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不应充当学术裁判

2009-10-12 00:00吴之如
师道 2009年10期
关键词:学界科教专家学者

吴之如

《经济参考报》报道,我国科教学界频繁爆出造假、抄袭等丑闻。近日,国内一家权威科研机构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围绕学术腐败等问题召开了专门的座谈会,并称出现一系列学术腐败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最为突出的就是学术评价体系问题严重,专家学者呼吁划清官学界限,让行政机构退出评比。

确实,蔓延于科教学界的学术腐败现象,不但让众多正直的科教界人士痛心不已,更在社会各界激起了广泛的公愤。腐败对于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腐蚀性甚至摧毁性,它扼杀了人们的奋斗意志和创造活力,摧残了人们的科学精神和道德情操,受害的不只是单个的科教工作者,而是整个知识分子的庞大队伍,甚至是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让学术背离科学规律,听命于权力的胡乱指挥和肆意干预,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但学术难以真正繁荣发展,也使许多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无以恪守科学精神和社会公德,从而令造假、抄袭之类学术腐败邪风盛行,强化了学术界多年来为人们反复指责的官僚“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荒唐局面,使得有些地方有些时候科教事业的发展偏离了健康轨道。有道是:

权力傲然当裁判,学术俯首听瞎掰;溜须拍马评优异,踏实研究难过关!

这样的场景,恐怕到处可见,人们也都见怪不怪了。只是,若再不痛下功夫改观,要使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谈何容易!从这个角度看,专家学者呼吁划清官学界限,让行政机构退出学术评比,或许不失为诊治学术腐败的有效药方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市镇江日报社)

本栏责任编辑邹韵文

猜你喜欢
学界科教专家学者
07、08合刊
06、07、08合刊
05、06、07、08合刊
学者挂职缘何仍是“凤毛麟角”
探索高等科教书店物理类书目推荐(16)
“氧化亚氮”的叫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