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探析

2009-10-22 08:13黄广荣于传林
商情 2009年23期
关键词:西部高等教育发展

黄广荣 于传林

【摘 要】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严重滞后,本文通过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意在找出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从而使其促进自身及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西部 高等教育 发展

一、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

除少数国家直接拨款的重点大学外,西部大多数高校资金普遍紧张,投入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的融资、投资机制还不健全,经费的来源渠道单一,各高校除上级拨款和国家扶贫基金外,很难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教育经费,无法满足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

2.资源配置不合理,优势资源不能合理利用

(1)学科门类少,专业结构与西部的经济发展不适应

西部的许多高校专业设置陈旧,新兴交叉边缘学科较少,无法为当地的经济服务。从普通高校的类型来看,西部地区以师范院校为主,理工和职业技术院校发展不足。除由于民族地区基本集中在西部,因此民族院校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它类型的比重基本低于全国水平。西部要把资源潜力、劳动力价廉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这就需要懂工程技术、管理和经济的人才。这些已经充分说明了西部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与当地的经济不适应。

(2)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利用

由于地方財政的投入不足和国家投入的不到位,致使西部的先导学科优势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只要国家进一步扶持,完全可以建成国内的一流的特色学科。一些西部的高校没有利用好自己周边的环境办学促进本地高等教育的发展。

3.高层次的人才缺乏,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差,与东部发达地区悬殊较大,一些全国知名的学者、一流的学术带头人、中青年的骨干都留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和知名重点院校,不愿来西部。而西部原有的骨干教师也纷纷流向东部沿海或本省收入较高的行业。此外,一部分青年教师公费读完硕士、博士以后就远走高飞,造成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同时,西部高校的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的现状也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4.总体规模小,与当地经济发展不适应

西部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小,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西部地区整体和大部分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经济规模的发展速度。2002年,西北地区(12个省、区、市)拥有高校331所,占全国的23.71%,其中综合性大学25所,占全国的22.32%;西北地区高校拥有在校生占全国的21.39%,比其人口总量比重低7.21个百分点;每万人口高校在校生,西部53人,比东部低40人,比中部低15人,西部仅是东部的56%,其中最高的北京(278人)市最低的贵州和西藏(32人)的8.7倍;西部高校招生数仅占全国的21.55%,研究生招生35548人,占全国的18.57%。这些数据表明西部高校数量偏少,高等教育总体规模较小,这些都与西部大开发,快速发展西部的经济需求不相适应。

5.科技活动能力弱,对经济支撑不强

首先,从西部和东部的矿产资源水平、知识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看,西部人均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上约是东部的45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东部的41%,而综合知识发展相当于35%,东、西发展在知识上的差距较大。其次,其科技项目、科技论文、课题、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的申请量都远远的低与东部和中部地区。再者,学校缺乏技术开发和产品试验的基地,缺乏校办高科技产业以及相对应的管理机制。

二、改革西部高等教育,促进本地社会经济发展

1.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必须以国家办学为主,中央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对西部高等教育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改善其办学条件。同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增强其办学实力。也可以在西部建立高等教育特区,给予开放的高等教育政策,吸引国内外的高校来西部投资高等教育。

2.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专业结构,发展地方院校

政府应该对东西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财政支付政策调整东西高等教育资源的差距,同时东部高校的发展也要反哺和支援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

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应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社会需求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发挥传统产业的同时,因时因地设置一些为西部开发服务的短缺专业。还要加强地方院校的发展,为西部地区培养安心本地、安心本职、开拓本地资源的各类专门人才。西部地区还可以利用自身独有的位置特点,加快向西部的开放,加强与国际的合作与文化、科技的交流。同时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对少数民族政策的倾斜也是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契机。

3.构筑良好平台,聚集高层次及专业人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引进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的首要任务,但对于西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需要构筑良好的事业平台、优化用人环境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高等学校要聚集人才,就要努力在事业上、感情上留人,待遇上下功夫,通过宽松的学术环境和优厚的报酬,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国内一流的科技人才和归国留学人员来校任教,提高教学和科研实力,同时要建几所重点大学,使其为西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发源地。

4.扩大总体办学规模,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改善必须以自立为主,以引进为辅。高等人才的大量培育也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虽然高考面向西部招生的名额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但依然无法保证人才的回流。一方面是本地区对高等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本地高等教育普及的程度及速度均低于全国水平、西部地区和大部分省区高等教育规模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5.加快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带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要想使高校取得更多的科技成果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高校的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目前高校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开发实验室90%以上在中东部,今后一些与西部地域特色和当地工农业相关发展研究需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开发实验室建设,应尽量放在西部高校。

参考文献:

[1]杜瑛. 西部建设一流大学的体制性障碍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蒋华林. 论“人才强国”战略与西部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理科教育,2005,(6).

[3]唐德海,黎 林. 对广西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的几点认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4-86.

猜你喜欢
西部高等教育发展
区域发展篇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西部在粟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模型的西部国际型物流枢纽城市选择问题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