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错用例谈(六)

2009-11-09 06:42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反动白面篇文章

嘉 行

“淋漓尽致”的误用

淋漓尽致linli—jinzhi

“淋漓尽致”有两个意思,第一,形容渗透了水或湿淋淋往下滴的样子。例如袁华《侨民泪》:“时适大雨,衣履沾濡,不觉淋漓尽致,同行者悲声又起。”第二,形容事情做得十分畅快或文章、讲话表达得详尽、透彻。例如:①《品花宝鉴》:“在京耽搁不过一年半载,选到了就要出京,不闹个淋漓尽致,也叫人看不起。”②清代无名氏《杜诗言志·草堂》:“然吾观其前一段叙乱处,叙得何等简洁,便是史公绝妙笔法;中一段描写乱人情景,何等淋漓尽致,便是《三百》惩戒法旨。”③大概是因为通过这些故事,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扬州一带的世态人情,说出一些人心中想说的话。

“淋漓尽致”往往被误用,如:“这篇文章把敌人的反动论点批驳得淋漓尽致。”要形容文章揭露得彻底,原话可以改作“这篇文章把敌人论点的反动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要形容批驳的效果,可以改作“这篇文章把敌人的反动论点批驳得体无完肤”。反正,用“淋漓尽致”是不对的。

真是“漫不经心”

漫不经心manbujingxin

“黑色的高三漫不经心地就来了。”一位高三学生的家长如是说。殊不知这位家长漫不经心地把“漫不经心”这个成语用错了。

“漫不经心”见于明代任三宅《复耆民汪源论设塘长书》:“连年修西北二塘,责重塘长而空应役,漫不经心,以致渐成大患,愈难捍御。”后来用“漫不经心”指人对事情随随便便,不放在心(漫:随便;经心:在心,在意)。例如:①她坐在沙发上翻看画报,头也不抬,漫不经心地说:“随便啦!”②在老师傅旁边还有一位小师傅正在给别人剃头,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让人害怕。

“漫不经心”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事物。那位家长恰恰把它错用于事物。这里可以换一种说法:“不知不觉,黑色的高三说来就来了。”

“名不虚传”与“名副其实”

名不虚传mingbuxuchuan

“名不虚传”的意思是流传开来的名声符合实际情况,不是空有虚名。用于褒义。例如:①“系船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宋代华岳《白面渡》)②“姑苏慕容氏于武学一道渊博无比,果真名不虚传。”(金庸《天龙八部》)⑤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今日一游,名不虚传。④他可是名不虚传的神枪手。

但是媒体常误用。比如:“每一名中学生都应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学好全部课程,可是他既不守纪,又不好好学习,是个名不虚传的混混。”“混混”这个名声是传开了,也还符合实际,但他名声不好,不配用“名不虚传”这个褒义词语,充其量只能用“名副其实”这个词语。

猜你喜欢
反动白面篇文章
“古币”会挖沙
胡须
脑筋急转弯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反动作等
再说谦虚
彻底摧毁阎锡山反动统治的一仗——忆徐向前同志指挥的太原战役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