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日资“入侵好莱坞”

2009-10-15 09:27
环球时报 2009-10-15
关键词:松下哥伦比亚索尼

索尼抢滩仅用3天 松下并购创下纪录

陶短房

一九八九年,索尼买下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美国《新闻周刊》设计了这个著名的封面。

随着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中国海外投资越来越引人关注,甚至有媒体称,就像当初的英国一样,可能“不经意间”,海外投资就让中国成为了“帝国”。也有人拿20年前的日本与中国做比较。上世纪80年代末,在“辉煌经济成就”的刺激下,日资企业在全球狂热扩张,甚至“进军”美国的好莱坞,其成败教训值得中国企业思考和借鉴。

索尼一掷千金,“攻入好莱坞”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处在最狂热的时期。1989年,美国洛克菲勒大厦被日资收购,美国媒体一片惊呼,“不流血的珍珠港”、“日本人将买下华尔街”等预言不胫而走。几个月后,一向被美国人尊为文化寄托和象征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被索尼收购。

其实,早在1968年,索尼和哥伦比亚就开始了合作,并在日本建立CBS/SONY唱片公司。1988年,CBS/SONY庆祝20周年生日后不久,索尼便出资购并了CBS唱片公司。可以说,索尼进军好莱坞的伏笔,早在20年前就埋下了。

CBS是好莱坞最大的影视公司之一,也是最早大规模投拍电视剧的大型影视公司,上世纪60-70年代是其辉煌期,厂标用的就是美国的标志之一“自由女神”,其在美国的影响可想而知。但是,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电影业总体萧条以及 CBS上层的几次财务丑闻,该公司一蹶不振,虽然1982年可口可乐的注资让其起死回生,但经营状况依旧不佳,索尼解囊,对它而言不啻雪中送炭。

索尼自然有自己的打算。当时索尼刚推出8毫米家用摄像机和Watchman便携式迷你电视/录像播放机,却苦于缺乏足够的节目版权来推广这些产品。CBS恰恰有它所需要的:2700部库存影片而且全部拥有自主版权,260部共计2.3万集电视连续剧,完整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以及多达820家电影院线。

1989年9月24日,索尼公开了其收购方案:出资34亿美元,并承担CBS全部14亿美元债务。由于可口可乐急于脱身,一切显得毫无悬念——CBS董事会仅用了3天时间就拍板成交。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更名为索尼电影娱乐公司。

沉浸在“攻入好莱坞”狂喜中的索尼,马不停蹄地以好莱坞为基地,变戏法般衍生出一堆子公司,并且乘势收购了CBS的子公司、以制作电视节目著称的三星影视公司。在索尼看来,这桩收购可以让索尼安上梦寐以求的“两只轮子”——家电和娱乐业,走上腾飞之路。然而事情并没按照索尼的想法去发展。

穿和服的“自由女神”

索尼的大手笔非但未能“让钱生钱”,反倒让自己背负起沉重的负担。5年后,索尼投资损失高达30亿美元,其苦心孤诣推广的Watchman和8毫米家用摄像机,最终并未能成为家用娱乐产品的主流和常青树,庞大的影视库也并未给索尼带来滚滚财源。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美国社会的抵触情绪。索尼买下哥伦比亚让美国举国上下一片恐慌。就在签约当月,穿着日本和服的“自由女神”上了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新闻周刊》还以《日本企业买去美国之魂》、《日资进攻好莱坞》为题,对这桩并购大肆渲染,激起美国民众对“日资入侵”的担心。一连数日,美国各新闻媒体均长篇累牍地报道这一收购事件,美国社会上下普遍担心,这样的并购会成为日本文化入侵的窗口,美国民间甚至开始流传反日的小段子。当时的民意调查表明,54%的美国人对这桩收购感到担心,并对日本人的张扬狂喜反感,甚至有人称,日资的进攻“比苏联核力量对美国的威胁还大”。

对此,索尼有所警觉,并力所能及地予以补救,如在节目制作中努力淡化日本色彩,要求“不凸显日本元素”。但很显然,有些事并非索尼所能控制的——比如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就不可能让《日本可以说不》从书市上绝迹。美国公众的反日情绪在索尼的经营管理中一直起着很强的制约作用,还引发过不少莫须有的诉讼。

其次是对娱乐业规律的不了解。索尼收购时正是日本终身雇佣制的综合商社制度被高度神话的年代,因此在收购CBS之后,原本就已经人浮于事的CBS非但未能优化组合,反倒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子公司组建后变得更加臃肿。不仅如此,索尼很快发现,美国人“喜新厌旧”,他们对CBS的大量老片兴 味索然,尤其是索尼认定的主利润点——电视,他们永远要求新作,这迫使索尼不断在新片制作上投入大量资金,更不惜工本拉来大批明星助阵。结果这些新片虽然很卖座,但利润却减少了。

更要命的是管理体制。索尼囿于传统经验,派了完全不懂娱乐业却是收购计划主推手的德国人舒尔霍夫当家,这位物理学专家又聘用了彼得斯和彼得古博两位制片人为助手,这二位拍片倒是内行,可对经营同样是一头雾水,折腾的结果是舒尔霍夫黯然下野,而索尼则被拖得进退两难。

松下的失败尝试

然而,倔强的索尼则视其进军好莱坞为“文化融合的典范”。不仅如此,2005年,索尼斥资49亿美元,并购了好莱坞最著名的独立制片公司米高梅,思路一如当年对CBS的并购。然而又是4年过去,索尼想极力推广的“蓝光”DVD和家用游戏机未能让它如愿以偿。

当然,索尼自诩进军好莱坞的“成功者”也非毫无依据,因为其他日本竞争对手的业绩远不如它,比如松下。

松下斥资创纪录的69亿美元(一说61.3亿美元),于1991年购并了历史悠久的MCA/环球影视公司,雄心勃勃地要在北美电影娱乐市场分一杯羹。接手后,松下更试图引入日本“现代化、高效率管理经营模式”,将传统的制片人/导演中心制改为更“公司化”的集约经营体制,要求制片人对资本绝对服从。

这种日本人看来近似完美的理念与美国影视界崇尚个人和自我意识的“好莱坞企业文化”格格不入。不仅如此,隔行如隔山的松下还无力把握北美市场的规律和脉络,结果不仅导致原本经营状况良好的MCA裹足不前,还让原本就已剑拔弩张的劳资关系,变得更难调和。

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力不从心的松下在1994年以5.7亿美元的“割肉价”,将MCA卖给了早已虎视眈眈的加拿大西格拉姆公司。此时距松下高调进军好莱坞不过3年,当初狂热欢呼的日本媒体和高呼“日本文化侵略”的美国传媒,此时此刻不约而同地保持了沉默。更让松下难堪的是,MCA“去日本化”后竟又迅速恢复了活力。▲

猜你喜欢
松下哥伦比亚索尼
漫画
松下电视走下神坛
索尼微单TM相机编年册
索尼推新型存储卡
4K概念松下旗舰无反相机GH4
本期热点
街头数码美女特搜
裸体 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