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三辞”

2009-12-04 02:52
国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泰斗桂冠季羡林

季羡林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和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老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已公开发行。在书中,他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这三项桂冠的。

● 一辞“国学大师”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和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问题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二辞“学界泰斗”

“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泰斗”。泰者,泰山也;斗者,北斗也。两者都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光谈教育界。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10年,在国内57年。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天天运动,花样翻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三辞“国宝”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

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种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可是,大约在十来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极为惊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我实在是大惑不解。当然,“国宝”这一顶桂冠并没有为我一人所垄断。其他几位书画名家也有此称号。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猜你喜欢
泰斗桂冠季羡林
女儿眼中的汉学泰斗饶宗颐
“文学泰斗”的由来
泰斗
刘堆来
江善明
曹原彰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咪咪(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