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萍的茶道人生

2009-10-13 03:29胡凌虹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茶道张扬老外

胡凌虹

走进襄阳南路500号的“秋萍茶宴馆”,门外车水马龙的喧嚣忽然安静了下来,馆内明清家具古色古香,名人书法、国画、几百种珍藏的奇石,散发着悠远的历史味道,各种名茶和精巧的茶具,让人未品香茗就已沉醉。主人刘秋萍一袭古雅的服装,安然静坐,气定神闲。

刘秋萍,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上海茶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级评茶师。1992年她创办了上海第一家茶宴馆——上海天天旺茶宴馆(后改名为秋萍茶宴馆)。十几年来,刘秋萍悉心钻研茶艺,把茶文化融入饮食文化中,茶菜并用,以茶为韵,推出了以茶为本的专门的茶艺、茶宴。

刘秋萍与茶有怎样的缘分,对中国茶文化有怎样独到的见解?砌上一壶红茶,她向我们娓娓道来……

中国茶文化

记者:世界上许多饮茶国家都与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中国的茶文化有怎样的特色?

刘秋萍:中国人的茶是融入到生活中去的。中国的茶有三种解释:第一,人在草木中,让人性在自然中流淌,回归恬淡和宁静;第二,一百零八,上面“二十”底上“八十八”,喝茶可以健康长寿,活到108岁;第三,喝茶的人心如止水,无欲则刚,心态好了,越活越年轻。

记者:你曾说过,中国的茶是源,日本的茶是流,具体怎么理解?

刘秋萍:中国的茶是参天大树,日本的茶是生出去的一个枝丫。经常有人和我说日本的茶道好,我就问他,何为“道”?“道”的字义解释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性是在自然中流淌,中国人的茶是真正融入到道法中去的,大道无形,中国人的道不用解释,解释了就一定不是道,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日本人继承的是我们的禅宗思想,今世苦修来世,更多的是做一种修炼,而中国人讲“得道”,从生活中悟出很多道理,得道比修炼好,所以中国茶道的境界高于日本茶道。

以茶为事业

记者:你最初是怎么和茶结缘的?

刘秋萍:很多事情是潜移默化的。我记得七八岁的时候,走进茶馆,感觉很古老,很幽静,就像现在我到庙里的感觉一样,觉得有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参透。小时候我很调皮,但是奇妙的是,一进茶馆,我就会安静下来。17岁的时候,我上山下乡了,在那里也时常找与茶有关的书看。后来回上海后,我被分配到一家饮食店工作,但心里一直有把茶作为以后发展方向的打算。40岁时我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开始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创立了茶宴馆。

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餐饮业重新红火,竞争激烈,而且当时你已经从服务员升到了经理,工作很好,辞职去开一家茶宴馆,有蛮大的风险,当时你是如何考虑的呢?

刘秋萍:现在不少人想的是你怎么会想到那样做,但是当时的人会想你怎么敢那样做,那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匪夷所思。但是我觉得,虽然当时餐饮业很红火,但是在老外的眼里,中国人的餐饮不行,那我就想,为什么不能以茶文化为底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新特色的茶菜呢?使之既增加菜肴的健康营养含量,又兼有高层次文化品味的享受。所以1992年我开了天天旺茶宴馆,做了这个决定后没有退路可言,我是一个比较坚持的人。我对顾客的定位是老外、政府官员、文人墨客,这些人都很喜欢茶。其中60%是老外顾客,他们通过茶看到了中国人的伟大。这让我很自豪。

记者:俗话说:树大招风,是否会有一些茶客过来挑衅?

刘秋萍:有,到我们这来,有人觉得自己很有钱,有人觉得自己很懂茶,我总是和他们说,到我们这里来,钱多少不是重点,如果我们泡的茶比他自己泡的好,他懂不懂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觉得喝茶的人应该有一个很平和的心态,再咄咄逼人的人用茶水泡一下也温和了。

记者:你们茶宴馆的茶菜有许多很有诗意的名字,如“窗含西岭千秋雪”、“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还有“西湖十景”很有意蕴,但是既然茶宴馆开在上海,为什么不用上海的景?

刘秋萍:我觉得东方明珠是铁塔,南浦大桥是钢丝,只能取邻居家杭州的东西。现在世博会开在我们家门口,但是我们的本帮菜不能发扬光大,是我们上海人的遗憾。所以我们这次特地做了一套本帮茶宴,把本帮菜融合茶叶进行改良,不失其色,让其更健康、更清淡。

记者:现在我们经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你的茶宴馆的布置、宣传似乎都比较低调,你不担心会影响经营吗?

刘秋萍:我们用了18年时间去做同一件事,非常愉快。我觉得我不需要张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孕育在每一个角落的,是渗透进去的,而不是浮在表面的,其实肤浅的东西才需要张扬,你走进来,你到处都能闻到这个气息,你还需要张扬么?但是我也有张扬的时候,在讲课的时候,当老外不知道的时候,我们可以张扬一下,先让他们走进来。

要全方位普及茶

记者:虽然中国有着很悠久的茶文化,但是现在饮茶的人似乎越来越少,尤其是青少年,更加习惯于喝可乐、咖啡,对此,你怎么看?

刘秋萍:中国为什么茶泡不好,就是中国人对茶的随意性太大。我一直说,茶应该有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标准性,只有有了这四个性才能真正地把茶泡好。为什么现在小孩不喝茶?是因为大人把茶泡坏了,小孩喝到的茶就是苦涩的,那他还不如去喝可乐、雪碧、咖啡。所以现在中国更需要的是从小学,中学,大学,全方位去普及茶,让老祖宗五千年留下的好东西真正让所有中国人喜爱。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也是我坚持十八年的信念,如果不能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真的是我们的罪过。

记者:你的“秋萍茶宴馆”的顾客主要针对的是外国人、政府官员、文人墨客,怎么吸引年轻人呢?

刘秋萍:年轻人到我这里喝茶,我一定拿最好的给他喝,让他们走进真正的茶世界。另外,我也经常去大学讲课。我问大家碧螺春是什么茶,大家都不知道,我就和大家说,如果我问你们什么是可乐,你们会告诉我是可口、百事;什么是雪碧,会告诉我是七喜。我们离西方近了,离祖宗远了,我们承上,但没有启下,今天我就来启下。两个小时后,大家鼓掌。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能不能给我们的白领读者介绍一下喝茶的好处,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饮茶习惯?

刘秋萍:茶是最健康的饮料,对人体很有好处。早上起来可以喝点淡茶;吃完饭,歇一会,可以喝点乌龙,帮助消化;晚上睡不着,喝点普洱,有安眠效果。如果你今天比较寒,可以喝红茶,比较温暖,颜色也好看;如果今天火气很大,就喝绿茶,可以清火解毒。小女孩有青春痘,可以去喝白茶,如福建福鼎白毫银针,白牡丹等。总之,社会很浮躁,人的灵魂是飘荡着的,茶让你清心寡欲,让你的灵魂有栖息之地。

猜你喜欢
茶道张扬老外
寻迹万里茶道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遭遇张扬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吃饺子
《茶道六百年》
老外识字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老外”眼中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