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009-11-24 07:54李金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6期
关键词:美的想象多媒体

李金艳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会学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境,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如讲《黄河象》一文,即采用变序式教法,先讲难点第四段(推测依据),再讲第二段(故事过程)。设计制作投影片(刚发掘时象骨架图),让学生认真地观察投影,动脑思考:1)发掘时为什么先发现象牙?2)骨架为什么斜斜地插入沙土里?为什么脚踩砾石?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大胆地假设推想,再让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各组代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修正,不断完善。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成因及小结:先发现象牙是由于黄河象落水时曾抬头呼救过;从“沙土”和“砾石”可以推测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曾是一条河;从“脚踩砾石”可以想象黄河象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在推测中,学生的头脑进行了一番紧张的比较、分析、判断的逻辑思维活动,直接突破了难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多媒体软件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维自由飞翔。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探索月球奥秘”时,就可以把神秘的月球世界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先让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打出的图画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播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设计一张自己登上月球的情景图。有了前2幅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就激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如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通过想象设计出来的内容写下来,那就会一劳多益。

3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语文课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训练,使学生观察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运用多媒体指导观察,能激发观察兴趣,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观察往往处于无意观察和笼统观察阶段。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直观现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优美的音响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观察事物的兴趣,是指导有意观察事物抓住特点,进行说写训练的最佳手段。激起的观察兴趣,获得有目的地进行观察的效果。

4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方言的语言环境致使学生长期不说普通话,因此学生的朗读能力普遍不高,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成为农村阅读的一大难点。远程教育上的教学资源丰富、精彩的朗读不仅能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而且还让学生有了标准普通话的模仿对象,这样就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5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通过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这些教材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而多媒体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中心校)

猜你喜欢
美的想象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