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与审美能力

2009-11-24 07:54陈巨龙孙太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6期
关键词:创造力美学美的

陈巨龙 孙太霞

社会的进步,两个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审美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在体育审美教育中,对体育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必须以一般的认识能力、想象力、直觉感知能力为基础。体育美学教育,要和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构建新型知识结构紧密结合进行。

1 体育审美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美育”一词在《教育学》中的阐述是: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对于审美的培养是首要的,即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它是提高人整体性的精神素养。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得到迅猛的发展,成为一种深受欢迎的精神文化现象。而体育教学则传播和培养人们对这种文化现象的感受性的重要手段。体育作为一种行为方式,由于它被用来改变人体及其形象的特征,因而它也是人类增长审美能力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由于现代运动技术不仅符合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生物学原理,而且也符合一定的审美法则。因此,提倡进行体育审美教育,对人们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在体育美学教育中,首先必须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观念。这是因为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趣味等都与审美观念有紧密的联系,“美的观念既是连接美与美感的中介,又是美感发生的理论基础”。例如,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集音乐、体育于一体,融体能锻炼与艺术修养于一身,是健与美的统一,既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又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人们在欣赏健美操运动时,从运动员表现出的形体、姿态、造型、身体的律动路线以及队形的变化及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中获得美感。

2 体育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必须以一般的认识能力、想象力、直觉感知能力为基础

在体育审美教育中,对体育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必须以一般的认识能力、想象力、直觉感知能力为基础。但是这些能力本身并不是审美能力,从最本质的意义来说,审美能力不是那种能通过逻辑推理辨别出真假、善恶的能力。这意味着,体育审美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包括对体育的审美态度和感受力的培养,对体育的形式、运动规律、表现特征的鉴赏力的培养以及对体育创造力的培养。

1)审美感受能力是各种心理功能,如感知、想象、理解、情感协调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通过对审美对象整体形式的直接把握和领悟,而产生审美愉悦。例如,体育的特征性是竞争,失去了竞争,便失去了体育弘扬的精神。竞争出成绩,出人才,出精神,也产生美。从审美能力所展现的视角里,人们可以需要指出的是品味、窥见体育精神所给予的社会性的美感。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中人的审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是唯美主义的,不免以一定程度的功利为自己的审美基石,这从运动员竞赛中举措失当的表现可以清楚地看到,有时竞赛胜负的功利辐射,竟强烈到甚至对部分道德修养欠缺的人产生出摧毁理智的威力。所以,体育审美的价值取向应以“社会的需要和观众的接受”为原则,这样才能赋予体育美更崇高的社会含义。凡是美的东西,必然具备两个特点:一是令人沉浸到里面,全身心地受到它的感染;二是在受到感染的时候,又全身心地感到欢喜,感到高兴。体育正是具备这些特点的美好的事物。运动员洒脱、精妙、高超、新颖的技能技巧,表现在具体时间、空间、力量、路线、速度、柔韧、战术思想上所构成的美和竞赛规则即“法”的独立性、国际共同性,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体育精神和体育运动内质上的非功利性,因为它摆脱和超越了“地理、种族、政体”等领域,成为全人类均可参与,均可欣赏的共同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具有超功利的特征。因而,一旦观众不与竞赛双方发生利害关系或干脆从心理上排斥了功利欲的干扰,就会沉浸在欣赏美的情境中。

2)体育的审美态度不是一个空洞无物的东西,它既包含着审美能力,也需要审美能力来给予支持和保证。体育教育中的审美鉴赏力的培养,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的识别及对审美对象的类型、形象的领悟与鉴别。如欣赏运动员健美的人体、完美的技术、美丽的运动服等,都需要一定的鉴赏力。但这些还都属于比较简单的初级的鉴赏,高级的审美鉴赏则是在深刻的审美领悟、品味中鉴赏,这不仅需要一定的美学知识、审美素养,还需要有正确的审美观念、趣味理想作为鉴赏的基石。例如,在观赏世界著名短跑运动员杰西-乔依娜的百米跑时,一般观众只能看到她比别人跑得快,面对有一定体育审美修养的观众来说,却能从乔依娜的起跑看出快速反应之美,从途中跑欣赏到腿的充分后蹬和有力摆臂的协调美,从冲刺看出非凡的速度和力量美。因此,人们通过对体育运动的审美接受,能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经验从新的角度和立场来观察、理解、体验生活与生命,能帮助人对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与自我采取一种符合伦理的态度。这种态度意味着对人类社会中美好的事物与正义事业的热爱,对进步的信仰,对真理的追求。虽然我们在观赏运动竞赛时,审美标准受时代、文化和个人差异的影响,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但同一的道德标准却是有的,如运动员表现出“宁失一球,不伤一人”,裁判员表现出“公正无私”等都会受到称赞,而称赞中就含有了美和审美。

3 体育审美教育还包括对审美的创造力的培养

审美创造力是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审美创造力是体育审美教育中更为重要的任务,因为它直接涉及按照美学规律创造美的一切活动。审美能力、审美态度的培养、锻炼、提高已经包含了培养审美创造力的支柱是想象力,而想象力在美学鉴赏中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对它的培养也是自然包含着部分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它是美育的最高层次。

无论是审美态度、鉴赏力或创造力的培养,都与人的知识分不开。只有具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全面地认识美和更加自觉地进行价值判断。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在内的整个人类的文化知识。不同知识结构和教育背景的人,其文化经验、审美感觉是不同的。因此,体育美学教育,要和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构建新型知识结构紧密结合进行。■

参考文献

[1]阮成武.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高贤波.美学基础[M].北京:中国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市职教中心)

猜你喜欢
创造力美学美的
仝仺美学馆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盘中的意式美学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