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突发事件概念、特征与研究价值

2009-10-28 07:01黄建宏
学理论·下 2009年9期
关键词:特征概念价值

黄建宏

摘要:进入新世纪,我国步入深刻的社会变革的新阶段,面临的既是黄金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与突发事件相关联的安全、风险、危机、灾害、紧急状态等词语,频繁现于政府、学界和公众的公共话语中。社会突发事件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在9·11事件及SARS事件爆发后,更是掀起一股“研究热”。然而,“社会突发事件”在学术界研究和实际应对中还走在探索之路上,有必要对社会突发事件的概念作明确界定以及其特征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应从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正确看待社会突发事件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社会突发事件;概念;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3—0054—03

一、社会突发事件的概念

近年来,“社会突发事件”一词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频频见于政府文件、媒体和各类专业人士。但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社会突发事件”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对中还走在探索之路上。实际使用上,社会突发事件与突发事件、紧急事件以及危机事件往往相互替代使用。如有学者从危机管理的决策环境界定社会突发事件,“社会突发事件是威胁到决策集团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势,在这种形势下,决策集团作出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且形势常常向令决策集团惊奇的方向发展”。

然而,有学者则简单把将其社会突发事件看作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并将其分为社会型与经济型两种突发群体性事件,具体的类型包括:动拆迁,房地产波动,农民失地,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干部违纪,触犯众怒,劳务纠纷,医患纠纷,职工下岗,退休职工集资上访,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著名学者朱力几乎完全认同这种观点,其将社会突发事件界定为社会安全事件,即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以外的其他社会安全事件。但其对社会突发事件的类型划分更为具体,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经济型事件(如征地、拆迁、失业、环境污染所引发的);二是政治型事件(如法轮功、反日、反美游行等);三是文化型事件(如大型庙会、体育活动引发的);四是社会治安型事件(如严重犯罪、恐怖型活动引发的)。[1](81-88)

而著名学者秦启文则认为,社会突发事件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表现为非法集会、游行、学潮、罢工、聚众冲击政府机关、民族纠纷、宗教冲突、火车相撞、汽车车祸、轮船沉没及飞机失事等。[2](p41)相反地,有些学者对社会突发事件的界定范围比较广。莫利拉与李燕凌则称社会突发事件为社会或国家所面对的突发事件,或称公共突发事件及社会公共突发事件,而且从突发事件的三个主要表现形式简述社会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一是将社会突发事件看作是社会公共紧急事件,涉及社会公众对象而非个人对象,并强调事件的紧迫性;二是视社会突发事件为公共危机事件,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从优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了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三是把灾害事件归为社会突发事件,指在自然界的矛盾运动以及自然界及其所依存的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非常事件和现象。[3] (23-28)

通过以上不同学者的观点,社会突发事件概念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实质内涵;二是表现形式。从实质内涵的角度看,考虑到大多数突发事件的爆发往往衍生出社会问题,换句话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及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与社会问题相伴而生,那么在界定社会突发事件概念时,需要扩大其外延。社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危害,危机公共安全的公共突发事件。其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种:一是社会安全事件,具体可包括经济型、社会型及政治型事件,如瓮安事件、孟连事件及3·14拉萨事件等等;二是重大灾害,即由重大灾害引发的社会突发事件,如2008年南方冰冻雪灾及汶川大地震;三是公共卫生事件,如2003年“非典”事件及2009年甲型流感事件。

二、社会突发事件的特征

一是发生的突发性。“突发性”是所有突发事件最基本特征,指社会突发事件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形态的无规则及后果的难以准确预测。有学者认为,绝大多数突发事件在发生前都会有一些预兆,有一个酝酿过程,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诸如自然灾害类的社会突发事件能够对其进乱的苗头。其实不然,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源非常复杂,每一行动或决策都可能是风险源,想要精确预见到社会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程度是不可能的。

二是原因的多样性。原因的多样性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不同类型的社会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不同;二是即使是同一类型的社会突发事件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总的说来,社会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政治、社会及经济三个方面,如腐败、失业、贫富分化、生态破坏及动拆迁等原因。追溯2008奶粉事件,至少可概括出五个根源,即制度设计的漏洞、条块监管的弊端、竞争中的管制弱化、政企没有真正分开及企业道德丧失殆尽。

三是影响的社会性。“社会性”是社会突发事件的固有属性。社会突发事件属于公共领域内的突发事件,事件产生影响不仅仅在于其本身所造成的现实损害,而且也会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社会群体性。著名学者刘霞也认为,社会突发事件主要是表现为群体的大规模的,如果是一两个就不能构成社会性。

四是过程的连锁性。连锁性是指社会突发事件爆发过程的连锁效应。某一社会突发事件决不是呈孤立状态,而是隐藏着其他类型的风险,即事件的多米诺骨牌效应。2008年南方冰冻雪灾暴发后,随之引发一系列连锁性问题。交通受阻、电力中断、人流聚积、农林毁损、食品紧缺、物价不稳、基础设施损坏,环环相扣。部分灾害还有联动效应:冰雪凝冻损坏电力设施引起电力中断,电力中断导致列车受阻,列车受阻又使电煤无法运抵,电煤紧缺又推迟了电力的恢复,“电力——交通——能源——电力……”。

五是后果的危害性。社会突发事件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济发展的减速甚至是社会政治动荡,即社会突发事件具有危害性。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SARS对中国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79亿美元。而截至2003年6月底,大陆死亡人数347人。除此之外,因为中国政府在SARS危机初期表现被动,致使许多国家对中国表示不信任,并采取排斥态度。更为严重的是,SARS危机给人们心理造成极大伤害,“非典恐惧综合症”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性心理问题。[4](209)

六是应对的复杂性。应对的复杂性与产生的突发性、原因的多样性及过程的连锁性等特征息息相关。社会突发事件突如其来,无章可循,演变迅速,对其规律难以把握,一般采用的是非程序化的应对方式,而非传统程序化方式。在实际应对过程中需要调动各方力量。汶川地震爆发后,公安、交通、电讯、地震、民政等各政府部门均被调去参与救灾工作;解放军和武警地震后紧急启动应急措施;各种民间组织纷纷响应;国际社会慷慨解囊......。一般地说,社会突发事件应对的复杂性要求构建党和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应对机制。

三、社会突发事件的研究价值分析

首先,科学发展需要安全发展。频频爆发各种重大灾害、社会安全、公共卫生等社会突发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如何实现科学发展与安全发展已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课题。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党的重大文件里,这就明确了科学发展内含安全发展。

2006年3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郑重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把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争取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确定下来。[5] (1-4)

2008年,接二连三发生重大灾害及突发事件,再次使安全发展成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焦点和重点。几乎于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爆发的同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讲话时强调:“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我们对这些事件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必须充分估计,对其中的惨痛教训必须牢牢记取。”

其次,研究社会突发事件是构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然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结构急剧分化,各种社会力量角逐,新社会要素不断生成及这些社会新要素与社会旧要素存在尖锐对立和冲突,致使整个社会潜藏着巨大的不稳定性因素。社会突发事件作为其中的不稳定因素频频爆发并呈持续增长态势,日益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反作用力”。同时,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与自然不和谐致社会突发事件发生。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积极应对社会突发事件,努力抵消“反作用力”的影响,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的全面协调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不是说经济发展了,社会就和谐了,当前社会存在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如果不承认和正视这些矛盾和问题,矛盾得不到正确的分析和处理,就会激化矛盾和问题,加剧动乱不安。”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更加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6] (2-3)

最后,频频发生的社会突发事件威胁社会稳定须进行研究以“防患未然”。据相关资料显示,社会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惊人。仅2003年,全国因生产事故损失2500亿元、各种自然灾害损失1500亿元、交通事故损失2000亿元、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损失500亿元,共计达6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损失GDP的6%。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突发事件561万起,造成21万人死亡、175万人受伤。全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550亿元以上。[7] (24-25)而大量频频发生的群体性社会突发事件更是呈增长态势。全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数量从1994年的1万余起上升到2003年的5.8万余起,增加4.8倍,年均递增16.9%,参与人数从73.2万人次上升到307.3万人次,增加32倍,年递增12.3%。同时,规模不断扩大,100人以上的从1388起上升到6831起,增加3.9倍,年均递增14.6%。从总数上看,我国发生社会群体性事件已由1993年0.87万起上升至2005年的8.7万起,而2006年已超过9万起。[8] (3)如此一来,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形成不良影响,乃至引发社会和政府的不稳定。这就需要超前性地加以研究,超前性地加以预防,真正地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与文献:

[1]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J].南京社会科学,2007,(11).

[2]秦启文.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新华出版社,2004.

[3]莫利拉.农村社会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与责任机制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4]杨雪冬.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宋小刚.胡锦涛安全发展理念探析[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4).

[6]蔡志强.危机治理与社会和谐[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7]陈泽伟.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J].瞭望,2005,(32).

[8]周建明.和谐社会构建:欧洲的经验与中国的探索[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Concept of Social Unexpected Event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Value

Huang Jian-hong

(Guang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Guangdong Guangzhou, 510053)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China is at the profou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new stage, facing a golden period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a period of prominent contradictions, and the words associated with unexpected event such as safety, risk, crisis, disaster, emergency frequently turn on in the public discourse of government, academia and the public. After 9 ? 11 incident and the outbreak of SARS, social unexpected event as an emerging concept also sets off a "hot research". However, the "social unexpected event" also goes on the road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actice, it is necessary to clearly define the concept of social unexpected event and analyze its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correctly view the value of social unexpected ev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social unexpected event;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Value

猜你喜欢
特征概念价值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