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蓄势好爆发

2009-10-27 10:22尚庆学
同学少年·作文 2009年8期
关键词:生日蛋糕定势枣树

尚庆学

蓄势而发,是记叙文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就像爆米花一样,先慢慢地给钢瓶加温,待火候一到,猛地掀开盖子,里面烤熟的米就会“嘭”的一声爆开,让人感到惊喜。同理,作文时先不表明用意,而是慢慢地蓄势,等到时机成熟,再猛然揭开“谜底”,就可以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

作文中,常用的蓄势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先故意描写一种反常的现象,给读者留下悬念,而后揭开“谜底”,使人明白反常之中蕴含的深意,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

例如,一篇作文写“我”过六岁生日时,父亲没买生日蛋糕,也不为“我”庆祝,而是让“我”去捡旧钉子,捡够三十根才能回家。“我”想了许多办法才完成了任务。回家后,父亲告诉“我”:“你要上学了,要培养独立能力……”听了父亲的话,“我”才知道他的良苦用心。文章开头写父亲不买生日蛋糕,也不庆祝,而是让“我”去捡旧钉子,这些违反常情的举动很让读者生疑,而后写“我”当时如何犯难,如何劳累,为后文蓄势,最后父亲说明了他的用意,读者才明白了父亲的苦心,深感父亲用心良苦。

二、多次描述事件的发展趋势,让读者形成思维定势,而后猛然转变方向,表明真意,给出与读者的猜想完全不同的结果。

作文《一棵老枣树》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方法。在卖枣树时,别人轮番加价,爷爷就是不卖,这就给读者造成了思维定势一爷爷一心想卖个高价。而当学校来买树做桌椅时,爷爷却将枣树无偿捐献给了学校。作者将笔锋一转,冲破了读者的思维定势,于是产生了爆发的力量。

三、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前文的“抑”就是蓄势,后面的“扬”便是爆发。

例如,有个同学写奶奶很小气,向她要两块钱买糖吃都不给,以致“我”从此不再去奶奶家;后来奶奶亲自登门,拿出50元钱给“我”买学习资料,并教育“我”不要乱花钱,但在学习上该花的不要省。“我”明白了奶奶的用意,深受感动。文章先写奶奶不给钱,这是“抑”;后写奶奶主动给钱,这是“扬”。奶奶之前的小气为后面的大方做了有力的铺垫,使后面的大方产生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蓄势而发这一写作方法时,在“爆发”前要有合情合理的转折,让读者信服,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曹懿

猜你喜欢
生日蛋糕定势枣树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在异乡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枣树皮煎水治疗腹泻
生日蛋糕
枣树下的故事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生日蛋糕
死了一棵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