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换牙”的几个注意

2009-10-26 03:02陈瑞扬
家庭·育儿 2009年10期
关键词:恒牙换牙乳牙

陈瑞扬

宝宝从6个月开始到2岁半之间总共要长出20颗乳牙,随着年龄的增长,颌面部骨组织不断发育。咀嚼力也不断增强,到了五六岁时,乳牙的数目、大小和牙齿周围组织的力量,都不能适应身体的快速生长需要,此时,乳牙陆续发生生理性脱落,相应较大体积的、咀嚼功能更强大的恒牙就会随之萌出。到12岁左右,全部乳牙为恒牙所代替。这一过程称之为乳恒牙交替。虽然乳牙与恒牙的替换是正常生理过程,但是也会发生一些困扰孩子和家长的问题。那么,怎样对待这些问题呢?

告诉孩子不要怕

牙齿替换过程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的生理过程,对人体健康没有什么不良影响。但是一些孩子不了解牙齿替换过程,在牙齿出现松动,或有些疼痛及脱落时会产生惧怕心理。给孩子讲明“替牙”的科学道理,会减少他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懂得“小牙齿”都要换成“大牙齿”,才能适应身体生长的需要,“大牙齿”能够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最早出现的是前边下方牙齿的松动,进而咬硬东西时有些轻度疼痛,以后牙齿松动越来越明显。最后脱落下来。而脱落牙齿的下方有新的牙齿萌出。正常的牙齿替换脱落是不会发生出血现象的,最多有点血液印迹。因为乳牙在脱落之前,牙根已经基本吸收完毕,虽然即将松动脱落的乳牙与牙龈相连,但是几乎没有血管连接。所以乳牙脱落一般不会引发出血。但是,家长要告诉孩子,牙齿替换是我们每个人一生当中都要经历的事情,随着第一颗牙齿的替换完成。大约每年要有三四颗乳牙被恒牙所替换,直到所有乳牙被恒牙全部替换为止。整个牙齿替换过程大约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所以,不要对乳牙脱落产生惧怕心理。

不要错把新牙当异常

一般来说。牙齿替换过程是先掉牙再长牙。但是临床上出现的情况往往是先长牙而后掉牙。一些家长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经常将新萌出的牙齿当作异常情况对待,甚至要求牙科医生拔除新长出的牙齿,而少数牙科医生也可能将新萌出的牙齿与未脱落的乳牙混淆,错误地把新萌出的恒牙拔掉而造成孩子终生缺少一颗甚至多颗牙齿。

临床上,容易出现问题的是下颌门牙萌出的时候。据牙科医生的调查,大约60%以上的下颌门牙萌出时,原来的乳牙并没有脱落。新长出的下颌门牙通常在原来乳牙的里边,看上去是两排牙齿。如果此时没能区分好乳牙和恒牙,就有可能错误地把新萌出的恒牙拔掉而留下终生遗憾。另一个容易发生问题的是后面的乳磨牙萌出时,有些家长或牙科医生未能认真区别乳牙和恒牙,而错误地将恒牙拔除。所以,在孩子牙齿替换时期。如果家长发现有什么问题,要带孩子去专业口腔医院进行诊治,不要自作主张把孩子新长出的牙齿拔除而遗憾终生。

新门牙缝隙过大怎么办?

孩子口腔上边中间两颗大门牙是与人面部美容相关度最大的一对牙齿。这两颗牙齿一般在孩子五六岁时萌出。据临床医生的观察。大约有近1/3的儿童上边门牙萌出时会出现暂时性缝隙,即两颗牙齿之间有一条较宽的缝隙,看上去很不协调,影响美观。这种现象是乳牙和恒牙替换中非常多见的。许多家长因此带孩子去看牙科医生,要求修正牙齿之间的缝隙,从而达到美观的效果。其实,这种门牙之间的缝隙通常是暂时性的,绝大多数儿童随着旁边牙齿的萌出。门牙之间的缝隙会一点点自行关闭而恢复正常。当然,也有一部分儿童的齿缝不能恢复正常。也就是在旁边第三颗牙齿(尖牙)萌出后,门牙之间的缝隙并没有自行关闭,这说明牙齿排列异常,就需要进行治疗了。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口腔医院的整畸专科诊治,一般经过戴矫正器具,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牙齿排列会恢复整齐,令人不满意的牙缝就会消失。

猜你喜欢
恒牙换牙乳牙
人为什么要换牙?
调皮的牙齿
乳牙
童年
你知道吗
小孩为什么会掉牙
换牙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
我的牙掉了
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