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鳄:兴盛在灭绝的边缘

2009-11-02 02:49
森林与人类 2009年9期
关键词:扬子鳄栖息地保护区

邵 民

扬子鳄:爬行在长江中下游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动物,也是曾经统治地球的恐龙的近亲。“扬子鳄”这个名字是外国人1897年起的,其实,扬子鳄在中国早就有名字。最早,人们根据其形态命名为“鼍”,鼍是象形字。元明时,人们改称“猪婆尼”,并入“龙”类。现在扬子鳄产区百姓还常称它为“土龙”。

洞庭湖周围——古书中“云梦泽”所在的区域——曾经广布鼍类,现在湖北省南部和湖南省北部的广大河网区仍存有鼍的洞穴。最近100多年的科学报告则只限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4省毗邻长江与其支流地区,包括江西的九江,江苏的镇江、高淳、宜兴,浙江的吴兴、长兴等,其中安徽的记录最广泛。

安徽报告有鼍的地方有安庆、泾县、南陵、繁昌、宁国、宣城、芜湖、当涂、郎溪等地,从黄山、天目山发源的几条河流,如青弋江、水阳江,都有它们的踪迹。1957年后,研究人员在芜湖南20里的清水河附近采集到大量标本,认为“称其为扬子鳄,表示它围绕长江而存在,过去其分布区西抵洞庭湖,东达上海,北起黄河,南到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南部山脉的北界”。扬子鳄过去柄息在长江流域的中下游,这是一致公认的。

扬子鳄适应半水柄生活的环境。它的体温和代谢率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对环境温度依赖明显,对高温适应性强,对低温适应性较差。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扬子鳄活动性较强,温度变低时活动性降低或停止。一般情况下,扬子鳄喜欢安静,常在太阳下趴伏不动。

扬子鳄以鱼、虾、螺、蚌、蛙、鼠、鸟及水生昆虫等为食物。它胃部消化能力很强,耐饥饿能力也很强,半年以上不吃食料,也不会饿死。扬子鳄很贪食,特别是小鳄,即使消化道内充塞食物,只要隔几个小时再给食物,它仍然大口乔食,常由于过食而引起痛风。成鳄食量也很大,每次能吞食占体重约10%的食物量。这种贪食习性与捕食期短、能迅速将食物消化并贮存有关。同时,在自然条件下,食物的可得性不是时刻具备的,一旦有机会获得食物,它就大量吞食,因此形成了贪食性。

扬子鳄常漂浮于水中,一旦发现食物,就迅速游近目的物,或沉入水中潜游,然后露出水面审视一番。当距食物很近时,猛地向前一冲,张口咬住食物。在陆地上,只有当食物落在附近,它才轻爬几步,接近食物,头一侧向下,另一侧略抬高,很快将食物咬住。它会利用上下颌熟练地调转食物的方向以便更好地吞食。如果食物较大无法吞进,它们会一起咬住食物相互撕扯翻转,直到将食物撕碎吞食。扬子鳄产区百姓还流传着一种人们喜闻乐道的“守株待兔”的扬子鳄捕食方式:鳄鱼的头在水面上漂浮着,小鸟、鳖、蛙等动物误以为是木桩而停到上面去歇脚,鳄鱼开始缓慢下沉,使目标逐渐挪动位置至其嘴边,然后突然嘴一张,气一吸,将猎物一口咬住。

扬子鳄在栖息地内建有复杂的洞穴系统。如果水体的一侧依山而其他三面傍田或开阔地,洞穴都建在靠山一侧。水体当中有小岛,则洞穴必建于小岛。丘陵地带的蓄水塘,常为二三面环山,一边傍田,这时洞穴多选择在进入水库、沟塘的水沟附近。如果水体四周均为开阔地带,洞穴则建在堤埂较高较宽的一侧或隆起的阜丘上。洞穴的构造有简有繁,一般南洞口、洞道、室、卧台和水潭几部分组成。圩区的洞穴一般还有气洞。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扬子鳄进入冬眠期。3~4月,扬子鳄苏醒出洞。5~6月,它们在水中交配,然后开始用杂草、枯枝和泥土筑巢,以便产卵。6~7月产卵,每窝卵数一般10余枚至40余枚。孵化期大约两个多月,母鳄在巢边听到幼鳄的叫声,会扒开覆盖在幼鳄身上的草,帮助它们爬出巢穴,把它们引到水池内,开始过上奇异的半水栖生活。

扬子鳄曾经的繁华身世

历史上,扬子鳄的活动范围远远不止于长江中下游。

古人能识别的动物种类极其有限,一般都是那些数量较多、与人类关系较密切的种类首先被认识。而在殷商甲骨文和商周钟鼎文中,都可以见到“鼍”字,这说明“鼍”这种动物当时数量多,和人类关系密切,是普通常见种。

周朝时,夏天常捕猎扬子鳄作为食品,剥它的皮做成鼓,数量之多达到“易而贱之”的程度。当时的人们观察到:“鼍状如守宫而大,长一二丈,灰黑色,背尾皆有鳞甲如铠,力尤道健,善攻崎岸,夜则出边岸,人甚畏之,声亦可畏,性嗜睡,目常闭”;“其肉自如鸡,其皮坚厚,宜以冒鼓”。这些描述都很正确。周朝、秦朝时,扬子鳄的数量相当可观。宋仁宗时,人们对扬子鳄的形态、生活习性有较多了解,并留下“今江湖极多”的记载,分布数量还很大。明初,长江沿岸生活着不少扬子鳄,它们在江岸钻洞营穴,曾导致南京江岸经常崩塌。100年前,扬子鳄的模式标本产地安徽省芜湖县清水河镇的万春乡和易太乡还盛产扬子鳄,直到1904年,这里的河漫滩上还能到处见到扬子鳄。

历史上,鼍类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曾经非常广大,几乎遍及现在整个中国的版图。化石记录表明,鼍类的地史地理分布,新疆准格尔盆地的南缘是它们的北界和西界,海南岛是它们的南界,上海和余姚是它们的东界。它们大致的经纬度区间是北纬18°~44°,东经87°~122°,跨越26个纬度和35个经度。

扬子鳄模式标本产地安徽省芜湖县清水河镇的万春乡和易太乡的情况,典型地说明了扬子鳄这一繁华物种由极盛而濒危的灾变。直到近百年前,万春乡和易太乡扬子鳄仍然很多。19世纪末20世纪初,长江北面陆续有居民迁入这里,在水阳江和青弋江的北面挑圩造田,当时河漫滩上到处都能见到鳄,圩成后圩内的大小沟塘仍到处生活着鳄。由于扬子鳄钻洞造穴,破坏圩堤和沟塘,对庄稼和家庭副业有一定危害,因此人们只要看到就打死。这样,扬子鳄数量逐年减少,但在水阳江的南面和青弋江的西面还保留原来的河漫滩状态,仍生活着数量较多的扬子鳄。约从1927年起,这一带开始挑圩,原来的河漫滩逐步为农田代替。环境剧烈改变,导致扬子鳄数量急剧减少。约从1941年起,在圩内小塘、水沟中,扬子鳄已经绝迹,只在较大的塘和不种庄稼的荒滩上还能见到。1949年,这里的扬子鳄种群临近绝迹,已经很难听到鳄的吼叫声,只在荒滩上和大塘内偶能见到。1951~1956年,仅在芜湖仍保持荒滩状态的卜家店发现过扬子鳄。1956年用于农田水利的万春闸建成,同时修建配套工程,疏浚和修建灌溉渠,原来残存于沟渠的扬子鳄都被挖出致死。1958年开展大规模的消灭血吸虫运动,在沟塘边使用大量五氯酚钠消灭钉螺,易太乡发现被毒死的一条鳄,这也许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最后一条扬子鳄。

由于涝旱灾害频繁,人们开垦荒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并时常滥捕乱杀,导致扬子鳄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分布区越来越狭窄。上世纪80年代后,原大部分生活在江南圩区、湖泊、沼泽地和池塘水域内的扬子鳄逐渐向青弋江、漳

河、水阳江等支流上游的丘陵山塘迁居,扬子鳄分布区由原来的10个县缩小到宣州、郎溪、泾县、广德、南陵5个县(区)。

上世纪50年代初,扬子鳄分布范围西起江西彭泽,东到太湖西岸,北界长江,南止于黄山山脉、东天目山脉以北。1976后的调查认为,扬子鳄分布区局限于皖南山系以北,海拔在2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山塘里,但少数个体向北再延伸至沿江平原而止于长江,约合北纬30.60°~31.6°,东经118°~119.6°之间,且并非连成一片,而是呈点状分布。1981年,野生扬子鳄约有300~500条。1983年扬子鳄保护区组织调查,认为野生扬子鳄数量约为500条。

拯救:从濒危到新生

中国政府1979年在安徽宣城建立扬子鳄养殖场(1983年更名为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开展扬子鳄人工养殖和繁殖。当时从野外收容、救护212条扬子鳄,进行繁殖饲养。目前,人工养殖扬子鳄保持繁盛。扬子鳄已经彻底摆脱物种灭绝的危险。

上世纪80年代初,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陈璧辉教授协助和指导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建造亲本鳄繁殖区,投放100条种鳄,经过3年试验研究,掌握了扬子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的生物学规律,于1982年获得第一批人工养殖下繁殖的鳄蛋,并人工孵化取得成功。此后,人工繁殖饲养技术日臻完善,孵化率、成活率和保存率等主要技术指标逐年提高,1985年均达到90%。这使人工繁殖的扬子鳄数量呈几何级数快速增长,1988年超过2000条,提前两年完成原林业部下达的“到1990年繁殖2000条”的繁殖保种任务。目前,扬子鳄保护区已有人工养殖扬子鳄10500多条,并且具备年产幼鳄1500余条的繁育能力。

人工饲养繁殖的第一代扬子鳄1988年开始性成熟,在分龄养殖池中产下了第一窝蛋,并且成功孵出第二代扬子鳄,实现了人工饲养条件下扬子鳄由“鳄-蛋-鳄”的生命循环。此后,大批的子一代鳄达到性成熟开始繁殖,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专门为子一代鳄建立繁殖区,随后,子二代鳄的数量日益增多。

人工养殖、繁殖扬子鳄取得巨大成功,野生资源却面临着日益减少的困境。1982年中国政府在安徽南部建立扬子鳄保护区,主要任务就是保护野生扬子鳄及其栖息地。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一些生态环境好、野生数量较多的地点设立重点保护区域,共设立13个保护点:宣州区的红星、杨林保护点。郎溪县的章村、黄墅岗、王家门保护点,广德县的朱村、加谷保护点,泾县的中桥、双坑、岩潭保护点,南陵县的长乐、楂林、西峰保护点。目前,野生扬子鳄一半左右的数量分布在这些保护点上。

野生扬子鳄的栖息地多处于农田的边缘或被农田包围,与农业生产的矛盾十分突出,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又使扬子鳄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因此,野生扬子鳄现在受到的威胁仍然很大,数量继续在下降。1999年中美联合调查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结论是不足150条,并仍以每年4%~6%的速度在下降。2005年扬子鳄保护区资源调查结论为不足120条,形势非常严峻。

自2003年以来,扬子鳄保护区采取一些针对性强的保护措施,努力提高野生扬子鳄的自然繁殖率。实行多层次开展巡护和监测,创造条件使野生鳄交配、产卵,使野生扬子鳄的繁殖能力逐渐恢复。保护区改变以往将野生鳄卵收回人工孵化的做法,全部实行野生鳄产卵后就地自然孵化,效果良好。2003~2008年保护区内野外共产鳄卵25窝计608枚,自然孵出408条幼鳄。

野生扬子鳄野外产卵的自然孵化,孵化率较高,但从第二年的野外观察看,幼鳄的可见率很低,成活率不高。2005年起,保护区将自然孵出的幼鳄移入保护性的水塘,在水塘上方架设防护网防止天敌侵害,人为筑洞帮助幼鳄度过寒冷冬季,补充活的小鱼虾供幼鳄捕食,在不改变幼鳄捕食行为方式和其他行为方式的情形下实施辅助保护,幼鳄的成活率提高到60%以上。

扬子鳄保护区还积极开展人工鳄的野外放归。人工鳄野外放归,可以补充和复壮野生种群,对扩大野生种群数量具有最直接的作用。保护区2002年起开始实施,2003年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在红星核心区放归3条扬子鳄,放归鳄在近几年内每年均自然繁殖产卵并孵出幼鳄。2006~2008年,保护区与安徽师范大学合作在高井庙林场重新恢复的栖息地上3次放归21条扬子鳄,根据监测,放归鳄适应性较好,在栖息地上能正常生存栖息,年底均能顺利越冬,并在次年3月下旬结束冬眠出洞活动,2008年7月在该栖息地上放归鳄已成功繁殖,产卵一窝19枚,自然孵出幼鳄10条。扬子鳄再引入放归已经获得初步成功。

目前,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已基本实现初步的稳定,部分地点野生种群数量甚至出现小幅上升的喜人势头。

扬子鳄爬向何方

扬子鳄作为一个古老物种的存续,不在于人工养殖数量的多少,最关键的还是野生种群的生存状况。通过近几年努力,野生种群数量虽已有所稳定,并在部分地点小幅回升,但是扩大野生种群数量,复壮野生种群仍然困难重重。

扬子鳄栖息地在减少。扬子鳄保护区处于华东地区,人口稠密,土地利用充分,扬子鳄的栖息地基本被农业生产所用,或改变了现状,栖息地越来越少,使扬子鳄难以存身。

扬子鳄食物严重匮乏。栖息地被农业生产所用,或栖息地上的水陆动物被人类所采用,很少有可供扬子鳄捕捉的食物,它们时刻面临饥饿的威胁。

人为活动干扰也是一大因素。扬子鳄栖息地基本处于农田的包围之中,或在农田边缘,人类活动频繁,对扬子鳄的正常栖息影响很大。

环境污染严重,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也使扬子鳄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甚至会使扬子鳄二次中毒而死亡。

总体上看,野生扬子鳄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而在现阶段,复壮野生种群,扩大种群数量,只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努力保护和扩大现有野生种群,二是通过人工鳄的野外放归补充和复壮野生种群。

保护现有野生扬子鳄种群,主要是努力协调好社区关系,做到人鳄的和谐相处;保护好现有栖息地,减少人为干扰和环境污染;提高和改善栖息地质量,满足鳄的正常栖息要求;对各个地点的野生鳄进行适度调配,促其自然繁殖。

人工鳄野外放归,一是在现有扬子鳄栖息地上的放归,二是在重新恢复的栖息地上的放归。在现有栖息地上放归适应性快,但对保存和延续野生基因不利。在重新恢复的栖息地上的放归,关键是选择好地点,目前放归地点主要选择国有林场,因为是国有土地便于协调,山场内很少人为活动,又基本没有污染。

扬子鳄由于人类的原因经历过由盛而衰,现在人工养殖的扬子鳄又因人类的努力极为兴盛。人们希望,野生扬子鳄的数量还会因为人类的工作而不断增长、扩大,使这个古老的物种继续生存、繁衍,在中国的大地上自由地爬行。

猜你喜欢
扬子鳄栖息地保护区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成长吧!扬子鳄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BEAN SCENES
浙江进行扬子鳄第7次野外放归
抵达栖息地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扬子鳄回家
涉及各类保护区的项目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