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教学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

2009-11-24 07:54徐恩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6期
关键词:中小学资源教学

摘 要中小学教学资源现状对于中小学教学资源建设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内蒙古、安徽和辽宁四个地区的部分中小学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访谈,详细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教学资源现状,并就如何提高教学资源应用的有效性,从国家政策导向、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资源建设和学科教师培训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合程度不仅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也影响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在教学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上,政府、企业和学校都投入很多。但是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配置,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中小学教学资源现状的基础上。

我国中小学现有教学资源状况如何?中小学现在到底有哪些教学资源?教师们在用哪些教学资源?他们为什么使用这些教学资源?如何提高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教学资源开发机构以及学校都迫切需要这些信息,以便在教学资源建设和购买中做出科学决策,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深化新课程改革。

因此,调查研究中小学教学资源现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组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文对教学资源的界定主要是指为教和学设计出来的、支持教师的教(备课、上课、自身发展)和学生的学(课上和课下)的软件资源,不包括硬件设施和人力资源。在明确界定的基础上,课题组通过随机抽样在北京、内蒙古、安徽和辽宁4个地区发放问卷共800份,回收问卷679份,有效问卷668份,回收率84.9%,有效率98.4%。此次调查我们还访谈了内蒙古和北京地区6所中小学的26位教师,其中包括10名实习教师(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2000级本科生)。

填写问卷的教师中,49.1%来自城市、34.5%来自县镇、16.4%来自农村,小学教师相对多于初中和高中教师,男女教师比例约为2:3,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26~35岁之间,教育程度以大专和本科为主,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教师的比例较大,其次是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数量大致均衡,所占比例均在4%~5%。接受访谈的教师学科分布均衡,城市教师数量少,农村和乡镇学校的教师比较多,北京地区的教师数量少,内蒙古自治区的教师比较多,而且内蒙古接受访谈的很多学科教师都同时承担多门课程,有的还担任校长、教导主任、网络和电教管理员。

因此,本次调查在样本的选择上具广泛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具有其一定的参考价值。

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12.0,主要分析中小学现有教学资源和常用教学资源,以及他们在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实地调研和和访谈结果,一方面可以验证问卷调查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帮助我们寻找原因。

一、现有教学资源和常用资源

表1中的数据表明,被调查的中小学现有教学资源最多的是印刷资料(如参考书和参考教案),其次是教具,接下来依次是挂图、投影片、录音带和网上资源等,单机课件、DVD光盘拥有量相对较低。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资源是印刷资料,其次是网上资源,接下来依次是投影片、教具、录音带、挂图、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单机课件、VCD光盘、幻灯片、模型和录像带,DVD光盘的使用频率最低。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中小学所拥有的常规教学资源明显高于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教学资源,“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和深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利用网上教学资源。

二、差异分析

表2、表3数据比较结果表明,现有教学资源以及常用教学资源存在差异,且主要表现为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但是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和T检验得出,虽然存在差异但并不显著相关。

1.地区差异。

表2中的数据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学校的录音带和投影片数量多于其他3个省市,学校教学资源库的数量则低于其他3省市,北京地区的录像带数量多于其他3省。内蒙古自治区CD光盘、网上资源和学校的教学资源库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其他3个省市,而录音带和投影片的使用频率则高于其他3个省市,北京地区录像带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省,而挂图的使用频率则明显低于其他3个省。

2.城乡差异。

农村学校的网上资源、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单机课件、CD光盘和DVD光盘等软件资源的数量明显低于城市学校,而投影片、录音带数量则高于城市学校。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学校CD光盘、网上资源和学校的教学资源库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城市,而农村学校录音带、录像带和投影片的使用频率则高于城市。

3.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结合访谈结果,把学校现有教学资源之间的差异和常用教学资源之间的差异进行横向比较,我们发现,差异产生的最直接原因表现为两点:

第一点,城乡学校现有教学资源之间的差异是导致他们常用教学资源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村学校现有的常规教学资源如投影片和录音带比较多,而教学资源库和网上资源远远低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投影片和录音带的使用频率就明显高于城市,而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和网上教学资源使用率则明显低于城市。

第二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差异产生的另一主要原因。

实地调研和访谈结果表明,很多具有教学资源库和网上资源的农村和乡镇中小学教师之所以经常使用常规教学资源,是因为这些教学资源的技术要求低,在这些学校主要是网管教师接受相应的信息技术培训,很多学科教师还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个别学校网管教师的操作能力有限,导致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得不到充分利用。

因此,城乡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他们教学资源使用上的差异。当然,城乡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师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又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对提高教学资源应用有效性的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要提高教学资源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 必须立足教学实践,从国家政策导向、教学资源配置、资源建设和学科教师培训几个方面一起努力。

一、国家政策要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问卷调查表明,国家政策导向影响着教师对教学资源的使用。接受访谈的石头新营子小学的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投影片很好用,但现在过时了,现在都要求使用信息技术。”问卷调查中41.4%的教师反映学校有录像带,但是只有9.0%的教师经常使用录像带。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拥有大量的常规教学资源,就录像带教学资源而言,尽管它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是,目前利用录像带和录像机使用视频形式的教学资源,比计算机视频资源更简单、灵活,更便于教师的控制,而且我国在对教育电视软件规范化开发流程的研究成果[1],能够保证录像教学资源的质量。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策导向的作用,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二、实施教学资源分层配置,确保和教师能力水平相匹配

本次调查表明,只有教学资源的技术特性和教师能力水平相匹配,教学资源的使用率才比较高。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资源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我们要建立合理教学资源和教师能力水平匹配机制,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师水平进行教学资源的分层配置。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好,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的学校,要在增加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同时,着重提高软件资源的质量和应用效果;对于那些条件不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限,教学任务又非常重的学校(主要是一些农村学校),则首先要改善教学条件,引导他们不断提高现有教学资源应用的有效性。

三、教学资源建设必须确保媒体形式的多元化

在内蒙古访谈和调研的4所中小学(1所农村小学、1所乡镇小学、1所县城中学、1所城市学校)都具有教学资源库,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8%的教师经常用教学资源库,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数量也有限[2]。但是无论问卷问卷调查还是实地调研,很多学校的挂图、投影片等常规教学资源的使用率都比较高。常规教学资源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很多教师都有使用这方面教学资源的成功经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小学有很多投影仪、电视机等常规教学设施。为了提高现有教学资源应用的有效性,我国当前的教学资源建设需要开发各种媒体形式的教学资源,而不应当只是重视计算机和网络资源。

四、进一步扩大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覆盖面

本次调查中,农村和县镇教师占问卷调查对象的50.9%,占访谈对象的84.6%。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很多农村和乡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仍然是制约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应用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师还没有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第二职业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共有37位教职工,只有2位教师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入中小学,为提高这些教学资源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必须进一步扩大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覆盖面。■

参考文献

[1]刘美凤,乌美娜,刘卫平.规范的教育电视软件开发过程之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1999(6):8-11

[2]徐恩芹,王春蕾等.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资源库使用现状的调查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5(2):60-62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大学教育传播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中小学资源教学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