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基地展示

2009-12-14 09:06卫才友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9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学校

卫才友等

让数字校园在信息化的浪尖上起舞

卫才友彭芳嘉罗国华

马家嘴小学(简称马小)坐落在雄踞千古的西塞山脚下、浩渺的长江之滨,背依秀木葱茏的黄荆山麓,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知名小学。

学校在全体马小人的不懈努力下,通过艰苦办学,不断开拓进取,栉风沐雨近五十载,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如今,面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潮流,学校明确了“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数字校园,以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办学思路,加大信息硬件建设,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不断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加快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科学规划,构建学校信息化管理网络

要搞好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得在管理上做好文章。学校通过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教科处、信息中心、年级组、教研组的机构设置,形成信息化管理的5级工作网络系统,使得学校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决策、软硬件的建设、校园网栏目的开发、信息的采集与整理等;同时,领导全校教师开展学校特色资源库的开发、网校的建设等。教科处负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关研究。信息中心成员(网络管理员、技术骨干教师、教学骨干教师)负责学校软硬件的添置规划、校园网络的维护、师生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教学工作。而各年级组、教研组则各自负责校园网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参与学校博客、基地网站的建设,并在教学中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与探索。各部门、各成员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合作,并且不定期召开例会、技术培训,互相交流沟通,提高信息化管理效能。

软硬并举,营造学校信息化教育环境

学校信息化环境是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前提和首要任务,软硬件环境的起点高度决定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层次。近年来,马家嘴小学在办学条件极为有限的环境下,多方筹措资金,先后投入一百余万元建设和完善校园信息化硬件。先后添置了一百多台计算机,建成了外接电信光纤网络,覆盖一百多个信息点的校园网络系统;建立了“学校门户网”、“校本研究网”、“教师博客园”和“师生论坛”,开发了面向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建有覆盖全校的校园数字广播系统,一间可容纳200人的多媒体综合教室和一间64个座位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全校各办公室配备计算机,接人校园网,逐步实行数字化办公……持续的资金投入和教师的不懈努力,尤其是校园网的全面铺开,掀起了以教育信息化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高潮,使教师、家长和学生随处都可以通过网上学习与交流,教师也自觉地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中。

创新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培训师资,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首要课题。校长卫才友在总结自己主持的中央电教馆“十五”重点课题《提高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研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提出了马小“三六三”培训模式:“三个不同要求”、“六点培训原则”和“三大培训方式”,让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全面提高。三年来,学校能熟练使用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师由16%上升到98%,能单独制作CAI课件的教师由9.3%上升到74.7%,拥有Blog或者个人网站的教师由原来的0上升到了81.7%,能单独制作主题学习网站的教师由原来的0上升到了48.7%,能利用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协作性学习教学的教师由原来的0上升到了45.8%,对Webquest、Big6等探究模式有一定基础的教师由原来的0上升到了25.4‰懂技术、会科研、善教学已成为了教师的基本素养。

依托网络,创新教学信息化教研模式

网络备课——利用网络,新课大家备。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完善,学校逐步形成了“独自备课、相互启迪、个人修改、反思提升”的网络集体备课模式,即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利用校本教研网上的BBS论坛、QQ群、博客等开展网络备课,让校内的同学科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大家各自发表见解,提出修改意见,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修改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再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

网络评课——网上大家齐评议。每学期,我们以“主题学习网站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讨活动,以课堂教学观察为手段,在学校论坛和博客上开展了全员评课议课活动。教师把自己“一课多轮”的研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不断上传,听课教师根据网站公布的评价方案和评课标准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后面跟帖评课。在网站民主、文明、和谐的教研氛围中,大家自由表达、深入辨析、相互启发、总结经验,有效改进课堂教学。

网络教研——远程在线共争鸣。用网络平台进行教研,能有效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势。学校引导教师利用“教师QQ群”、“教研组博客”等形式,开展远程在线研讨活动。在2008年11月,学校教师研制了整合情境教学课例研究模块《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并利用QQ群平台参与全省范围内的集中研讨,取得圆满成功。几位老师对课题的深入研究和精彩的发言得到省教科所领导和全省各课题实验学校教师的高度评价和积极肯定。

网络研修——教育博客展风采。随着网络的普及,教育博客已成为教师个人研修的重要平台。2007年起,学校立足实际,遵循渐进原则,以点带面,积极引导,分层推进教师教育博客的创建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至今,学校有81.7%的教师建立个人“教育博客”,共上传“教学反思”及“回复”达900多篇、“教学论文”200多篇、“教学案例”300多篇、“教学课件”500多件。许多骨干教师还依托各种网络平台,组织和参与组内的教研活动,引导同组教师协作研究,共同成长。每晚浏览学校校本研究网站和同行博客已成为许多教师的每日“必修课”。

NOC活动,提高师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随着NOC活动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参赛队伍之中。学校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将每年参加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小学计算机制作作品评选以及NOC活动作为学校信息技术练兵的大舞台,以赛促学,加快提高师生信息化水平。为此,学校出台有关激励措施,投入专项资金,完善网络硬件设施,购买有关资料,聘请专家进行赛前培训和过程指导;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制作心得,积极为教师参赛营造良好环境。学校每年送到湖北省参加比赛的课件、课例、网站、论文、教学设计等,获一等奖的人数占60%以上。仅2008、2009两年,学校教师荣获国家级奖项19人次,省级奖项130多人次,市级奖项100多人次,600

多篇文章发表在湖北省教学研究网站上,近20篇文章发表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湖北教育》等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学生荣获国家级奖项30多人次,省级奖项160多人次,市级奖项500多人次。

通过NOC等竞赛活动,学校一大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素养得到迅速提高。学校也先后被省教育厅授予“第二届湖北省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和“第八届教师软件大赛优秀组织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学校将继续秉承“关注应用、提升质量;以人为本、服务发展”的思想,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办学内涵,努力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

一年,再一年,起步仰天逐月奔

徐承辉王正升

个性学习敏特先行

荔林中学部是一个年轻的学校,活力四射,富有激情。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部领导秉承南山实验“爱”的教育理念,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选择合适的设计方式,能够照顾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心智得到健康发展。

为探寻符合本校实际的技术强校之路,荔林中学部率先开展敏特英语实验。英语组作为全校最年轻的教师团队,群策群力,在实践中摸索出具有本校、本班特色的教学和管理方法。敏特英语实验,每天每节课15分钟时间,每学期举办敏特英语大赛,评选“敏特之星”;为学生制作“敏特学习记录本”,让学生按时记录,了解每天的学习情况;通过个性化设计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阶程,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能看到自己每一天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学校领导也高度重视“敏特英语”实验,时常深入课堂听课,甚至与学生一起学习,为实验教师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建议。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NOC活动,推进实验进行。

2008年10月,荔林中学部两名学生进入第六届NOC活动的网络英语(基于敏特英语平台)竞赛总决赛,分获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2009年2月,荔林中学部敏特智能英语实验班级扩展到8个班级,敏特实验全面铺开。

水到渠成引入白板

2009年2月,荔林中学部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并组织课题组所有教师参与了首期培训。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验课题,是学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举措之一,将配套开展一系列相关培训和教学活动。

为使全校师生尽快熟悉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学校组织了“教师沙龙——电子白板培训”,教师交流备课、教学和使用心得。2009年4月,“SMART杯全国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大奖赛”在成都举办,张婧、喻倩丽和徐承辉三位教师分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而此时他们接触交互式电子白板仅仅一个月。同年5月,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交互式电子自板学科教学观摩活动”中,又有5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小试牛刀机器大战

2009年2月,荔林中学部机器人小组正式组建。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借用其他部室的两套机器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基础组装、简单程序设计、复杂任务分析的集中训练。加速完成对各类机器人挑战赛的任务分析、策划、机器人结构研发、程序编辑等工作。于2009年4月参加了南山区的小组选拔,并成功通过进入市级选拔。之后,机器人小组扩充成员,将培训项目从工程挑战赛上向机器人创意设计、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灭火等方面发展。随着人员与设备的进一步提升,机器人小组已开始积极准备2010年的各项机器人赛事。

精益求进奏响NOC

荔林学部敢于创新,锐意改革,开展各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课题研究与实验,推进教师队伍技术创新培训,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

2009年3月,南山实验学校由苏子涵校长带队,一行5人前往广西桂林参加了“第七届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赛项培训暨2008年度NOC实验基地年会”。南山实验荔林中学部被授予2008年度“NOC先进实验基地”称号。与会期间,南山实验学校的教师们还参加了NOC实验基地会议,了解新的一年中NOC基地的主要工作和活动方向。荔林中学部徐承辉老师作为代表在会议中发言,对学校NOC实验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分享了荔林中学部组织开展敏特英语活动的经验与方法。同时,荔林中学部刘轩林老师获聘为第七届NOC活动主题网站赛项评委。

教育创新,离不开技术创新,这一切都靠思想的创新,荔林中学部,有一支稳成持重的领导队伍,一支开拓新域的教师队伍,一支活力四射的学生队伍,让信息技术为南山实验荔林中学部插上腾飞的翅膀吧!

信息技术为学校特色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王玲陆军

湖滨路小学(简称湖小)以“让课堂焕发活力,让校园充满欢乐,让师生走向成功”为办学理念,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艺术教育特色、校本教研特色两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黄石高知名度的特色示范学校。

多年来,湖滨路小学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学校完成了校园网络综合布线,校园网络管理中心(湖小电视台)、电子备课室、闭路电视系统、语音广播系统、语音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建设,实现了校园资源共享和与因特网的互联。校园网的建成,为湖小的教育教学等提供了一个高效能的工作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干的崭新舞台。

信息技术为艺术教育注入神奇的活力

湖小人一贯重视艺术教育,将创建艺术特色作为办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艺术教育面向全校每一个学生”,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总目标。为了让一股股“活水”注入到艺术这个神圣殿堂中来,湖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地实施艺术教育:艺术课堂中采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提供音乐、美术、舞蹈、音乐剧等音、视频作品,激活学生艺术通感力;学科教学渗透艺术,配乐唐诗以及以自然、生命、人文为内容的CD、VCD资料,为孩子展现更加美好的听、视觉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注重艺术氛围的构建与拓展,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开展艺术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参与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众多学生在课堂、艺术节、“家校乐”、联欢会、班级文化建设比赛、书画展、各种社会公益演出活动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童年的幸福。

信息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学校艺术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湖小合唱团犹如一匹黑马驰名省内外,享誉全国,荣获黄石市小学生合唱

团称号;威风锣鼓队以充满激情、震撼人心的“威风锣鼓”表演,让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各种文体表演活动中最耀眼的“明星团队”,舞蹈队奉献的舞蹈,总是能让台下的领导、老师、学生、家长绽放出会心的微笑,也为湖小平添了一分自信和自豪;古筝、二胡、琵琶、电子琴、竖笛等器乐吹拉弹奏的旋律,恰如悠悠春风,推开了学生心灵的窗户,使他们心灵融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不仅如此,湖小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均获优异成绩:湖小合唱团连续六年代表黄石参加湖北省黄鹤杯美育节获一等奖5次、二等奖1次;参加黄石市各种文艺比赛均获一等奖;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艺术比赛特等奖5个,金奖15个,银奖10个,铜奖5个。

信息技术使校本教研呈现勃勃的生机

现代化的学校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也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撑。一所学校,能够在整体上具有自觉运用计算机网络这种获取教育资源手段的意识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比拥有多少固有的教育资源,意义要更为重大。为此,湖滨路小学以网络化、计算机化为载体,围绕“走进校本研究”,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建立健全学校的校本教研网络,融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为一体,促成了学校科研特色的形成,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反思能力和信息素养、不断追求自我更新的新型教师,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1.充分利用网络,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湖小抓住“园丁工程”的机遇,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探索信息时代教师培训的新模式和校内外交流模式,使更多的教师熟悉和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新环境,不断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程度、水平和效益。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网络校本研究、教师博客、网络教育论坛、教学研究班培训、现代信息技术培训、NOC培训、外出听课观摩等多项培训活动共计200余人次,并要求外出学习教师上汇报课并及时总结别人的优秀经验,在本学科组内进行传达,做好二次培训工作。同时为教师搭建平台,不断完善校本研究网,在网络上交流教育叙事,进行网络集体备课,加大教师博客群的建设,让教师们在自己的博客上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记录,互相进行交流。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NOC活动,通过赛事,引领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研究,边总结。网络世界及时、快捷、海量的信息,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其强大的信息储量和快捷的传输速度,拓展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彰显“网研”魅力

为了更好地让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学校鼓励教师无论是校内教学研讨还是教学竞赛或是参加各级各类公开课、评优课、研讨课等,都要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且从单一的制作课件走向教学信息资源进课堂,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

学校坚持开展网络校本研究,利用校园网开辟了教研专栏,以理事身份加入“校本教研网”,并积极参加e21教育信息网的“案例沙龙”活动,号召并鼓励广大教师通过这三处平台记下自己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诸多思考和感受,要求教师将教学设计、优秀案例、读书笔记、教学反思等在网上交流。教师们把“我的课程故事”、“我与学生的故事”等,经过理性的思考,写成一篇篇灵动的小文章,在相互交流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发帖的在反思中得到了快乐,看帖的在品读中得到快乐,回帖的在品味中得到快乐。

2007年11月27日晚8点,数学教师利用新浪UC聊天室,与全国各地的三百多名网友开展“空中课堂”的集体备课活动,为市、区网络教研开创了新局面。学校还精心策划和组织举办了“基于网络的教师研修制度的研究”的“现代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网上论坛,引领区内兄弟学校的教师参与,并卓有成效地开展研讨活动,带动区内学校之间的互动,听课、反思;带动区内广大教师思想的碰撞。为我区申报《基于网络的教师研修制度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对这个课题深入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题研究效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学校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教与学研究》定为“十一五”重点研究课题。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充分利用网络,如Blog、主题学习网站、班级网站等,能较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达到和促进学生主动、健康成长,加强家校沟通,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建立了班级网站,同时建立学生电子成长档案,为学生保留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信息,描绘出一个动态的、完整的、立体的学生发展的图画:一张潇洒的生活照,一篇刚发表的小日记,一幅自鸣得意的漫画,一张在墙报园地展览过的作业纸,一份自己参与主持的节目单……一个个精彩的镜头,为孩子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家长和学生不但可以随时查阅,还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家校沟通,更是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激发自信,走向成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3年来,学校荣获湖北省NOC活动优秀组织奖;湖北省中小学计算机制作比赛优秀组织奖。同时,荣获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基地、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湖北省劳动与技术教育课题研究先进单位、黄石市普通中小学示范学校、黄石市校园管理先进学校、黄石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有620人次的学生获国、省、市级书法和绘画、计算机制作应用比赛大奖;在电教论文、课例、设计、课件等比赛中,有32人次的教师获省级及以上奖,38人次的教师获市级奖。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大踏步迈进,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契机;日趋浓厚的现代化氛围,极大地张扬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追求卓越”是湖小人的心声。湖滨路小学业校在信息技术硬件建设及运用水平上将不断走上一个个新的台阶,为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而努力。

e路漫步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心小学

无锡市滨湖中心小学(简称滨小)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围绕“养浩然正气,育完整人生”的办学思想,不断更新观念,锐意改革,近年来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称号: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实验教学标准化学校”、中国教育学会校本研究实验基地、无锡市现代远程教育实验基地、区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区A级特色学校……

学校在2002年建成校园网,实现“班班通”;2007年完成了“新三机”工程;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33个,网络机房2个,各类计算机150多台,师机比达到2.4:1。另外,高标准自然实验室、多功

能阶梯教室、报告厅、校园电视台等专用教室和设备也一应俱全。学校还开发了网络应用管理平台,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并购买了教学资源库与服务器,拓展了网络在教学与管理上的功能。

学校除了加大硬件的投入,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在2003年完成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员培训与考核。在近几年中,学校根据教学应用和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信息技术校本培训。通过培训,既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也提升了教师在现代信息环境下的教学理念。很多教师能积极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应用之余,教师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撰写的多篇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在省、市教育杂志发表或获奖。

随着学校信息化环境的不断完善,随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学校更是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开通了网上视频点播,放大教学成果;使用网上家校,加强家校沟通,鼓励教师撰写教育博客,同伴互助引领成长,建立校内留言管理,提高办公效率;建成双语网站,丰富网上资源……

2007年,学校的课题《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实效性研究》被江苏省现代教育研究所正式立项为江苏省电教课题,并于当年12月顺利开题。2008年12月,学校又完成了课题的中期评估。通过此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学校广大教师深深地感到网络化教研的便利,决心更好地运用现有的信息技术,以此提高研究的成效。

我校积极在师生中开展NOC活动,在各级教育部门举办的信息技术应用竞赛中屡屡获奖。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主要以计算机绘画为主,多次获省、市级奖项,2008年起,指导学生进行DV作品的创作,作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参加了第七届NOC活动DV作品竞赛小学组的比赛。我校教师通过扎实的信息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了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多数教师能自制课件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在2009年7月进行的NOC活动教师课件制作评比中,有4位青年教师进入了决赛。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比起来,这些成绩微不足道,在网络英语、智能机器人等项目上,我校还是空白,但是我们正在努力,“创新”与“实践”将成为我校信息技术发展始终的追求。

回首昨天,我们看到了串串足迹,翘首明天,我们更企盼着勇攀高峰。对此,每一个滨小人都满怀豪情,信心百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我们工作的理念和追求。所以,e路走来,我们永不满足,始终不断追求,相信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技术学校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