

可是,如果高台下有一群手搭着手、用肩膀和胳膊还有有力的双腿支撑起来的一个有力而又柔软的保护网呢?

队员们开始一个个将手搭起来,搭建成一个牢固的平台。

第一个队员走上台去,他的双手被缚住,背对大家高喊:亲爱的队友,你们准备好了吗?

下面严阵以待的队友们则齐声高喊:准备好了,我们永远爱你。

一个爱字,到底有多少力量?

非常巨大。

当上面的人非常信任、非常坚决地倒下来时,迎接他柔弱的肩背的,是一张柔软的、盛放了许多爱的人床。下面的队友,每双眼睛都盯着摔下来的队友的后背,专注,认真,并做着相应的调整,接好每一个人,接好这个人对团队的信任,让放心地从高台上倒下的那个人。感受到了大家对他的爱。

一个个队员勇敢地倒下,倒在了大家的怀抱中。

爱有多少力量?答案很显然,是无尽的力量和无穷的信任。

活动感言:显然,活动还有着另外的意义。背摔不仅是信任,还有相互之间合作时坦诚的互助。站在台上的,不仅是一个背摔者,还可以看成一个领导者。他的背后,是一个自己的盲点,但这个盲点,有时却成为别人目光里的焦点。面对可能对领导者带来伤害的盲点,是应该用手坚强地支撑和排除?还是以松散的态度去面对?

活动结束那一刻,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昭然若揭。

面对可能会出现的伤害,爱是最强大的力量。面对自己看不到的薄弱点,所有人的手臂在信任中会给人一个最好的支撑,相信爱就等于相信奇迹。而一个团队因了相互的爱,定然会变得更加坚强。因为,我们变成了一个整体,所有人的盲点和恐慌,已被相互弥补。

★活动科目:高空断桥

关键词:超越。勇敢,鼓励,坚持

这是所有项目里唯一的高空项目,尽管在此之前,两位教练一再检查了保险绳,并一再强调活动的安全性,但是对于八米的高空而言,恐惧依旧存在。高空中,有一条仅几十厘米宽的桥,中间间隔一米五的空间,要从这边跳到那边。

动作没有太强的要领,甚至不像背摔那样需要太多人协助,活动要求是一个人背着保险绳爬上去,然后走到断桥中心,在一米五远的距离边上,一跃而过跳到对面。这是对每个走上高空的队员勇气和耐力的考验,也是一种突破和实现。

相关场景再现:

队员甜心: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信任背摔活动中,他是第一个走上高台的队员,同样,高空断桥,他依然第一个攀上了八米高的高台。从攀越到跳跃,他一直镇定而从容。我们可以想象,也许此刻他并非真正地无惧无畏,但是他知道此刻自己能做的,就是义无反顾地走在最前面,引领并做出表率。他做到了。

队员万人迷:手挽保险绳往上爬到三米左右,女人天生的柔弱和微微的恐高已经令她不敢再往上爬。所有的队员开始鼓掌,她继续往上走了几米。大家告诉她,没有退路,除了前行,而所有队员都站起来,鼓励她向前。她终于定下心来,一步步攀到了断桥之上,然后慢慢平静下来,纵身一跃,跳到了对面的断桥之上。

队员拉条:她恐高,胆小,向上攀爬的时候,就因为恐惧而小声地哭了。终于上到平台之上,再也不敢挪动一步,抱着断桥边上的柱子几乎痛哭失声。下面回应她的,却始终是鼓励的掌声和要她勇敢跨出那一步的鼓励!于是,她开始慢慢往前挪动身体,慢慢地平静着自己的心态。断桥边上,已经泪流满面的她,还是用尽力气一跃……她超越了自己。

在这次活动中,每个队员可能都

会觉得,那纵身一跃甚至是平台上每往前一步,都超越了以前的一个自己。就像是有篇文章里写到的,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会发现圈子外面的世界,有着自己意想不到的精彩。

活动感言:一个人如何才能突破自我?是鼓励重要还是自信重要?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往前走。往前走一步,你就超越了那个因惊惧而止步不前的你:往前走一步,你会收获一个更加勇敢的你;往前走一步,等待你的可能不会是柳暗花明,但绝对是一个增加了勇气和经验的你。安静下来想想,其实困难并没有这么可怕,心路与心路之间,有时也会出现看似很高很恐怖甚至无法逾越的断桥,那么,走到近前,深呼吸,平静下来,用尽全身力气一跃吧,勇敢的结果,就是看到阴影会离你越来越远。

★活动科目:心路历程

关键词:付出,信任,感动,感恩,珍惜

开始,感觉有点像游戏,很多人偷笑,先是活动名称有点煽情,还配着煽情的音乐。

团队被分成了两组,一组的角色是盲人,另外一组,是哑人,面对面地并排站立。

扮演盲人的队员戴上眼罩前,和扮演哑人的队员有5分钟的对视——很多人的目光在游移和躲闪,的确,人生中,我们很少和一个人有过如此漫长的直接的对视。我们不能确定这种对视的含义,是相互熟悉还是相互探询?

教练画外音:在你的一生中,你曾和谁这样真诚地对视过?你面前这双眼睛,会让你想起你生命中哪一位的眼睛……

在教练的声音中,所有的队员的表情慢慢严肃了,大家开始注视对方……

然后,对视结束,盲人队员的眼睛被蒙上了,哑人队员不再发出任何声音,寂静中,教练将哑人队员的排列悄悄做了调整,两排队员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曾经对视的人。

然后,双方开始掰手腕,盲人队员口中喊着:我是对的!我是对的!并用尽全力一次次将对方的手腕压倒。

教练画外音:你一次次用尽全力将你面前的人压倒,为了证明你是对的,可是,你是对的吗?你面前的人,他真的是你的对手吗?

教练的话,让所有队员陷入沉思,却又来不及沉思,大家又开始了一段新的行程。

山间小路,崎岖,坎坷,泥泞,一些路段靠近山崖——这是哑人从员必须搀扶着盲人队员走过的路。为了让队友不摔倒不受伤,所有的哑人队员用尽全力谨慎地搀扶或者说是抱扶着盲人队员,在台阶面前,哑人队员一次次放低身体。弯下腰来握住盲人队员的脚,一点点地抬高或者放低。不能说话,不能发出任何声音,狭窄的山路上,为了让盲人队友更加安全,哑人队员一次次调整身体,将自己放置在靠近山崖的那一边……就这样一步步朝前挪动,短短的路途,每个人都已经是汗水淋漓……

队员感悟:

盲人队员“拖鞋”:她好像不是我开始对视的队友,她的手更加瘦弱一些,却充满力量,让我相信,虽然我看不见,但是有她的搀扶,我必然是安全的。她就像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同事,在陪伴我,搀扶我……

盲人队员“拉条”:搀扶着这双手,我想到的是老公。几乎从掰手腕喊着“我是对的”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他。想到茫茫人海里我们相遇,想到他对我的爱护和宽容,想到一次次,我为了小事和他闹矛盾,可是在坎坷和崎岖的人生路上,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紧紧握住我的手……

哑人队员“美女”:我面前的人,曾经我并不熟悉,我知道搀扶他让他安全地走完这段路,是我的责任。可是当我搀扶他每走过一个台阶的时候,他都真诚地对我说,谢谢。他是这样依赖我信任我,我们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走在同一条路上,责任之外,我对他有了感情,有了怜惜有了爱,就像我们在人生中邂逅的每一个朋友……

盲人队员“一统”:紧紧搀扶我的这双手,让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曾经,他们也是这样紧紧搀扶着我,让我依赖给我信心。现在他们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父亲身体不好,已经不能站立了。前一段时问,我给他买了最好的轮椅,并为此自豪过。可是现在我知道了,他们需要的不是轮椅,而是我的双手和我的搀扶……

盲人队员“西门庆”:戴上眼罩看不见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必须用另外的方式来感知这个世界。比如通过队友的每一个细微的抬手或者放手的动作来感觉面前的台阶,通过队友身体的转换来感觉危险的方向,这是每个人在最现实的生存面前必须努力做到的……

毫无疑问,每一个行走在路上的队员,内心都是不平静的,都在感悟着什么……大约四十分钟后,所有人走完了艰难的路程,回到平地,再一次手牵手并排站立的时候,在《牵手》的音乐声中,很多队员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然后,大家松开手,哑人队员默默地将盲人队友搀扶到平坦之处坐下,自己默默退到另一边。

教练画外音:现在,你们安全了,刚才,你们一次次将之压倒的人,将你们送到了安全的地方。你是不是还记得刚才搀扶你的那双手,你觉得它们像你生命中哪一位的手呢?你们安全了,他们默默离开了。他们像你生命中的哪一位呢……

随后,教练让每个队员都闭上眼睛,伸出自己的右手,告诉大家,右手的每一个手指都代表各自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比如生命,亲人,爱情,事业,健康,快乐……然后,教练让大家依次压倒一个手指,依次地,直到剩下最后一个。每个人,都这样默默地感受了生命中的分离,和健康,和快乐,和爱情,和亲人……周遭那么寂静,此时,寂静得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寂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灵被慢慢打开的声音。没有了世间一切浮华和虚荣,只剩了干净的心灵在轻轻叩问自己:在我们的生命中,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的?

慢慢地,教练示意盲人队员取下了眼罩,并要求他们去寻找刚才搀扶自己走过崎岖山路的队友。

盲人队员慢慢站起来,他们的目光最先都落在了开始对视的队友身上,试探着伸出手去握了握,却又各自离开,第一个盲人队员找到了她的队友,随后,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大多队员很快通过自己的感觉和对手的触摸,找到了搀扶自己的队友,大家拥抱在一起……

相互信任和依赖需要多久?相爱需要多久?

四十分钟,这是答案,这是人生——只要我们打开自己的心灵。

但是,但是还有五个盲人队员,他们找错了队友。在他们没有找到的时候,教练说:我会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可是最后,教练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他说:我骗了你们,我不会再给你一次机会了,因为生活中,有些东西我们错过了失去了,就将是永远……

这一刻,几乎所有队员都流下了泪水——为我们还有机会珍惜的,为我们永远失去的。

活动感言:这是此次训练活动中最最让我们震撼的一个项目,它的震撼力远远超出我们每个人的想象。它以游戏的方式开始,以泪水的洗礼结束,它一点点打开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看见了最真实的自己。我们在无声的脚步和相互搀扶中感觉着爱,宽容,理解,信任,每个人的“心路历程”不会相同,最终却走向了相同的心灵震撼:感谢、感恩、感动和珍惜。

★活动科目:毕业墙

关键词:勇敢、协作、信心、集体荣誉感

所谓毕业墙,是一面高达四米三宽三米左右的墙壁,墙面光洁,没有任何物体可以攀附,所有队员要靠着搭人梯,在最短时间内全部翻越这道墙壁。

活动开始,身体最强壮的“炮灰”、“大郎”等男队员当仁不让地担当了底层的人梯。队员分成两组,最下面的人梯迅速搭建完毕,两名男队员迅速攀爬,踩着第一层队员的肩膀,搭成第二层人梯。随后,一名身体矫健的男队员第一个攀越第二层人梯攀上了毕业墙。然后。他伸出自己的手臂,将做第二层人梯的队员拉上了毕业墙……

用这样的方式,队员们迅速地一个个攀越着人梯攀上了毕业墙。毕业墙上的人越来越多,伸下来的手越来越多,动作也越来越迅速。而最初做第一层人梯的队员,始终咬牙坚持,承担着人梯的艰难任务,将自己的队友一个个送上了毕业墙。最后,毕业墙上的队友们放下了一个身体较轻的男队友,让最后一个依然在墙下始终做人梯的队友拉住他的脚踝,所有队友一起用力,将他们拉了上去……11分钟后,33名队员顺利攀越了毕业墙,欢呼跳跃……

活动感言:翻越这座毕业墙。是一个人单独的力量无法完成的,即使他的力量再强大。它需要的是大家的相互配合。甘愿在最下面做人梯的队友,他们勇敢,无私,充满力量,是一个团队的基石。首先攀越墙壁的队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要有领导和指挥能力。他们在困难面前总是挺身而出,而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却永远不会忘记转回身来伸出他们的手带动其他人。正是因为有了基石的无私奉献,有了领头人的全力带动。一个团队才能拥有无限的力量,才能够共同实现所有的目标。

猜你喜欢
配合沟通合作
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的施工技术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配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探索高校党组织间关系开创党建工作创新之路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