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提升内涵 加快创建省示范实验室建设步伐

2009-11-24 07:54周国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6期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教学实验

2009年2月,安吉高级中学实验室被浙江省教育厅教育装备管理中心命名为浙江省首批示范实验室。这对我校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机遇,使我校的实验教学工作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建设实验室的前提

一、明确创建目的,彰显自身特色

把示范实验室创建工作摆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1.成立组织,精心布置。

在创建之初,学校就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工作,是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升学校品位、丰富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示范实验室创建工作应摆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们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校长任办公室主任(兼),负责创建工作的日常事务。领导小组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校长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学校一切工作都要为创建示范实验室工作开绿灯,并提供人员和经费保障。学校还建立了示范实验室创建工作的议事制度,先后出台了《安吉高级中学实验室建设三年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学校争创省级示范实验室实施意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宏观指导。

学校还成立了以科技馆为中心,教务处主管,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实验教学小组。设立了科技馆长职位,负责科技馆的日常工作,包括各学科实验的开设、配合、协调、实验仪器设备的补充、更新和征订,以及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等。

2.宣传发动,师生参与。

学校积极动员全体师生投入到争创省级示范实验室工作中来,要求理科、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渗透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为此,学校成立了相关的兴趣小组,并指定辅导员,加强对科技兴趣小组的指导,每个兴趣小组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学生、有场地、有实效,积极开展科技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提高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此外,学校还积极参加学校、县、市、省组织的各项科技活动,动员师生撰写科技学术论文,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等,通过争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们受益匪浅,教师们看到了实验教学的实效和发展前景,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3.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为了把实验教学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引领师生主动地开展工作,学校加强了实验室工作制度的建设,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包括《理化生实验室工作规程》、《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学生实验守则》、《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管理办法》以及各专用教室规章制度20余项,以制度规范实验教学行为,以制度激励和促进工作的开展。

二、明确阶段,突出特色

“三个阶段”即对实验室现状进行认真总结阶段、对照建设标准整改阶段、紧扣申报标准突出自身特色阶段。做到创建工作有条不紊、环环紧扣。

1.认真总结阶段。

全面总结我校实验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

2.对照建设标准整改阶段。

依据创建《标准》,对照条件,做好查漏补缺、整改工作。创建领导小组对示范实验室评估标准的各项内容进行分类分工,对区块内的工作落实责任制,及时与上级教育装备部门取得联系,争取指导。

3.紧扣申报标准,突出自身特色阶段。

各实验室凝练实验教学改革主要成果,尤其是突出特色项目和拳头产品。如我校教师自制物理教具、学生参加电脑机器人设计大赛创佳绩,成为众多亮点中的代表。

提升创建内涵加大实验室硬件建设

一、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学校投入经费200余万元,按浙江省中学理科教学仪器设备一类配备标准装备了理、化、生、通用技术、高中新课程生物实验仪器设备,随着实验教学的需要,学校每年还投入几万至十几万元,更新和补充新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并新建和改造多个实验室和仪器室,如“通用技术”和“高中新课程生物实验室”等。

二、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校理化生专用实验室11个。根据新课程要求,新建立通用技术实验室4个,高中新课程生物实验室1个。每个实验室内设有28张标准学生实验台,所有实验室采光充足,有消防、通风、遮光、电源插座、供排水设施等,仪器储藏室10个,都具备采光充足、防潮、防盗、遮光、消防、地窖等设施。

三、加强实验室管理和使用

按教学需要配齐配足专职实验教师(实验室管理员)6人。实验室、仪器室分别设有管理、使用制度,设有账册和资料档案。仪器存放科学、规范、整洁。及时做好对实验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教学仪器补充、更新工作。

四、加强制度保障

学校为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和条件,制定了《安吉高级中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条例》等,使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和使用得到有效保障。

建立新颖的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

一、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

在实验教学方面,我校在创建工作中始终突出依托新颖的实验教学理念、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优越的实验教学条件等优势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按培养层次将培养目标分为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设置了“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探究性、创新型”的层次化实验教学架构,自主编写校本实验教材,开发了优秀的实验教学电子课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努力做到开设实验计划先行

学校每年召开实验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制订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对学年工作作出整体安排,并且具体抓好落实,确保创建工作不走过场,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和差距,及时纠正,弥补不足。

三、将实验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1.教师在制订每学期教学计划时,要求有集体备课教案,有实验预约单。学生做完实验后,要求填写实验报告(实验作业),教师及时批改,并且要求教师按教学大纲、课改要求,完成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2.按照课程规定要求,开齐、开足实验,要求演示实验开出率达100%,分组实验开出率为98%以上,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有记录,学生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成功率高。

3.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利用课外科技活动、学生自助成立的各类社团组织,每年吸纳500多人次学生开展学科竞赛、探究性特色实验和各类研究性学习等创新实践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社团采用自由组合、自我管理、自主创新的运行方式,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实践训练,吸引并聚集了一大批技术爱好者,产生了大量创意和创新成果。

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如《光影世界》获浙江省综合实践成果展一等奖、浙江省青少年电脑机器人设计竞赛二等奖等。

4.积极开展师生自制教具活动。做到在教中研、研中教,有多件自制教具在省市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

5.加强沟通,保持经常与外校实验教学工作的交流。学校先后与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嵊州一中、绍兴鲁迅中学等建立了联谊关系,交流学习经验,切磋技艺。

四、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实验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学校的基本要求是,能胜任学科实验教学工作,能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取得好成绩,个人教科研能出成果。

1.为实验室配备专职、能胜任实验教学管理的教师6人,其中4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取得中级以上职称3人,高级职称1人。他们不仅能配合各任课教师的实验教学开设,还主动辅导学生实验操作。

2.在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措施方面,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定了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鼓励、支持教师进修、培训,参与各种学科、学术交流,建立了教师聘任制度,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实验教师队伍的活力和竞争意识。

取得的成果

一、教师的实验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通过创建省级示范实验室,教师的实验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普遍提高。物理教师、副校长周国平被评为安吉县首批“四星”级教师。化学教师李发顺被评为县教坛新秀,物理教师张国平被评为县教学新苗,张国平老师在湖州市骨干教师实验比武中获市一等奖、二等奖;通用技术学科汪文峰老师指导的学生,在湖州市电脑机器人科技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代表市参加省级比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张国平老师的自制教具《摄像头光学演示》获市一等奖、课件《螺旋测微器》获市一等奖;汪文峰、金生华老师的实验教具《雷电》获市一等奖,并代表湖州市参与省教具展示;我校还有多位教师的实验教具如《催促器》、《电磁感应》《光控电子鸟》《手动发电机》《数字电路》《自动控制》等分别在省市获奖。

二、教育装备与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充分开展并卓见成效

教育装备与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得到充分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果,有效地服务了教学和促进了学校教科研工作。如王兴洪老师主持的生物课题《黄浦江源生态考察》被列为省重点课题,并获一等奖;程国祥老师承担的省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获2008年度浙江省教育装备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朱国庆、杨兴国老师承担的课题《高中物理教学开展学生自制小实验活动的研究》获2006年度湖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三、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通过实验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本学期我校马国凯、庄梦馨同学在全国化学竞赛浙江省初赛中获省三等奖,多人参加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市一等奖、省二等奖。在新的高考选修模块中,我校有100多名学生选修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

(作者单位:浙江省安吉县安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实验室实验教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做个怪怪长实验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