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背了我几十年

2009-12-15 05:37苏建广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右腿母亲

苏建广

1966年10月1日,我出生于河南省商水县位集镇苏童村,谁知道,我一出生就成了父亲的累赘、父亲的“包袱”!

40年前的一天上午,正值我蹒跚学步的当口儿,母亲扯着我去大队院开会,听会时,母亲把我放在湿地上睡觉。散会后,母亲从地上抱起我时,惊恐的发现一抱一“扑打”,我的双腿像两根棉絮似的软弱,一点也不能支撑上体。母亲大放悲声,不知我得的什么病,还误以为是没烧到好香,是上天作祟所造成的恶果。母亲伤心的把我抱回家,将噩耗告诉父亲。父母亲都很犯愁,商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治好我的病,如果治不好,我成为家庭的累赘搁在一边不说,关键是将来长大后怎样生活,当父母的总不能跟着孩子一辈子,父母撒手归西后,谁来照料自己的孩子?从小是瘫痪儿,长大是个瘫痪汉,怎样上学、生活、工作?怎样成家立业?打一辈子光棍是小事,瘫痪人连沿街乞讨的本事都没有,父亲连忙背着我去找乡村医生诊治,一连三天,丝毫没见效,和初得病时一样。父母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下决心远征求医!于是,爷爷卖掉了祖传的“太平车”(大木车),卖掉了古铜钱,卖掉了铜烟袋锅子;父亲卖掉了书报和写字台;母亲卖掉了织布机,卖掉了嫁妆,就连外祖母给她的金手镯也卖掉了……

从我懂事时候起,父亲便背着我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从豫东汾河湾的老家苏童村,趟过清清的汾河,翻过弯弯的堤坡。把我背到方圆几十里之外的乡村名医诊所、背到县医院及地区医院……(那时城乡不通客车)但都没有治好我的腿,我瘫痪的双腿像两根铁棒压着了父亲的心头,他紧皱的眉头成了一把锁。寒来暑往,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春种秋收……一年年过去了。

父亲背着我求医诊治,我从2岁长到6岁,病情和初得时一个样,唯一的收获是知道了我得的病是小儿麻痹症。全家人咬紧牙关,勒着肚子过生活,年年卖粮,卖柴,手中一有钱,就立即求医。伏在父亲的肩背,我看不够清悠悠的汾河水哗啦啦的流淌,看不够河堤随风摇摆的小草,看不够两岸金灿灿的麦浪……我害怕父亲把路走完!我害怕到了医院还得挨针服药!父亲背着我去了郑州,但因病号太多,等两天还没挂号住院,我坐在路边睁开大眼睛看着各种各样的汽车,贪婪的嗅着汽车过后留下的汽油味?这是在乡村根本不能享受到的。在郑州,父亲背着我接连去好几家医院,每一处都住院一个月左右,住院期间,我又见到好多的四季常青的树,这些树在当时的农村就没有,坐在这些树下乘凉,有一种树的枝叶发出刺鼻的气味,我现在遇到这些树还捂着鼻子……

父亲穿了几年的黄色“的确良”军褂,肩部被我的下巴磨烂了。几年来,父亲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我没有听着脚步声点查步数或凭迈步摇晃的感觉查过多少步,伏在肩背上也从来没有看见过父亲的脸膛,我只顾浏览风景,每当在父亲热急了脱帽时,就看到父亲的头部热气腾腾,四处散发着头部汗味的、白丝丝的气体,有点像母亲把水烧开、掀开锅盖时冒出的水汽!每当此时,看着父亲汗流满面,我往往想起一幅油画:解放前受压迫的贫农在耕地劳作时的情形——现在是我压迫着父亲。即使在冬天,我伏在父亲背上也不冷:父亲的脊背像个火炉,不断散发着热气,烘得我很暖和!后来,我明白了父亲在路途上见到卖开水的就买着喝的原因了!

在郑州,我的双腿在几个医院的治疗方案同出一辙,我是几家大医院治疗的上万个儿童中唯一不哭喊的一个。而对消毒液扑鼻的手术室,面对明晃晃的手术刀,有的儿童吓懵了,有的儿童歇斯底里的哭叫,唯独我在接受手术时,还正在吃糖块,感觉到疼痛时,就唱了跟大人学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等名段。医务人员感到惊奇,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病情,同样的手术,别的孩子惊恐万状、撕心裂肺地嚎叫,这个儿童只是少有紧张,但能够忍受疼痛,不闹不哭,他们说第一次见到这样刚强的孩子!母亲据此判断我是傻子。在给我治病的第5个年头的秋季,当我在病房里度过第7个生日的时候,左腿痊愈,右腿也告别了全瘫,尚可稍微用力支撑,虽然软弱,但靠左腿和上部身体能够带动无法发力的右腿,以至跛行时,右肢是一悠一踢,抬腿悠着时,在身体右下方掠过的轨迹像半圆,右腿落地时的脚点在圆心,形成了独特的“划圈点圆心”的走势!迈开左腿离开地面时,右腿独撑身体,左腿在2秒内不落地,身体就会因右腿独立难支而跌倒,所以行走时一“点”即过,“点”地稍长即摔倒,我无数次扑倒,常常是因为左腿被坎坷路绊住造成右腿“点”的时间过长而啃地。能这样走路,确实驱散了不少父母脸上的愁云,我的生活毕竟能够自理了!通过这几年“长征”,父亲的腰佝偻了,背部向上突起,头背习惯性的向前伸着,空手站立时也像背负着什么重物。是命运和读书有缘分,在适合入学的年龄,我可以颠簸着跨进校门进入教室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开始为我的体力发愁:中学时代身体健全的同学在星期天和假期可以帮家长做农活,但我却不能;再者,听说当时不让残疾人考大学,因为即使考上也不会被高校录取。那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还没有出台。就为了这,父亲又一次下决心为我治腿。

听说省城儿麻科医生来商水卫校坐诊,父亲丢下农活,用架子车拉着我上路了。父亲的背上虽然没有了我,但架子车的绊带却在父亲的肩上磨出2寸宽的红紫色印记,左肩勒疼了就把绊带搭在右肩,结果两个肩头都有又红又紫的印迹,重重叠叠的红紫,凝成厚皮。父亲把我拉到卫校门诊部,坐诊专家让我先走两圈作观察,发现我的右腿在支撑身体时朝后方弯,弯曲是因为膝盖用力时“塞”到了外边,就制了两个木板夹子,硬是夹住右腿中部,阻挡膝盖向后“塞”,并嘱咐一个月内不可用力,所以尽管我已是13岁的人了,还是离不开父亲的肩背:例如上厕所什么的。

这一次来此住院治腿病的大都是豫东人,比我大的比我小的都有,病腿被木板夹住时,都疼得大哭小叫,只有我攥紧了拳头没吱声,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水……这一次的疗效是:纤细的右腿变粗了一些,“划圈”比先前有力,“点”地的时间有所延长,尽管现在我有三个专业的高等学历,但没一个是参加过高考得到的,都是在家里自学成才取得的。1985年,在春季参加高考前预选考试中,由于身体有缺陷,我被刷了下来!父亲托关系走后门,求爷告奶奶的,总算让我参加了高考,但又留下分数虽上线、没过体检关的遗憾。回到家乡,我成了残疾农民,同年夏季,我当上了民办教师。父亲认为残疾人年龄越大,残疾得越很,他最担心的是,儿子讨不上女人当媳妇,便早在1983年就投亲靠友找媒茬,并下了厚礼与我订了婚,并在当年让我草草完婚,放了炮、拜了天地、人了洞房、宴了宾客,令人遗憾的是,我和她压根没说过一句话,没有丝毫的共同语言,头天我在家办了喜事,磕了喜头,入了洞房,次日就去高中上学了。逢星期天我回家时,她往往去娘家走亲戚,成了不见面的夫妻,嫂子们嘲笑我常赶“背集”。和我拜堂成亲的那个大闺女听说我当了民办教师,当了“孩子王”,在业余时间又争分夺秒的整日埋头读书写文章,认定我成不了大气候,就索性不再回来,到外地寻找爱情去了……10年前,人们就说她先后嫁了8个丈夫,当了半辈子新媳妇。

集书呆子、残疾人与二茬子光棍汉与一身的我,实实在在的成了婚姻上的特困户。为了让我容易成婚,父亲又一次下了为我治好腿的决心,带上我去保定儿麻医院治疗。这一次的治法是:用热石膏裹住病腿,硬把弯腿压直、硬把拐脚扳正,等石膏凉却就固定形状了。这样一来,我又不能走路了,还得伏在父亲的肩背上——上厕所、去车站、登火车……治疗时,做手术穴位埋线、覆石膏矫正畸形,本来是儿麻患者胆寒的事,我却没掉一滴泪!他们都被我的那股子倔强所打动,我笑着对内蒙古、贵州、天津的病友说:“我屡经苦难,心脏变得像棉絮,把眼泪吸干了!”尽管是成年人了,我仍是离不开父亲的肩背。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1999年农历7月10日的傍晚,下午放学后,我正走在同家的路上,忽然看到一向腰酸腿疼的老母亲,正飞快的跑向村诊所,边跑边对乡亲们说我父亲的心脏病犯了。我三步并做两步,跑回家里,见父亲正躺在堂屋的木床上,头微微抬起,耸着肩,弓着腰背,右手举在空中,双眼看着屋顶。我呆立着,看着从高中刚返回的三弟正静听父亲的遗言:“你一定要努力考上大学……长大后要帮助你哥哥做点什么事,因为你哥哥是残疾人,我没办法能治好他的腿,我最关心的是他……以后听说哪里有名医能治好腿,你就陪着你哥哥去,手术后,你背着他……”

我刚走到父亲身边,父亲就不再说什么了,动了动肩,举手的姿势僵在了面前……村医赶来了,我说快注射抢救!村医到床边,翻开父亲的眼皮看看,失望地说:“瞳孔扩散,人已断气,快准备后事吧。”我蓦地想起小时候,有一次偷听母亲和父亲低声商量过我的事情:“把这个瘫儿撂到路边或放在庄稼地里,有人拾走算他的命大,没人拾,饿死算了!你一年四季背着他到处去看病治腿,拖垮了身体,耗尽了家财!”父亲当时听后默不作声,天明后依然背着我踏上漫漫求医路! 过去的这条汾河,百里沿线无长桥卧波,父亲只有趟河的时候才不背我,而是把我抱起来、趟到深处把我举起来——唯恐清凉的河水浸湿了我的腿脚,因为儿麻患者最怕受风寒,趟过河,父亲晾干脊梁还是背上我……啊,求医难,求医险,求医之路弯又弯,一年又一年把父亲的心事牵……

我伏在父亲熟悉的肩背上,平生第一次落泪了。

往事如烟,父亲去世整整10年了。

茫茫世界多少人,一人走出路一条。连续教过我3年、6次背着我去参加竞赛的苏海良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建广啊,你参加全乡初中语文竞赛十有八九夺冠,你参加高考时的作文感动了改卷老师,你还先后参与编写了《和文学少年谈心》、《语文疑难300问》等书,发表文章1000多篇,获奖60多次,连续两届荣获全区劳动模范!建广啊,你父亲要是知道你干了这些大事,应该会含笑九泉的!”

在兄弟姐妹共同举办的纪念父亲去世10周年的祭礼上,我感慨万千:普天之下,父爱是最博大的、最无私的、最感人的。父亲的肩背是那么坚实有力,父亲背了我几十载,可他老人家从来没有后悔过。

父亲啊,我亲爱的老父亲,如果有来生,儿子一定要背您一程……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右腿母亲
母亲的债
开平区中学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右腿工作特征的研究
面试
母亲
悲惨世界
三步强壮你的双膝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光”字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