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带着不安到印度投资

2009-12-09 12:22
环球时报 2009-12-09
关键词:印度

本报驻印度、英国特派特约记者 廖政军 纪双城

“对于到印度的西方商人来说,他们原本指望它会是另一个中国,但印度永远不会像中国那样,在做出决策之后,几个月内修好亮丽的工业园区,几天之内给跨国公司提供必要的许可。”这是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印裔美国人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其2008年出版的《后美国世界》中的一段讲述。据说,美国总统奥巴马都随身携带着这本书。的确,印度让世界不少企业“怀揣梦想而来,带着遗憾离开”,其中也不乏中国的企业。“安全门”、“签证难”等针对中资企业的事件在印度时有发生,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为立足印度也只能委曲求全,有些国家的投资也是一拖再拖,就连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都认为,印度还不是一个“投资友好型国家”。但印度这个拥有11亿人口的巨大新兴市场又像吸铁石一样,让世界投资者欲罢不能,会带着一些不安去这个南亚大国试试身手。

沃尔玛投资印度“变了味”

让印度对自身投资条件感到硬气的是,它是一个拥有11亿多人口的大国,又是代表新兴市场的“金砖四国”之一。如此巨大的市场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垂涎,汽车业巨头雷诺公司、世界知名物流公司DHL及零售业老大沃尔玛等跨国公司目前都在雄心勃勃地打这块大蛋糕的主意。从印度工商协会和安永公司10月下旬公布的一项名为“不可思议的印度香味——食品产业的机会”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投资印度食品产业有很大的“潜在回报”。这份报告说,目前印度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仅占中国的1/6,美国的1/16,而未来10年,印度15岁至25岁的年轻人口预计将增长11%,这必然导致印度人对食品的需求增加。

但真正投资印度时,有些麻烦就会随之而来。沃尔玛为了在印度求得一席之地,被迫改变了自己惯用的经营方式。长期以来,印度禁止包括沃尔玛在内的海外公司开办任何零售商店或购买本国连锁超市的股份。今年5月,沃尔玛在同印度巴蒂集团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后,才在北部边境城市阿姆利则开办了首家“现购自运式”自助式批发商店。

法国一家跨国建材公司印度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在一次酒会上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他才来印度工作两年,但已经深刻体会到在这里不好开展业务。这家1999年就打入印度市场的公司水泥年产量只有550万吨,与在中国的同类业务无法相比。即使如此,这家法国公司还是准备在未来5年内投资10亿美元,将其在印度的年水泥总产量提高至2000万吨。

据印度媒体报道,韩国一家钢铁公司早在2005年就与印度奥里萨邦政府签了单,但迄今项目进展不令人满意,投产日期一推再推,预算也大幅超标。在印度,要想结束投资更是难上加难。比如,像印度《产业争议法》就明令禁止:任何雇佣超过100人的公司在获得政府机关许可之前,不能擅自宣布停业。有关破产的法案也很复杂,其法律程序不仅成本大,而且旷日持久。此外,印度还是一个解雇员工需要得到政府批准的国家。

印度投资的“硬伤”

刚推出新作《追赶中国龙》的印度经济学家莫汉·古鲁斯瓦米认为,沃尔玛之所以无法在印度市场“扩张”,是因为印度政府担心它的存在对本地小型零售商和生产商带来严重影响。古鲁斯瓦米还说:“的确,目前在印度仍然有一些官僚作风的规定使得新业务开始的时间延迟。”

《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扎卡里亚还对印度的增长模式进行了形象描述,他引述宝洁公司印度分公司一位前CEO的话说,在印度,“晚上政府去睡觉了,经济却照常增长”。扎卡里亚认为,印度的经济增长不是政府推动的,相反,它是政府放手不管的结果;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是杂乱无章而且基本上没有计划的。印度的核心优势在于,私有部门是印度经济增长的支柱。在印度,许多私有企业的历史已经长达百年,它们能克服重重障碍,绕过“红头文件”,摆脱糟糕的基础设施的限制,为企业赢利铺平道路。如果由于路况和港口设施太差,无法出口大宗商品,它们就出口软件和服务,输出能通过电线而非公路运输的东西。

记者近日前往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采访,这里是印度主要的食盐加工地,在印度所有邦中名列“最受欢迎投资目的地”的榜首。执掌古吉拉特邦政府多年的首席部长莫迪有一句名言,“我们不能许诺给你月亮,但我们可以承诺给你一个获得成功的平台”。该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是座新发展起来的城市,商业气息和基础建设相对都不错。两个多月前,当地人说的“印度国内第一条快速公交车道”刚开通。

基础设施落后、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因素让一些去过印度的英国人对印度的投资环境感到忧虑。英国广播公司驻印度记者莫里斯11月底撰文说,“印度是一个充满巨大反差的国家:贫富之间、冷热之间,发达与落后之间的对比非常强烈”,他认为,印度投资环境的最大隐忧是社会贫富差距造成的失衡发展。

相比一些中国企业遇到的麻烦,日本和韩国企业在印度市场的表现显得有些“不俗”,特别是汽车和电器企业。在印度城市道路上,到处跑着丰田、本田、现代等车型,当然也还有在印度市场销售量最大的日本铃木的印度子公司的汽车。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08年日本对印度投资总额超过了对中国的投资总额。

古鲁斯瓦米认为,日本和韩国的公司通过雇当地的高级经理人,或是寻找印度本地生意伙伴,来解决语言和熟悉当地情况等种种问题。但韩国《朝鲜日报》近日一篇报道讲述韩国企业在印度的“不俗”表现时,强调的是韩企靠“本土化战略制胜”。文章提到一个细节,“考虑到印度供电情况不好的因素,在印度投资的韩国家电企业就会着重开发能应对经常停电的冰箱等产品”。

《朝鲜日报》还评论说,对印度的投资“盲目乐观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印度其实并不是特别适合经营企业的国家”。有些韩国投资者抱怨说,光企业所得税等各种间接成本就占了利润的七八成。在这种利润与销售额比值很低的结构下,很难期待大获成功或赚大钱。其次,印度商人的信用也值得怀疑。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驻印度德里代表处的代表就提醒说:“所有合同还是必须书面化。如果可能,比起合作,更宜单独开展事业。”

中国投资遭遇技术性难题

据了解,印度有150家公司在华投资,而中国在印投资仅约50项。其中,中兴、华为等企业在港口、电信设备等领域有投资,基本上都是在商业投标时很顺利,但由于印度政府仍把中国和巴基斯坦视为对印度安全有威胁的国家,因此,不批准上述中国公司参与战略性发展项目。印度媒体此前曾报道所谓“安全门”事件,称印度政府可能以安全为由,建议运营商不要购买中国公司的电信设备。

据印度《经济时报》12月3日报道,华为印度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半至两年内在印度招聘2000名员工,同时还考虑在印度设厂。据悉,目前华为在印度的员工已有4000人,且公司员工本地化已达80%。该公司一位高管表示,看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会发现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中印两国经贸合作势头良好,贸易额逐年上升,但另一方面,印方为两国经贸关系制造了许多技术性难题,包括去年以来的签证、反倾销及贸易保护等问题。当然,从政府高层来看,两国经贸关系友好,但具体到印方一些办事部门,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受印度“所有持商务签证在印度务工的外国人必须限期离境”的影响,大批参与印度基础设施项目的中国工人只好选择离开。对此,一些印度私人电力公司对政府的举措也颇有微词。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拉吉夫·库马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很难说印度是个‘投资友好型的投资目的国,这在近些年世界银行公布的投资环境调查报告中表现得很清楚,印度的排名一直很靠后,这意味着在印度进行投资要面临很大困难。”

投资中印“各有所长”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在印度成立一家企业需要89天的时间,而中国则需41天。但相对于投资中国,西方更看重印度的人才和语言优势,甚至受到西方影响的印度民主。伦敦智库“列格坦”高级副总裁威廉·因博登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印度在市场自由度、政府的民主管理等方面拥有更多优势。或许出于这样的“亲西方”印象,在列格坦今年公布的“繁荣指数”排名中,中国排名仅为第75,印度是第45。在记者追问把一些政治因素放进投资意向中是否得当时,因博登也承认,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选中国还是选印度不应当加上更多成见,还是要看投资的行业领域和具体地点。他说,同为“金砖四国”,中国和印度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都采取了切实的财政刺激措施,保护了本国投资环境,客观而论两个国家各有长处。

在英国,对于印度投资环境感到乐观的人也有不少。《金融时报》援引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副研究员伊兰·欧石的观点说,印度的投资环境,至少在外包业方面,印度的顶尖公司已将业务范围覆盖至全球,该国的领先地位将保持至少15年。究其原因,他认为英语是印度的一种官方语言,毕业生质量较高,以及本土外包服务市场的发展。欧石说,“印度之所以成为行业强国,并非由于价廉,而是源于智慧。这一点与中国不同。我们认为中国供应商不会成为强手。因为西方企业的高管们选择外包时,对服务质量的关注要多于价格——外包被视为一种削减成本的手段。中国的价格比印度便宜得多,但该行业的关键不在于成本,而在于人才”。

尽管西方看好印度的投资,但对印“投资第一大国”的位子却不是欧美国家,而是曾被列入“避税天堂”名单、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非洲岛国毛里求斯。2008年毛里求斯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占外资对印投资总额的43.7%,原因是许多外国投资者希望利用印度针对毛里求斯的“避免双重征税条约”,这样就能大大降低因为征税产生的投资成本。新加坡是对印投资第二大国,占到总额9%。而美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份额正在逐年缩小,由2000年的11.5%降至2008年的5.4%。值得关注的是,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对印的投资份额也在减少。▲

猜你喜欢
印度
印度总统定了
如果可以去印度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最高警察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
印度数字
甲流蔓延令印度恐慌
印度现在
印度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