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现天然风光 发展绿色临江走廊——流水镇仿古民居街景规划设计

2009-10-22 08:13余艳宁
商情 2009年23期
关键词:安康规划设计

余艳宁

【摘 要】位于汉滨区西南十五公里的瀛湖,是安康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西北最大的人工湖,周围长540公里,水面77平方公里。流水镇依偎于瀛湖湖边,几百年来,远离城市喧嚣,呼吸大自然的质朴,吐呐着天地的灵气。近年来,由于安康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瀛湖风景区旅游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带动周围小镇逐渐向旅游业靠拢。在这种环境趋势下,流水镇开发建设仿古民居一条街,一方面美化了镇容镇貌,一方面又可带动集镇经济的发展,成为安康景区的又一亮点。

【关键词】瀛湖 规划设计 安康

一、规划项目概况

该用地东西长约288.5米,实际建房用地长为240米,南北宽为50米,现状用地内基本无建筑,入口处有两幢建筑需拆迁,最低高程为330.0米,为可耕种坡地,这条新开辟的街道位于流水客运与货运码头之间,街道正对瀛湖,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

二、规划设计原则

1.用自然美的手法塑造景观,体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仿古民居一条街街景规划方案以创造一个美好而令人愉快的公共环境为目标,充分尊重地方特色和风貌,把地方建筑及地域风格元素合理地在街景中表达出来,按照现代美学原则进行设计,使街景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具有时代特征,调动一切极积因素,准确把握外部空间尺度与比例关系,使环境与公共活动达到高度一致。

河湖水系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没有水系的点缀和丰富的水面与景观相映衬,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就不会充分体现。具体来说:一是要充分利用水资源,蓝天、白云山水相映,天人合一。二是要充分利用天然地理条件,仿古民居街道连接客货码头,天然的地理优势形成便捷的交通,它的建成不仅成为立于流水镇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浮出于湖面上的绿色临江走廊。三是充分利用绿地资源,在宏观上把握绿地的整体效果。在中观上要突出重点,以仿明古居为基调,具有流水特色的建筑群落。微观上要注重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观赏树种与经济树种相结合,充分考虑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的规律,山石,水体相结合,共同构筑街景的自然美、环境美,创造出人性化、生态化、艺术化的人居环境。通过小品的材质,造型,色彩,图案等变化体现一种自然、休闲的风格,营造生动清丽的水系景观风景线。

2.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与自然的结合。

规划方案以满足居民及游客的活动为重要原则,确保细节设计的合理性,充分尊重人的行为与基本要求,使街道的空间整体结构和建筑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和行为要求,要充分考虑各种景点、景物的相互渗透,处处体现悠然的情调与勃勃生机,并使人中有景、景中有人,给人以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感受。一是要满足人的合适感,绿荫下,说古道今,吹拉弹唱;堤上休閑、晨运、清水台边老人、小孩、男女青年、一群群,一对对悠然自得。二是要满足人们心理安全感,通过设围栏,防滑花岗岩和灯光处理满足居民心理安全感受的需要。

3.充分把握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

方案根据流水镇的地方风格和基地的具体物质要素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特别是原有的客运货运码头,最大可能保留并加以扩展,流水镇街景规划方案以“土方就地平衡”为原则进行竖向设计,组织景观。

由于规划基地为可耕种坡地,坡地高程在334.0米-340.0米之间,方案设计时,根据用地情况规划设计为台阶式上下两排建筑,靠近瀛湖街道线型上栽弯取直,街道规划宽度为11.5米,其中包含2.5米垂钩台,3米绿化带和6米人行道,靠近集镇街道宽度为11.5其中包含2米绿化带,人行道宽度分别为5.5米各4.5米,两条街均为步行街,上下两条街之间的台阶高3.6米,靠近集镇压的街道为双石街(即街道两则均为门面),靠近瀛湖的街道与单面街建筑的二层楼地面相连接,即增加了活动面积又统一了空间效果。在靠近湖面沿线设置了三个观景亭,即有利于游人观景又成为流水仿古街景的点缀。

三、规划设计构思

由于仿古民居一条街连接流水镇客运,货运码头,交通便捷,街道正对瀛湖,处于天然的山水之间,交通便捷,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条绿色临江走廊按“三线一体”的思路进行总体设计,即临湖街道为垂钓养性线,步行街为观景线,内廊为购物、餐饮线。休闲、观景一体化。再配以小品、花划、树木进行点缀。成为具有流水特色的建筑群体,与瀛湖二岛紧密相连,交相辉映的仿明清建筑。

1.山形水系的建设

依照规划区域的地形条件,通过适度的土方调整,形成了北侧为天然人工湖,南侧为特具民俗风情的建筑群落。自然形成了农家街半抱湖水的格局,以此来构成街景的景观框架,以此来作为街景功能分区,空间序列组织和景观环境设计的基础。

瀛湖是街景的主要景区,由于湖水位置较深,沿湖垂钓台以北至观景亭的水深尽量控制在5米以内,为保证安全,在垂钓台,观景廊两侧均设防护栏杆。三个观景亭是连接湖面与道路的重要建筑,它的存在,自然的将整个建筑群落融入山水、人工天然、一气呵成,台阶以下,道路均为步行街,并设绿化带,丰富了平面景观和空间组合。

2.功能分区的组织

规划区内功能组织充分尊重城镇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充分利用基地的现状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对不同类型活动的需要进行合理安排。规划主要分为民俗生活区和观景游览区。

3.色彩与序列设计

规划景点是一个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有机融合的统一体,规划设计时强调各自的特征,并在和谐统一前提下追求对立与变化,产生强列的视觉冲击。自然要素的色彩主要表现为蓝色、绿色和部分石材颜色,而人工要素则以灰青、白、粟等,显然大片的自然颜色成为景点的背景色,而人工构筑体的色彩是自然色映衬下的合谐色彩。

景点的主轴线为入口码头一民俗风情大道一绿化垂钓台一观景亭,保证了景点的整体效果和良好的大局观,强调了景点与镇景观的有机交融与互补,为细部设计提供了一个尺度合理的框架。

4.绿化设计

道路中的绿化带均为草坪铺地,在此基础上设置半园型连续图案和线条优美的丝带状图案,配以青山绿化,更显天然、人工的合谐与统一,并插建桂花等树木,更显小镇幽香径远,为体现亲和性和环境节约性,路灯为目标灯,间距为40米。

参考文献:

[1]安康县县志.

[2]安康是总体规划.

[3]安康汉滨区流水镇旅游规划.

[4]小城镇建设.

[5]安康汉滨区流水镇总体规划修编.

[6]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安康规划设计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安康幸福 有你的身影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规划的设计与实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为祖国共守安康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提升榆林地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实现林业健康稳定生产
我妈妈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