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刘大锋和他的粉笔事业

2009-10-29 05:00
金点子生意 2009年11期
关键词:销路疯子粉笔

湖北广州浪奇城县有个偏远的小村,叫刘垸村。因土质特殊,刘垸村出产粉笔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村民几乎都以制售粉笔作为谋生的手段。但由于固守传统的销售观念,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刘垸村近几年的粉笔一直销路不畅。直到2007年,这种局面因为一个年轻人的介入得以根本改观。而这个年轻人刚刚入行的时候,曾一度被村民看做疯子……

一、决定太疯狂

刘大锋,1983年出生于刘垸村一个普通农户家里。父母为供三个孩子读书,除了起早贪黑地种地以外,还和其他村民一样靠制售粉笔来贴补家用。尽管如此,日子还是过的紧巴巴。大锋是个懂事的孩子,看着父母辛勤劳碌,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既为自己谋个“出身”,更是对父母的最好安慰。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寒窗终于换来了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刘大锋成为村里屈指可数的大学生之一。拿到通知书的那天,母亲为之流下了幸福的眼泪。临开学,大锋揣上父母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学费,又暗暗给自己下了一条“死命令”:好好读书,绝不辜负这四年的大好光阴。将来学业有成,要让父母过上最好的生活。

清苦而充实的大学生涯转眼结束,刘大锋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早早被位于深圳的一家全球500强企业看中,被安排做了行政工作,前途一片光明,这个消息也再次使得全家兴奋而欣慰。但想起当初誓言,刘大锋的心里却沉甸甸的。

工作一年多后的那个春节,刘大锋回家探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乡的世界很无奈。”刘大锋感慨万千,除了不变的山山水水,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也没有什么根本的改观。虽然有了自己的帮扶,但弟妹还小,父母仍在劳碌。而这一年多,粉笔的销路越发低迷,因交通闭塞、产品单一,大堆的粉笔闲置在院子里,根本就卖不出去。而且,这已经成为刘垸村的普遍现状。在村里转悠了大半天,晚上刘大锋失眠了。那一双双充满着忧愁和焦虑的目光,刺得他心里一阵阵发疼。

“农民要致富,靠的是什么?是思路的转变,是市场观念的改变。因此就需要有人站出来帮他们改变,最好的做法就是现身说法。”他想,“可是,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家做粉笔?这一关,父母那儿能过的去吗?”

这个问题第二天就有了答案。母亲的态度非常肯定:没商量!你断了这个念头吧!

看母亲这么决绝,刘大锋便求助于父亲。也许是儿子的赤诚,也包括从儿子嘴里说出那些陌生、新鲜而又不无疯狂的点子,做着母亲的工作。在父子俩的“功势”面前,母亲终于妥协。但也有一个条件:只给刘大锋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没有接单,那就“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而刘大锋清楚,这已经是母亲的最大宽容与让步了。

刘垸村不大,刘大锋回来卖粉笔的这件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人们惊讶之余,几乎异口同声:“这孩子疯了”!

二、途径很“疯傻”

时间紧迫,刘大锋马上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他认为,目前粉笔销路不畅的主要原因是村子偏远,交通问题得不到解决,互联网就是最快捷最直接的那条路。所以他马上跑到城里买回来一台电脑,并申请了宽带,想要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来打开销路。但是,这个举动引来了更多“笑声”。

“回家做粉笔被人笑,接不到单着急上火被人笑,看我用电脑来搞销售被人笑,事业就是在一片嘲笑声中开始的。”刘大锋回忆道,“还有的村民直接指着电脑问我:‘大锋,你就打算用这个箱子来卖东西呀?听的人都笑个不停,都说我不但疯了,而且还傻了。”嘲笑可以不去理睬,打开销路才是最重要的。那段时间,刘大锋每天工作近15小时,流连于各大门户网站和一些知名的商业网站,发帖、回帖、跟网友交流、向客户推荐,但就是没有订单。而时间距离母亲的“最后通牒”却越来越近了。就在约定的最后一天,仍然一单没有。母亲没说什么,只是帮刘大锋把行李打好,丢在床上。“母亲的意思我懂——我该走了。但这一走,我也许还有其他报答父母的机会,却再没有机会帮助乡亲脱贫了……”

第二天一早,刘大锋给母亲下了一跪。“妈妈,你就再给我一次机会。”他泣不成声,但语气坚定,“我一定可以做好的。并且,我不是只想帮助咱们一家,如果成功,全村人的生活都会改善的。”母亲本来已经气愤地扬起了一只手,但被大锋的最后一句话拦住了。她问:“你真是这么想的?可你听听人家都是怎么说的?”刘大锋:“那只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效果,暂时的不理解所致。我分析过,销路差的原因并不是粉笔质量不好,而是品种单一,销售渠道也有问题。只要把这两个关键解决了,全村的父老就都能过上好日子。”

就在此时,电脑上的QQ头像一阵闪动,刘大锋打开一看,差点跳了起来:“爸妈,你们看!”那是刘大锋梦寐以求的第一单,并且有10万元之多。事实胜于雄辨,网络营销的途径首先得到了父母的认同,闻讯赶来的乡亲们也被深深震惊。

三、创意够“疯魔”

万事开头难。有了艰难而又富于成果的第一步,刘大锋的信心开始逐步建立。因此,思路也逐渐开阔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点子一个接一个,整个人简直‘疯魔了”。

根据刘大锋的建议,村民不再仅生产老师书写用的粉笔,还开发出了儿童涂鸦专用的“绿色”粉笔、玩具粉笔等多种系列,销路和口碑也越来越好。在此基础上,刘大锋乘势突击,又着手做了几件事。第一,注册了“文华”粉笔品牌,打造和树立口牌;第二,开发其他石膏产品,包括石膏粉、石膏制品等;第三,利用特殊土质,开发旅游资源,推出了粉笔村旅游、粉笔展览等;第四,利用品牌效应,将粉笔制品完全推入市场,积极开拓销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地的沃尔玛超市里都有他们村的粉笔出售;第五,成立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这些措施,在最早的时候也不大被大家理解和接受,但是由于他们接受了‘疯子刘大锋这个人,哪怕暂时不理解也会先行服从。”刘大锋欣慰地说。

最后看一组数据,在刘大锋的组织和带动下,截止2009年4月,一年多的时间里,刘垸村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销售粉笔180万箱,石膏粉200万吨;石膏制品和保健类产品300多个品种,120多个花色,12个分类系列产品;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创汇200万元;总产值过亿元,直接带动地方经济1.8亿元,刘垸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村、小康村。而这一切,都源于刘大锋当初近乎“疯子”的那番思想和举动。

猜你喜欢
销路疯子粉笔
粉笔的形状与摆放
粉笔的形状与摆放
粉笔怎么来的
家乡的疯子
人民日报
日本高中生自创猪肉品牌 卖出“香蕉菠萝猪肉”
粉笔
楼顶上的疯子
半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