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2009-10-14 08:52王保兵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建构基础原则

王保兵

[摘要]语文教师的职责不是就每一篇课文面面俱到,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人文素养)。这就需要建构课堂教学内容,确立较为单纯的教学目标,并选择适当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建构;基础;原则;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8-0090-02

[Abstract]The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teacher is not to cover every aspect of the text, but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language attainments including humanity with considerate plans. This requires to construct the cont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establish the relatively simpl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o choose proper technique and approach.

[Key words]ConstructFoundationPrincipleTechniqueApproach

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考虑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也许有人说“课文不是摆在那里吗?还考虑什么呢?”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课文(教材的内容)并非就是教学的内容,一篇篇课文仅仅是一个个“例子”,教师的职责不是就每一个“例子”面面俱到,繁琐分析,字词句篇语修逻各个击破,而是通过“例子”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人文素养)。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即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建构问题。下面以教学《马》为例谈谈如何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一、建构的前提与基础

1.对教材的分析思考:人教版七(下)第六单元以“动物”为组元。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动物和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激发其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其中的《马》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的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观察仔细,认识深刻,用文学的笔调和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描绘了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的不同形象,表现了两种马的不同命运,流露出对野马的由衷赞美和对家马的深切同情。文章使用了较多的重点句、中心句、过渡句,使层次清晰。但有一些词句含义深刻,理解难度较大。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内容与情感,怎样化难为易,怎样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2.对学情的分析思考:马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喜爱的动物,但生活在都市的学生很少有和马接触的机会,对马的特性了解不多,更缺少也无法关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的不同命运。作为生源较好的七年级学生,字词音形意方面应该没有大问题,但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怎样提高学生关注的层次,怎样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难解词句呢?

3.对背景的分析思考:这是新入选的课文,也有较多老师选其上研究课或竞赛课。在听课中发现,师生多对野马与家马的判断失误,认为戴有鞍鞯的就是家马,没有的自由奔跑的就是野马;课的标高往往止于对家马、野马特性的了解,以及作者对家马的同情和对野马的赞美上,往往缺少对生命的关注和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怎样提高标高、挖掘深度,把课上出特色呢?

二、建构的原则与目标

建构主义理论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应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它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主流思想。由此可见,建构的原则与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学得更单纯、更主动、更扎实、更有效。

这就需要对教材(课文)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删减、整合。的确,“并非装进篮里的都是菜”,用什么“菜”,做什么“菜”,要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需要来选择。《马》的作者布封卒于1788年。两百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动物的家园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今天的学生学习《马》难道仅仅作为学习说明文去了解有关马的知识,去学会分辨家马和野马?我认为除了了解家马和野马的不同特性和学习对比描写的手法,还应就《马》的学习引发关于动物、生命、自然和人类未来的思考。基于这种认识,我确立两个主要目标:①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不同特性;体会对比描写的好处,学习并逐步掌握这种描写方法。②情感价值目标:体会作者对家马、野马不同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思想感情。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家马贡献那么大,作者却热情赞美野马?让学生认识到:家马屈从驾驭人的操纵,迎合别人的心意,以求服从得更好,展示着技巧与妍媚,失去了豪迈而犷野的高贵美。野马自由自在,在无垠的草原上尽情地游荡、蹦跳、奔驰,享有生命的自由和尊严,这样的马才更美丽,才更值得赞美!培养学生生命的自由感和尊严感。又通过联系现实环境恶化的现状,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与人与环境的问题,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人和动物共同的家园的意识。

三、达成的方法与途径

我创建了“三定三重一式六环节”的教学模式。“三定”:基于“分析思考”确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三重”:一重阅读方法指导;二重答题能力提升;三重情感的激发培养。“一式”:采用“长文短教”的方式,学生懂的不教,与目标关系不大的不教;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兴趣,增大容量,化难为易,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六环节”:①用自己骑马的照片引入,以“猜一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留下悬念;②以“找一找”的方式,培养学生寻找、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③通过“读一读”的过程,了解家马、野马的不同特性和作者不同的情感态度,并激发学生的情感;④用“议一议”的方式深入探究,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能力和探索精神;⑤通过揭晓“猜一猜”的答案,认识野马的生存危机,震撼学生心灵,点燃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火花;⑥最后通过“说一说”的形式和教师的结束语,引发关于人与动物与自然与未来、生命与自由与尊严与美丽的深沉思考。其中多次对答题方法的归纳与运用,促进学生阅读及答题能力的提升。

教学的过程,既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提高的过程。所以我是从教者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建构的。首先,我根据“情况分析”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确立教学目标,建构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把教学准备的过程变成促使自己的主体性、独立性、合作性、能动性、创造性、批判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然后,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他们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合作性、参与性、探究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而教师的学习提高正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附录]

《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不同特性;体会对比描写的好处,学习并逐步掌握这种描写方法。

2.体会作者对家马、野马不同的情感态度,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

[教学方法] 多媒体导读法

[课件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猜一猜]

[PPT课题作者]同学们摸过马骑过马吗?感觉怎样?(抽答)[PPT骑马]这是我和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但只是为了留一个在康定在藏区支教的纪念而已。读了布封的《马》我才知道原来自己对马了解得太少,关心得太少,思考得太少。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对马又了解多少呢?想考考大家。([PPT马]让学生“猜一猜”是家马还是野马。)

二、初步感知

[找一找]

1.速读课文,“找一找”表现家马、野马特性的词句。

(1)弄清哪些段落写家马,哪些段落写野马。

(2)先找出表现家马特性的重点词句。[PPT家马特性]指出:第一段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 看看它和前后内容的联系,了解它所起的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找出中心词:勇毅、驯良。

方法归纳:[PPT方法一]提取文中主要信息,应注意找出过渡句及其关键词语,还要注意段首或段尾的重点句、中心句。(可引导学生区别过渡句、重点句、中心句,乃至主旨句)。

(3)运用上面归纳的方法,注意段首、段尾或段中,找出表现野马特性的重点词句。[PPT野马特性]弄清是从“美质”、“美德”、“美貌”三方面来写野马特性的;找出中心词:自由、和平、最匀称最优美。

[想一想]

2.作者对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有什么不同的情感态度?

[PPT情感态度]主要感情倾向:同情;赞美。

[读一读]

找出有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教师指导朗读)

三、深入探究

[PPT过渡]还有什么动物能像家马一样,在疆场上慷慨以赴,是我们最忠勇的不说话的战友?在赛场上精神抖擞,是我们最忠诚的配合默契的伙伴?在生活中舍己从人,是我们最忠厚的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朋友?

[议一议]

1.既然家马贡献那么大,为什么作者却热情赞美野马?

([PPT自由的生命]学生和邻座议论后教师小结:家马屈从驾驭人的操纵,迎合别人的心意,以求服从得更好。它展示着技巧与妍媚,失去了豪迈而犷野的高贵美质。野马自由自在,在无垠的草原上尽情地游荡、蹦跳、奔驰,享有生命的自由与尊严——这样的生命才更美丽,才更值得赞美!)

(按学生提问的顺序品析其它难解句,未问的重点难句可由教师提出。)

2.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PPT它的教育]学生回答后小结:用拟人的手法,把对马的驯养说成是“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由人照顾,而不是自由地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有两层含意:①指马被套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等;②指马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这句写出了人类是怎样具体地“征服”马的,表达了对马的深切同情。)

方法归纳:[PPT方法二]手法+词意+句意+情感。(这类理解句子含义的题主要要用“直译”法)

3.如何理解“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要运用上面归纳的方法,弄清“这一切”指代的是什么,为什么胜过蹄铁对马性的侮辱。要点:蹄铁只是束缚了马的身体,而黄金丝绸锦毡的装饰却是为了满足主人的虚荣,使马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犷野的特性和自由精神的泯灭是马最大的悲哀。)

4.最后一段主要使用的是什么方法?有什么好处?

了解使用了对比描写的方法后,播[PPT马与其它动物],学生看屏幕教师朗读相关语段,启发学生认识:作者用对比手法是为了突出马外形的“最匀称、最优美”,突出马是大自然的杰作,更充分地表达对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拓展延伸

1.拓展延伸,揭晓“猜一猜”谜底,认识野马生存危机。

([PPT野马危机]屏幕上用黑底白字显示:1876年,最后一匹欧洲野马死在乌克兰原野;1947年,最后一次捕获了蒙古野马;1959年,最后一次发现蒙古野马;而现在,我国新疆可能是唯一存在野马的地方。用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文字震撼学生心灵,点燃他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思想情感的火花。)

[说一说]

2.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五、结束语

[PPT思考]布封卒于1788年。两百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动物的家园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布封的科学小品文《马》不但告诉了我们马的知识,也引发了我们关于人与动物与自然与未来、生命与自由与尊严与美丽的思考。

猜你喜欢
建构基础原则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建构游戏玩不够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