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现实意义

2009-12-02 10:20
文学与艺术 2009年9期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现实意义

曾 恺

【摘要】劳动价值论是在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似乎不能“解释”现代经济、社会实践,各种发展、修正甚至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潮纷起,引起人们思想混乱,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再次论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辩证发展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现实意义;辩证发展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有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才能促使生产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并由此带动生产关系向前发展。如果简单的以所谓的现实已经超越了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条件为由, 而断章取义地曲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且认为劳动价值理论过时,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有害的。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的局限性及辩证发展入手讨论它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说明商品价值由劳动创造和决定的理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英国的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等首先提出。斯密系统地加以论证。他认为“劳动一般”是商品价值的真实源泉和尺度,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决定; 商品同商品的交换也就是劳动同劳动的交换; 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他还开始明确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等。但因他把交换价值看作物与物的关系,不了解价值的本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社会性,所以在考察什么劳动决定价值时,陷入了混乱。李嘉图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斯密价值论的不彻底性和错误,批判了斯密混淆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以及价值决定于三种收入等观点,继承了斯密价值论的合理成分,坚持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把劳动价值论发展到资产阶级限度内所能达到的高度。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

虽说由李嘉图创立,后由马克思完善的劳动价值论比起效用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这是劳动价值论具有更大影响力,甚至西方有着不同意识形态的经济学家也尊重马克思的原因之一。我们坚持劳动价值论,是因为我们认为它是科学的经济理论。从历史看,劳动价值论对于推动工人阶级革命,获得解放,也产生了极其巨大的作用。然而,正像真理也是相对的一样,今天来看,劳动价值论仍是不完善的,这是我们今天在坚持它的同时,又要深化对其讨论的原因所在。

当今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但却远远不能创造世界第一多的价值和财富,人均财富量就更不用说了。简单地坚持劳动价值论,只能导致不断地强化“劳动是最重要的”这种意识,而轻视、忽视非劳动要素;这种认识不仅与当今中国实际经济活动过程不符,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不符,从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辩证发展

针对上述原因,到底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存在局限性,还是人们对之认识肤浅所致。首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是运用抽象思维方法,对客观世界作出的正确解释,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一般性。同时,它又是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是对资本主义前期的经济活动作出的正确分析,具有具体性。马克思时代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社会分工较简单,物质生产部门比例较大,相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对经济影响较大,而劳动密集型经济是主要经济形式,以体力劳动为主,科技水平不高,管理活动不普及,而生产力相对不发达决定供给因素主导市场,基本上没有需求方面的制约。因此,马克思以当时生产方式和劳动方式为材料,考察劳动侧重于物质生产方面考察价值侧重于价值创造方面,考察价值量侧重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揭示了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盾。

四、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尽管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基本与马克思的逻辑推理相符合, 但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崩溃的预言并没有实现。资本主义多年的经济发展、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不断高涨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匀速发展的阶段, 这不同于劳动价值论形成时的生产力爆发性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 是社会由动荡趋于稳定的前提。其次,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关系, 工人阶级的谈判能力不断增强, 缓解社会矛盾的社会福利体系逐渐建立起来, 劳动者的收入不再仅仅停留在维持基本生存水平上; 第三, 随着新的科技革命和服务业的兴起, 机器大工业的时代结束, 社会不再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极分化, 而是多元化, 庞大的中产阶级形成, 阶级关系复杂化, 但阶级矛盾有所缓和。至此,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依赖的几个基本的时代特征基本消失了, 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逐渐丧失, 现实性转化为历史局限性。

当前中国的社会实践根本不同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 也不同于大危机以后的西方社会。一方面, 社会主义长期的建设实践表明, 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是商品经济, 价格机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 随着改革的进行, 制约生产力发展的计划体制逐步被打破, 压抑的生产力迅速释放出来, 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 贫富分化问题也随之而来, 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虽以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 但它研究的是特定时期的特殊社会关系——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 剥削的含义深入到其理论的最基础部分, 只能适用于以斗争为主旋律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当前社会状况暗含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悲观态度, 其结果必然是否定市场经济。因此, 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同时还要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 要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消解社会矛盾, 在化解社会矛盾的同时保持经济发展的动力。解决这个复杂问题的理论不能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也不能是新古典经济学,更不能将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切割成两个部分, 分别迎合一个理论。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 我们所需要的理论必须是扎扎实实地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 在从抽象到具体的全过程, 在准确把握新的时代特征的前提下, 吸纳世界最先进的知识形态, 把握住社会未来发展的积极方向所做的理论创造。只有这样才是对马克思科学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当务之急, 就是对劳动价值论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 尽快结束劳动价值论的争论, 排除劳动价值论对当前基础理论研究形成的阻碍, 为构建更具现实性的理论基础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资本论 . 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

[2]政治经济批判大纲 . 第5 册,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 卷(上) ,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

猜你喜欢
劳动价值论现实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共享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鲜活体现
科技劳动视角下的超额剩余价值来源探析
劳动公有制是经济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试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现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可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