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课堂教学现状的四点思考

2009-10-14 08:52周玉娟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内容教师教学

周玉娟

《社会》这门常识性学科开设已十一年了,《品德与社会》开设算今年两年了,《品德与生活》已三年。所任这几门学科的教师大多是兼任教师,可供参考的资料又不多,因而出现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是执教老师在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存在灌、散、偏、避的不足。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其对策又是什么,本人结合存在的问题浅谈个人的看法。

一、灌

我曾经带着“如何上社会课”的问题问过不少教社会课的老师,经过三年社会思品学科的教研工作,到基层听课300多节,也曾听过几节大型社会公开课,总觉得教学时教师“灌”得多,学生自主学习少。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时间不允许。短短的40分钟,如果让学生讲起来、辩起来、做起来,时间很难控制,所以教师就变“主导”为“主体”,牵着学生的鼻子,一“灌”到底。

二是准备不充分。社会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广泛搜集资料,精设计教学环节,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而大部分兼任社会思品的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在这方面加以研究,所以上课只能照着书本一讲到底。

三是信不过学生。由于社会内容的广泛性,因此有时候学生知识面比教师更广,教师担心学生不着边际、抓不住重点“乱”讲,就尽量不让学生多开口,自己一包到底。

语文、数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社会学科也应如此。如何改教师的“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求,我认为以下两点不容忽视:

第一,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生不必不如师。教师应树立“学生行”的观点,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学生,并给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必要时让他们当小老师,自己则沉下身去当学生,说不定师生双方都会受益匪浅。如教“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一单元时,可布置学生广泛搜集世界各国的资料,然后结合课本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看法,讲讲自己的收获,从而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

第二,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该说,学生对《社会》的内容是感兴趣的,但有时被老师一讲,反而由兴致盎然变得索然无味。怎样使自己的“教”生动活泼,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呢?采用比赛、辩论、故事、表演、创设情境等方法,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散

其表现是:一是容易把课与课、单元与单元的内容隔离开来,只盯住小目标而忽略了大目标;二是在教一课内容时,“说一说”、“读一读”、书上的插图、课本的文字间联系不够紧密,衔接不够连贯,难以取得整体上的效果。

如《南昌起义与井冈山会师》一课,从题目看,就知道课本的主要内容有两个,即: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怎样处理才避免“散”呢?我认为,首先要吃透教材的编排意图。在教学时,既要考虑到中国近代社会风云的变化顺序,注意本课与前后内容的联系,又要处理好本课的两个主要内容,使教学井然有序,前后浑然一体。可先巧设过渡:“大革命失败了,南京政府实行‘斩尽杀绝的恐怖政策,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但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重新站起来,揩干血迹,高举红旗,又继续战斗了!他们用武装暴动来回答白色恐怖,最著名的就是南昌起义!”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课题;然后充分运用“读一读”《八一枪声》和书上的插图、文字学习第一部分;接着结合故事《秋收起义》及“读一读”《井冈山会师》过渡到第二部分;最后总结,既要回顾本课的学习重点,又要结合单元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诞生前,革命志士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革命的成功是来之不易的。这样,教学内容就由“散”而“聚”,联系紧密,使学生能从整体上了解中国近代史。

三、偏

其表现为偏重知识传授,少重视能力培养。教师往往把社会课定在课堂内,讲授理论知识,很少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实践去认识周围事物,培养他们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大纲规定,在社会课总课时中留出20%的机动时间,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实践。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实践的机会大都被老师剥夺了,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社会”课姓“社”,离开了“社会”这个大课堂,学生只能认识“书本”,而不能认识“社会”。我想,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后的“活动”及每单元的“活动课”,安排学生实践。实践时,必须明确目的,精心组织,实践后,要进行总结。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

如活动课《调查家庭和家乡的变化情况》,在活动前,教师应列出调查的几个主要问题:①解放前后、改革开放前后的家庭、家乡是怎样的?②解放前家乡贫穷的原因是什么?③为什么解放后的30年中,并不富裕?④为什么改革开放后,这里开始走上富裕之路?⑤一个地区的发展变化,对当地人将会提出什么样更高的要求?调查后指导学生把调查结果组织成文字形式,进行交流总结。通过调查实践,学生不仅认识到家庭、家乡的巨变和巨变的原因,认识了周围世界,而且初步懂得了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方法,培养了他们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

四、避

教学中会面临不少实际问题,教师在无法回答或越讲越不清楚的情况下就会避重就轻,甚至避而不答。

如讲到义务教育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街头会出现流浪儿童,难道他们不接受义务教育?”这一问题,面对现实,教师既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又不能回避,那怎么办?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讨论:①在校学生多,还是失学儿童多?②失学儿童大多是什么地方的?是否知道《义务教育法》?③当地政府是否知道这一情况?如果知道了,会怎么办?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这一特殊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进而认识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并学习实事求是、全面看待周围事物的方法。再如上《顾客与售货员》一课,不少教师满足于讲述书上内容:在售货员优质服务的前提下怎样做文明顾客,而避开另一事实:如果售货员很凶,服务态度很差,我们要不要做文明顾客?怎样做文明顾客?教师可抓住这一反面现象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再得出一致结论,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为将来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打下基础。我认为,对有争议的、反面的社会现象不应采取回避态度,而是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更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周围世界,有利于让学生走出“理想王国”,真正成为“社会的人”。

以上四点,是我在教研工作中所发现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我相信,教师只要站在培养人的高度去认识这门课,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大胆创新,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社会教学的新路。

猜你喜欢
内容教师教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