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校训多一层解读

2009-10-26 09:34刘永和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校园内先贤校训

刘永和

目前,各个学校几乎无一例外都提出了自己的校训,这些校训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经典。然而其教育效果如何呢?我的看法是:因为缺少了“解读”这一连接校训与学生的桥梁,往往其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才能解读好校训呢?我认为应该有以下五个途径。

一、用成功榜样解读校训

榜样解读校训就是选择以往在本校工作过的优秀教师或者往届校友的成功事迹作为范例,大张旗鼓地宣传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校训精神的闪光之处。用校园里走出的人教育校园内正在工作和学习的人,用校园里发生的真实故事教育校园内的人。如邀请他们来校做报告,举办优秀事迹实物展,展示他们在校学习工作的实物、照片、书信等。

二、用行为示范解读校训

就是在师生中培养一批能用自身行动践行校训的示范者,让他们先行一步。树立起校训精神的行为标杆,让普通师生看到践行校训者的亮丽风范,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辐射作用、示范作用,从而让先进者自警自励,落后者向先进看齐,实现先进者与暂时落后者的共进共赢。

三、用先贤故事解读校训

校训挂在墙上仅仅是美好目标和理论上的追求。要从墙上走进师生心中还需要用故事做媒介。优秀的品质总蕴藏在先贤身上,名籍经典中与校训要求相吻合的名人轶事,乃至泣血故事也不乏其例,学校管理者要善手从典籍中寻找关于校训的生动注释和历史依据,用生动的故事解读校训。

四、用行为要求解读校训

校训提炼出来,挂在墙上,仅仅是起步。仍需要进一步制定其行动内容、规范、标准。例如“文明”,怎样才算文明。校园文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做,包括举手投足、礼貌礼节、环境治理等。

五、用校园文化解读校训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主题,因而用校园文化解读校训是内容与形式、主题和材料的高度统一。校园内的墙报、橱窗、雕塑、宣传画,包括温馨提示、人文设施等,都可以围绕校训精神设计规划,体现校训精神的某一个侧面,让学生看到的、读到的、摸到的、甚至呼吸和感应到的,无一处不是校训精神的力量和光华。

总之,校训解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多管齐下;是一项持续性工作,要长期坚持;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熏陶,要入脑入心。只有走进师生心灵,并在师生行为上折射出来的校训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校园内先贤校训
带着校训走向远方
校训展示墙
校园里若有人行凶
西江月·端午咏怀
吟三八妇女节
墨尔本女子学院将拆除校园内所有垃圾桶
校园内不同区域空气微生物分布的调查分析
先贤
全国各大院校的绝版幽默校训
一字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