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经济学奖还远得很

2009-10-14 09:24
环球时报 2009-10-14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学家学者

刘 戈

每次在颁发诺贝尔奖的时候,我们多少都会有一些期盼——但绝不包含经济学奖。中国的经济学家个个像明星,具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媒体曝光率,我们不仅知道他们的研究方向,他们的学术成果,还大体知道他们讲学和参加论坛的出场价格。一个有点文化的中国成年男性随便就可以数出来几十个经济学家的名字。但就宛如我们对中国足球队的熟悉一样,我们根本不会去想他们是否可以获得世界杯冠军,现在我们连他们获得世界杯预选赛参赛资格的想法都没有了。永远有多远,中国足球队距离世界杯冠军就有多远。

中国经济学家获得诺奖从来没有成为过谁的梦想,更没有成为公众的情结。仔细一想,这好像还是有点不对。中国的经济学好像不应该比作足球,应该比作乒乓球、至少像网球才对。中国经济学家研究经济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背景——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三大的经济体,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的发展模式让全世界学者着迷。这难道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经济学实验室?

40年来,有60多位学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2/3以上是美国学者获得,而在这40年中,美国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严重的正相关关系。现在,尤其是近十几年,在世界上中国最拿得出手的就是经济,而最没让人有念想的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实,我们的遗憾不在于中国经济学家没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引发了我们对中国经济学研究现状的盘点。

中国的政治家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努力带领我们成功摸了30年石头,到现在没有大的闪失,走出了一条全新的中国道路,这里面一定有一个规律性的“中国模式”,难道中国的学者没有责任用一套理论清晰地把它总结出来吗?

有经济学家说,中国人如果要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有一个前提:必须研究人类的共性问题,要解决人类之前没有解决的问题。我猜测这里面的意思是,只研究中国的问题不可能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她的成长方式除了中国的特色,难道不是在试图解决人类之前没有解决的问题?这里面没有人类共性的问题?

他说的第二个前提,学者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是政府需要什么我就跟着你走,换句话说就是少接点课题,多下点功夫。这个观点我同意。当然教育的问题、体制的问题永远是重要问题,但不是核心问题。人类历史上所有非自然科学的成果都是学者独立研究的结果,和金钱无关和地位无关和国家的支持无关。从苏格拉底到孔子,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从弗里德曼到克鲁格曼,概莫能外。

中国的自然和工程科学家虽然与世界先进水平依然有巨大差距,但绝不像经济学研究这么大。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水平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匹配。中国经济学家距离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距离虽然没有永远那么远,十万八千里还是有的。▲(作者是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评论员。)

猜你喜欢
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学家学者
三个愿望
契约内在机制剖析和最优设计
议诺贝尔经济学奖探讨经济发展课题
程门立雪
大学者
“全球80名经济学家预测经济走势”
谁给了经济学家“出场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