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2009-11-24 07:54齐建华陈凤萍邱俊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6期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基础课

齐建华 陈凤萍 邱俊杰

1 高职高专“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高专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经过10余年的教学改革,其内容也发生质的变化,从原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已经发展为包含软件的安装与删除、系统的设置和维护;数据计算、管理,图表的建立;计算机病毒:病毒的概念、传播媒介、种类,病毒的预防、检测、清除等;网络基础知识等。这些在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同时,也为改革计算机教学,特别是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发展,高职高专计算机文化教学的内容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势必对教学内容作出重大的改革。一是增加新型软件的教学课时量,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二是增加上机训练课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满足日益发展的创新人才的新需求;三是开发新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和环境,建立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主体的新型高职高专教学体系。

2 改革高职高专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的思考

改革高职高专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必须从课程改革入手,强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彻底抛弃陈旧和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策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

2.1 课程的安排,以上机为主、讲课为辅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要求掌握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需要实际操作,所以应该多安排一些上机课,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做上课的主人,而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2.2 上理论课时,要认真备好课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程体系,把重点、难点内容,做到不仅领会,重要的是掌握其应用与创新。在写电子教案的同时,对于每一章节的内容,还要参考多部课外书籍,反复推敲,这样的教案内容才会更加清晰明朗,内容才会更加丰富,知识面才会更广。编写的教案内容应该细分到每次课,而且这次课所讲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课堂总结是什么以及讲完后课后感想是什么,都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为上好一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在上理论课时,教师应当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首先通过视觉知道,什么样的效果是图文混排。在图文混排实例中包含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是艺术字、插入图片、分栏、文本框、页眉页脚、水印等,这些知识点的意思是什么,以及以实例中的文字为例,讲述如何通过操作步骤达到最终的效果。

2.4 在上上机课时,教师应该充分准备实验的内容在上机时,教师说明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内容和原理。要求学生做出实验的效果,及时对所做的内容进行检查,指出需要改正的地方,课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写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处理与分析,等等。

2.5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首先上课时应严格考勤。很多学生都是有惰性和侥幸心理,每次上课,教师都应考勤,多次旷课和多次迟到的学生,找他们单独谈心,问原因,做思想工作,说清问题的后果。通过和他们谈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其次,对于上课睡觉的学生应及时叫醒,让他站起,清醒头脑,最后对于上课讲话的学生,应及时制止。

2.6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应本着学海无边、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态度,不断去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学他们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说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把它记下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年轻教师还应该经常参加培训班学习,或者深造读硕士、博士,等等,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更好地育人。

2.7 及时下班辅导教师每周应该定个时间到班上进行辅导,及时解决学生有疑问的内容,给他们耐心讲解,对于普遍的问题,可以集中在上课时讲解;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应该对他个别辅导,直到明白为止。使学生每周学的内容,每周都能消化。反之,学生存在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最后自暴自弃,一点都不想学这课,会导致教学效果很差,教学目标实现不了。

2.8 多和学生谈心,和学生做朋友交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取得信任的重要方法,教师和学生也不除外,让学生明白,教师就像他的朋友一样,真正关心他,为他着想,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对这门课更感兴趣。■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潍坊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基础课
周金应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