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

2009-11-24 07:54于洪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6期
关键词:普通话冲击青少年

于洪涛

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催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网民的专业语言,有着新、活、杂等特点。网络语言的构成类型可概括为缩略型、谐音型、符号型、旧词新解型等几类。平等自由的网络文化,网民在现实中的压力和工作倦怠,收费性上网和打字速度的要求,这些是造成网络语言出现的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大量的学生网民喜欢和使用网络语言,并将其带入日常用语甚至是书面表达和课堂当中。这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网络语言是对学生使用传统规范语言的冲击。学生把网络语言应用在自己的作为中,认为是时尚的表现,于是就在文章中大量使用网络语言。虚无缥缈的网络语言和现实语言结合在一起,显得不伦不类,影响学生的现实写作,减少现实语言的使用频率,加大对网络语言的依赖性。从语言的表达方式来说,许多网络语言是不符合语法要求的,若不加以引导,学生会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若干年后,将看不到现在正规的语言文字,取而代之的将是大量的意会形网络语言文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将付之东流。

2)网络语言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冲击。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读图书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游戏、小说、流行音乐等成了他们的精神食粮,对于唐诗宋词等中华传统经典文学普遍不屑一顾。网络语言乃至网络文化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实属正常,但是在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青少年学生大多处于学业相对紧张的人生阶段,如果一味沉醉于其中而不加节制,必然会造成学生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单薄,不能去品味中华传统的经典文化。

3)网络语言对学生语文学习心态的冲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沉积,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最精华的文化载体和基石,青少年学生应该是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者,要将其发扬光大,流芳百世。如果在学习传统规范语言的最佳时期而沉湎于网络语言的新奇时髦,把错字、怪字、别字一味当做幽默、调侃,是必会削弱他们对传统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青少年大多处在心理尚未完全成熟阶段,辨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都比较差,对网络语言的好奇和模仿心理比较强烈。长此以往会助长他们浮躁的语文学习心态,形成一种语文无足轻重的心理错觉。

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产生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自从计算机在我国兴起就开始,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诞生,形成强大的攻势,传统语文能否捍卫自己的阵地,是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的重要问题。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华民族防守的中坚力量就是广大的教师。对于这场战争要有足够的信心,从公正、客观、发展的角度看待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不加消化地全部拿来。

1)推广普通话,发挥汉语拼音的重要作用。汉语拼音是国家法定方案,其作用是拼写汉字和为汉字注音,并在汉字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的场合发挥作用。汉语拼音是汉字的得力助手,特别是在中外交流和人与机器的交流中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普通话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提升大众的民族意识,培养对普通话的认同和讲普通话的自豪感,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教育者带头讲普通话,为青少年做好榜样。学校具有这样的职能就应该发挥这样的作用,教师就首当其冲,在自己的工作乃至生活中都要起到表率作用,竭尽全力推广普通话,让广大青少年时刻都能听到普通话,时刻都说普通话,尽量少使用网络语言。

2)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虽然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但是它也是社会文明的产物,要区别开来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教育学生要自律,不盲从,不逐流,自觉学好规范的语言,使用好规范的语言。

3)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加强知识素养,更好地引导学生。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多加强学习,全面提高知识水平和个人素养,学习网络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全面客观地认识网络语言,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抵制网络中不良因素,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因此,在当下语文教学受到网络语言多方冲击的事实面前,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自觉提高对网络语言的认识和研究,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正面引导,从而为语文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继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中心校)

猜你喜欢
普通话冲击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奥迪Q5换挡冲击
奥迪A8L换挡冲击
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车换挡冲击
巴菲特给我冲击最大
17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