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磨十年剑 丰垦种业挑大梁

2009-12-02 10:20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培育玉米种子

乙丑仲秋,内蒙古丰垦种业发出“成立十周年纪念暨玉米节”邀请函。这个新奇诱人的“玉米节”让农民和商户从四面八方云集到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来。

这不仅是草原上举行的首次玉米节,也是中国自从种植玉米以来的首次玉米节。在开幕庆典上,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各级领导致词,各地科研人员、企业家、农民代表祝贺。锣鼓敲起来,礼炮响起来,乌兰牧骑的歌舞表演起来。

最重要的节目是参观玉米展示田。宽阔的田间路,规格的试验地,齐刷刷的植株,叶片斜举,植株矮健。扒开果穗苞叶,露出金色饱满的籽粒。花园式的玉米品种展示区给人一种自然美的享受,让川流不息参观的各界人士赞叹不已。

丰垦种业总经理兼育种家徐万陶,谈起他培育的玉米品种如数家珍,话语里洋溢着对事业的痴迷和深情。他详细介绍高产优质杂交种兴垦3号,抗病、抗倒性强,粮食商品性好,在高肥水条件下亩产能达到800公斤,现今种植面积累计已达2200万亩,为农民增收30多亿元。

凭着知识、毅力和创新意识,徐万陶在东北地区为培育的早熟和中早熟玉米品种走出一条新路。经过十个年头的努力,先后培育的兴单5号、兴垦2号、兴垦4号、兴垦5号等9个品种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其中兴垦3号、兴垦10号通过国家级审定。

徐万陶说:“全国早熟玉米产区有3000多万亩,早熟品种有广阔的市场。我们利用本区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制定‘你有的我不再去做,你没有的我一定要有育种战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因此,我们培育的品种在早熟玉米区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农业界流行一句话:领导看气派,专家看门道,农民看产量。参加玉米节的大部分农民和经销商都是来看门道、看产量的。在150多亩展示田里,有丰垦种业培育的玉米,有国家级和省级区试的玉米,有现今东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玉米,还有近万个新品种和新组合。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外行人看玉米田一片葱绿长得一个模样,内行人看看却是每品种各有差异。参观的人对每个品种都要品头论足,询问栽培特点,探索适宜地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津津乐道。有的农民或经销商当场确定要种植或经销某个玉米品种。

“展示田的玉米品种起到了最好的示范作用。”徐万陶说:“一个品种,最终有效认定的是农民。好品种好企业含义应理解为:一是品种好,二是质量好,三是服务好。丰垦种业坚持做到了亲本纯度高,制种产量高,全程服务好,一定要让农民从高产品种中获益。”

徐万陶说:“一个优良品种占据一块阵地,一批种子拥有一片市场。”正是凭借品种创新优势,丰垦种业走向成功。徐万陶十年的时间用高产优育种子改变了自己,改变了草原,成为内蒙古丰垦种业的领军人物,成为农民心目中的“丰收偶像”。

造百姓之福,创品牌之巅。十年来丰垦种业固定资产积累达到600多万元,自主研发产品和技术收入占总营业额的90%以上。2008年销售种子750多万公斤,收入5500多万元。今天,丰垦种业成立了玉米研究所,建设制种基地8万~10万亩,以及配套种子加工设备设施,具有年产1000万公斤种子的加工能力;在海南省三亚市南滨农场建有南繁基地。

徐万陶说:过去十年已成历史,下一个十年丰垦种业重点抓三项工作:一是加强人才和种质资源储备;二是博采众长,要在极早熟玉米育种方面达到国内领先,中早熟玉米品种在东北区达到先进;三是市场开发,巩固、扩大东北、华北现有市场,开发新疆和俄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的种子市场。

俗话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方向比干劲更重要。事业的成功让年逾花甲的徐万陶心情激动,干劲十足:他说:“品种改良永无止境。我这大半辈子追求就是培育品种。为了让农民多增收、快致富,我愿意为玉米育种事业再干上20年!”

科技部长万钢曾评价基层科研人员说:“基层科学家永远是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基层力量,是我们最重要的力量,要通过基层科技人员把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转化为提高老百姓生活的生产力。”正是:

十年磨一剑,

丰垦种业露锋芒;

再磨十年剑,

早熟品种挑大梁。

猜你喜欢
培育玉米种子
收玉米啦!
桃种子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