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来中国

2009-10-29 05:00汉娜·赛林格森
中国市场 2009年42期
关键词:夫斯基北京工作

汉娜·赛林格森

与前些年相比,现在愿意来华寻找就业和创业机会的美国年轻人越来越多。当前,中国在许多领域进行探索实验,特别是能源领域。

目前,美国国内的失业率即将上升至两位数。中国的北京和上海,正逐渐成为美国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首选城市。甚至连那些对中文一窍不通的人,也要来凑热闹。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低廉的生活成本、丰厚的起始工资,都具有十足的吸引力。

亚新科公司(Asimco Technologies,中国最大的汽车零件公司之一)的创始人杰克·潘考夫斯基表示:“这几年,很多美国年轻人到中国求职。1994年我来中国时,赶上了第一波‘中国热,现在是第二波。”

上海麦肯锡公司伙伴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生活。他认为,与前些年相比,现在愿意来华寻找就业和创业机会的美国年轻人越来越多。当前,中国在许多领域进行探索实验,特别是能源领域。这对于希望在年轻时就四处闯荡,体验新事物的美国人来说,是绝好的机会。

官方数据显示,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GDP保持在7.9%的增长率,城镇失业率为4.3%。中国的经济形势对于创业者和求职者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

母语优势和文化背景优势

北京耶鲁校友会主席Grace Hsieh表示,她2007年毕业来中国以后,发现来华求职的耶鲁毕业生数量明显增长。Grace目前在北京的伟达国际公关顾问公司做业务代表。

2006年,伯曼(Sarabeth Berman)从巴纳德学院城市研究专业毕业。时年23岁的她来到北京,担任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北京第一家非官方创办的现代舞公司)项目主任。如果在美国,以她的资历,很难找到同等的工作。伯曼说她是凭借自己的西方现代舞知识背景应聘成功的。“虽然我不懂中文,也没有在中国工作的经验,但公司还是给了我机会,让我负责巡演、国际项目和一年一度的北京舞蹈节的策划、编导。现在,伯曼的汉语已经十分流利。她常有机会随团在中国、欧洲和美国各地旅行。

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的艺术总监曹诚渊表示,当初决定聘请伯曼是看重她的国际交往能力,舞团需要能够与西方世界打交道的人才。而且,西方人身上拥有一些中国人缺少的特质。“她很善于思考,主动提出计划和建议,而中国人一般情况下倾向于服从指挥。这与东西方不同的教育体制有关。中国的老师们希望学生听话,不要随意发表见解,由此产生了‘多听而‘少说的文化氛围”。

来中国之前,潘考夫斯基在华尔街工作了近20年。他说现在很多中国公司也倾向于聘请母语为英语的人来帮助他们拓展美国市场。潘考夫斯基最近的合作对象杰克控股公司(JFP Holdings),还未发布招聘启事,就已收到60多份求职简历,其中有1/3是希望来华工作的美国人。

“职业跳级”的含金量

20岁的Mick Zomnir是麻省理工学院大二的学生,他正在JFP做暑期实习。“美国经济形势不好,工作难找,我正考虑到其他地方寻找机会。”他也已经决定在秋季开学后学习中文。

很多人认为,在中国工作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一下子跳跃一到两个职级。

伯曼说:“在中国就业,无疑是一个‘职业跳级的好开端。如果在美国,我肯定是某个公司3号实习生或者在林肯中心售票。”

对于创业者来说,中国还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启动阶段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杰森200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生物学专业,之后他来到中国学习中文。他和朋友创办了公司,开展中国学生的赴美留学咨询业务。“在中国创业实在是太便宜了”,他说。他只投入了自己的部分积蓄(约相当于12000美元)。

在美国年轻人中,到中国初次就业的“战略”已经成为热议的话题。麦肯锡公司的华强森认为,“在中国的工作经历并不会理所当然地成为回美国成功就业的金钥匙。这不同于常青藤联盟的教育背景。单单是在中国工作过,会说中文,还远远不够的。那些在中国做出成绩的人,才会在美国受欢迎。我们一直都在寻找有领导才能的人。中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品格、个性的塑造以及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摘自:《纽约时报》2009年8月10日 编辑:何乐)

猜你喜欢
夫斯基北京工作
权方和不等式的一个推论及其应用
罗科索夫斯基(下)
罗科索夫斯基(上)
北京的河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今天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