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场里的奇人奇事

2009-10-29 05:00鱼头鱼尾
金点子生意 2009年11期
关键词:越长越种植园主干

鱼头鱼尾

有人曾经问过,20年前、10年前的生意场,和今天有什么不同?其实生意还是那个生意,永远要遵循经济规律。通过以下几个故事说明,最大的变化,就是来自于人们的理念,这是内因。而有时,还包括环境的变迁,也即外因。

河南某中学美术老师谭永庆喜欢葫芦,从小打玩葫芦到长大后种葫芦、画葫芦。而不论他种的还是画的葫芦,都有人曾经出钱想买。但谭老师说,这纯属个人自娱自乐,大家愿意捧场,随时可以前来参观,但最好别提钱。一来二去,就有人说谭老师太死板,放着现成的赚钱机会不要;也有人说谭老师是嫌人家出钱太少……反正说什么的都有。可不管别人怎么说,谭老师还是我行我素,关起门来一个人捣鼓他的葫芦。结果,1989年的秋天,他家里突然热闹了起来,他种出了一只超大葫芦的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各方人士来看热闹。“看客”里不光是邻居朋友,还有各路口记者、当地的官员和商业人士,据说其中几个还是从外地专程赶来的台湾老板。

谭老师这只葫芦,高80厘米、直径超过35厘米,比一般的葫芦大出了几十倍。而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葫芦上还用篆书密密麻麻刻了一部《金刚经》。就在大家赞不绝口的时候,人群中两位台湾老板当场拍出了40万元的支票,要买走这只“葫芦王”。然而出乎众人的预料,谭老师微笑摇头,来来回回就一句话:坚决不卖。

眼看着发财的机会都到了鼻子底下,谭老师却还在“坚守”自己的艺术家个性,家人和朋友急得抓耳挠腮。到了晚间,看客们陆续离开,大家一把将谭老师扯住,就要来一通数落与劝说。谭老师不慌不忙,这才说出了自己的一番计划。把自己酝酿很久的一个“预谋”说了出来。

“谁跟钱过不去?”谭老师笑称,“玩葫芦近二十年,应该说已经摸索出一点种植的门道,但这次还是很险——因为要培养这么大一只葫芦,以现有的种植技术,达到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用了最笨的方法。而且有点类似于赌博。如果种植失败,可能连一只葫芦也落不下。”

谭老师的笨方法,具体来说,分为四步:第一步,满院子十几株葫芦,只留下一株主干最粗壮的,然后将其他植株剪断,用嫁接的方式,把所有的植株都唯一的一株连接起来,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提供最充足的养分。第二步,等主干上的葫芦开花结果之后,通过天天观察,最终留下一只生长态势最好的葫芦。第三步,那就是天天精心施肥浇水,等着奇迹发生……可也怪了,那只葫芦像是有了灵性,越长越壮、越长越大,从几厘米开始,一直长到了十几厘米、几十厘米。“过后我跟一些农艺师交流过,他们都说没有这种先例。这一次,真的算是个奇迹。”提起这段经历,若干年后的谭老师还是心有余悸。前三步完成,谭老师开始在葫芦上进行第四步试验:刻字。“首先我有篆刻的基础,其次葫芦够大,所以这一步最主要是突出创意。”他说。

“你说了半天,都是种葫芦、刻葫芦,那跟赚钱有什么关系?明明人家都把钱送到你手上了,你还不要。”家人朋友急不可耐。

“这个葫芦我不卖,但我没说下一个也不卖。今天的架势大家都看到了吧?”谭老师胸有成竹,“大伙儿等着看,马上报纸就有新闻出来——我要的是这个广告效应。今后,想要我的葫芦就得预定,多少钱都是我说了算。至于它,”他看着自己的“硕果”,笑着说,“留着当看家宝。”

这件事不久,谭老师就停薪留职自费到农学院进修。一年后,他的葫芦艺术种植园建立,不过占地近5亩的种植园一年只出产不超过10只葫芦,每只葫芦都比平常葫芦大了几十倍有余,售价15万元以上。当然也是从那时起,也许还有人说谭老师有个性,但再也没有人敢说他不懂赚钱了——人家,是真会赚。

猜你喜欢
越长越种植园主干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越长越漂亮
群文阅读:为孩子打好生命底色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浅析16—18世纪巴西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指甲为什么越长越长
南瓜叔叔和强盗
寓美于物理力学主干知识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