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内档案博客资源的组织建设

2009-11-30 08:17
档案管理 2009年5期
关键词:档案学信息资源博客

李 楠

摘要:文章通过调查国内档案博客资源建设状况,分析国内档案博客资源组织建设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内档案博客资源的组织建设策略。

关键词:档案学;博客;信息资源;信息组织

博客,是继电子邮箱(E-mail)、留言板(BBS)、QQ聊天工具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互联网的第四块里程碑”。其英文名称是Blog。博客是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市场术语》中对博客这样描述:“一个博客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博客的内容由个人喜欢,可以有关公司、个人、新闻,或是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博客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一种盛行的新兴产物,日益在网民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档案界与时俱进,创办了一些专业博客。

2004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01级档案学学生陈良飞在其博客“芊芊无痕”上发表了两篇档案专业文章。这是档案界最早在博客上发布的专业帖文。档案界最早出现的专业博客是2005年5月1日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赵彦昌老师在和讯博客上创办的“中国档案学研究”。之后,一些档案专业的个人博客相继出现,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张会超在博客网的“兰台天地”、上海大学图书馆倪代川在天涯博客上的“兰台家园”、湖北大学任汉中老师在和讯博客上的“让档案成为一个普通的、可以接近的概念”、辽宁大学丁海斌教授在搜狐博客上的“丁氏花园”、辽宁大学赵淑梅教授在和讯博客上的“档案梅苑”,等等。2007年5月1日,由《档案管理》杂志社主办的“档案界”网站正式运行,该网站设立的兰台博客栏目吸引了众多档案界人士。截至2009年5月1日,已有299人在此注册了自己的个人空间。档案界门户网站还专门列出了22个全国知名档案博客。2008年1月,档案学通讯杂志社创建了网络版,其中开设的博客栏目引起热烈的反响。截至2009年5月1日,已有336人注册了个人空间。到目前,国内档案博客资源已初具规模。相比于欧美,相对于其他专业领域,国内档案博客资源的发展兴起较晚,发展历程较短,增长迅速。

人们热衷于使用博客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对博客资源的有序组织。组织资源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国内档案博客建设现状,对其资源的组织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1档案博客的类型

国内档案博客资源根据组织力度来划分,可分为团体博客和个人博客两大类型。

1.1团体博客。团体博客的创建者是一个团体、组织或单位。如“太原市杏花岭区档案局”,它是由太原市杏花岭区档案局创办的档案机构团体博客,主要用来记录日常工作情况:再如河北大学管理学院2005级图书档案2班全体同学创建的博客“最后的日子里,最真挚的朋友”,主要用来记录班级的一些学习近况和学生风貌。目前团体博客的数量较少。

1.2个人博客。个人博客创立时间最早,发展速度最快,也是数量最多的博客。依据创办者个人身份的不同,可将档案博客分为专家学者博客,如“丁氏花园”;学生博客,如“一笔谈”;工作人员博客,如“博阳好易”。

2档案博客资源的组织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网上搜索与浏览等方法,依据档案界门户网站所提供的20个全国知名档案博客作为调查对象,列表分析其组织特点,见表1与表2。

2.1文章阅读管理形式以浏览为主,分类与检索为辅,索引与标签再次之。档案博客的文章管理形式主要分为浏览、分类、检索、标签与索引五种。浏览形式主要将博客文章按时间顺序逆序排列和保留,所有文章都能被浏览阅读,读者在首页首先看到的必定是最新的文章。但发文较多的博客,读者查找历史记录文档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不停地进行翻页,此时就会显得很不方便。分类就是博主按照自己博文的内容特点将其分门别类,方便读者快速查阅文章。博客的检索方式分为站内检索和嵌入搜索引擎,站内检索只针对站内信息的查找:嵌入的搜索引擎不对博客站内文章进行唯一指定搜索,搜索范围扩展到整个网络。索引亦称日志归档或文章归档,是按照日期将文章存档,方便读者按照时间顺序查阅文档。标签是一种互联网内容组织方式,是相关性很强的关键字,帮助用户轻松地描述和分类内容,以便于检索和分享。不同的博主会选择不同的形式来管理自己的博客文章。当读者浏览博客时,可以利用不同的文章管理形式快速有效地找到自己所要阅读的文章。在被调查的20个档案博客中,有16个博客设有分类(占80%),14个博客设有检索(占70%),12个博客设有索引(占60%),7个博客设有标签(占35%)。可见,文章阅读管理形式以浏览为主,分类与检索为辅,索引与标签再次之。

2.2文章更新频率较慢,个人博客更新快于团体博客。衡量博客建设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博客的更新频率。在列举的20个档案博客中,更新频率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一部分博客能坚持每天、几天、每月乃至几个月不等的更新速度,还有一部分博客几个月、半年乃至一年多都未更新,甚至从建立博客之日起就从未更新。我想这也是包括笔者在内所有业内人士不愿看到的。目前经营比较好的档案博客大多是个人博客,这些博客往往更新较快,对于那些没有坚持更新的博客,就好比一棵小树苗失去了阳光的普照,奄奄一息。

2.3档案博客注重与用户交流,留言评论较频繁。档案博客是一个注重用户互动交流的平台,主要通过在线留言或回复评论体现。在线留言可以是匿名的,也可以是公开的,供读者与博主交流意见、咨询问题等。回复评论主要是读者在阅读完一篇博文之后的感言、咨询或与其他读者进行交流。在调查的20个档案博客中全部设置了回复评论,有14个博客设置了在线留言(占70%)。可见设置率是相当高的。往往那些发文数量较多、坚持更新的博客拥有较多的留言评论量。截至2009年5月1日,人气较高的档案博客如“中国档案学研究”发文总数8579篇,评论总数3208条,总访问量660428人,当日访问量1093人。再如湖北大学任汉中老师的博客“让档案成为一个普通的、可以接近的概念”发文量262篇,评论量4956条,总访问量159004人,当日访问量212人。

2.4博客文章内容呈现多样化、个性化。档案博客的文章内容主要取决于博主的身份,不同身份的博主,其文章内容亦有所不同。档案专家学者的博客侧重档案理论方面的研究,学生博客侧重学生感兴趣的专业信息与研究内容,实践工作者博客侧重博主从事实践工作领域的相关文章。大多数的档案博客内容都是采取生活见闻与专业文章结合的形式。由

表2可知,多数博客会将文章分类,类别有多有少,多则几十少则几个。文章主要以文字描述为主,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资源缺乏。文章的字数多则上千少则几十。有些博客还设有置顶文章、最新文章、最热文章,有利于读者更快更好地了解与把握文章。

2.5拥有便捷的博客链接,重视同类资源之间的联系。博客链接也称快速链接、友情链接、友情博客或好友等。由表1可知博客链接的设置率为75%,说明大多数的档案博客都拥有快速便捷的博客链接,注重博客与博客之间的相互联系。如“中国档案学研究”提供了超过200个友情链接,为用户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同类资源。

2.6提供RSS订阅服务,但订阅效果较差。RSS也叫聚合内容,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资源共享应用,可以被称为资源共享模式的延伸。20个被调查的档案博客全部提供有RSS订阅服务,但订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人们订阅意识淡薄,没有养成应用RSS订阅服务功能的习惯;第二,RSS订阅服务本身也没有进行很好的宣传,RSS图标在博客中的位置不明显,往往很容易被用户忽视,而且没有操作提示,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率。

3如何更好地组织建设档案博客资源

3.1增加资源类型,积极创新,丰富博客内容。我们在强调档案博客数量的同时,也应重视其质量的提高,即加强博客内容建设,使档案博客真正能反映档案人的专业修养、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作为专业博客,博客内容不在长短,只要言之有理,有很强的创新性,使读者能有所触动,并积极与之讨论交流,那么这篇帖文就算成功了。博主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是博客内容背后的支柱,每个博主都积极进取、坚持原创,那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专业博客展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面貌。此外,博客想吸引读者的眼球,除了文字熏陶之外,视觉、听觉等感观性刺激也是有必要的,档案博客应当增加音频与视频等类型的资源。

3.2丰富博客链接,扩大博客之间的关联度。档案博客重视博客之间的相互联系,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博客之间都有较好的链接情况,还是有一些博客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各自为政,对于这样的博客应当加强链接。虽然档案博客呈现个人色彩,但这并不阻碍信息的流通与融合。随着规模的进一步壮大,档案博客可以组成一个博客圈。博客圈,是博客管理与博客专集组织的基本形式,博客站点以“圈”的方式组织博客专集,以此推动同一类型文章的展示或讨论某一主题,具有相同兴趣和问题的人可以更好地“聚集”在一起,碰撞观点,分享智慧和思想。

3.3坚持博客更新。无论对于那些活跃的专业博客还是曾几何时萧条过的专业博客都应该坚持更新,它是档案博客长盛不衰的法宝,它是档案博客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鲁迅先生说得好:“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所以,坚持更新档案博客内容是博主的责任,既是对自己亦是对读者负责。不管多忙,都应当适当地给予博客内容更新,即使做不到每天。

3.4提高博客利用水平。博客的一大功能在于提供交流平台,这种交流主要表现为博客上众多的评论与留言,对于博客留言或评论的功能和价值,方兴东先生说得很到位:“有人经常问我,你的‘博客中国怎么样才算成功?我的回答是,肯定不是收入,甚至不是访问量,而是如果有一天,‘博客中国留言的分量(信息量、观点和思想等内涵)能够超过每一篇文章本身,就算初步成功,达到预定目标了。这个理念就是‘博客中国追求的理想。档案博客也应当拥有这样的理念。总之,应当综合提高档案博客规模、质量与人气。借此来提高档案博客的利用。

3.5提高RSS订阅服务易用性。目前国内档案博客资源都是依托在不同类型的网站上创建的,所以,档案博客的服务功能会受到网站技术的制约。RSS订阅功能的提供也会受到不同网站技术的影响。为了提高订阅水平,在这里建议网站服务商将"RSS"这个下载小按钮设置在博客文章旁或主页明显的地方,并提供详细的图解操作提示,方便读者使用。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来稿日期:2009-05-04)

猜你喜欢
档案学信息资源博客
关于档案学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历史主义是档案学不变的灵魂和宗旨
——《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支柱理论发展研究》述评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和技巧
省档案学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南京召开
浅谈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我为博客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