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歧视的鉴别

2009-12-17 02:55周震旭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8期
关键词:歧视鉴别

周震旭

摘要目前,在我国的教育、就业、公共福利领域中,歧视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在我国尚未出台一部可以有效遏制歧视的法律,这使得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所以,反歧视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而如何对是否是歧视的鉴别便是反歧视最首要的步骤。

关键词歧视 反歧视 鉴别

中图分类号:D91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349-01

一、歧视的概念和由来

歧视是指被法律禁止的、针对特定群体或个人实施的,其效果或目的在于对承认、享有和行使基本权利进行区别、排斥、限制或优待的任何不合理的措施。

歧视的由来十分复杂,跟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历、种族、体貌特征等息息相关。在此要引进一个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就是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和笼统的看法。

二、反歧视的现状

中国宪法第33条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但在实践中,现有立法对于反歧视的规定有着过于原则性,可操作性不强的缺点,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社会上歧视现象的蔓延,亟待国家制定可以遏制歧视的法律法规。

歧视为什么会产生特别恶劣的后果,反歧视为什么这么重要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人们的平等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平等权对于中国十分重要,因为中国目前存在着很多基于各类标准区别对待公民的规定、规章、法规甚至法律。这就使得中国的反歧视形式更加严峻了,一部反歧视法的制定应该被提上日程。

三、歧视的鉴别

要想反歧视,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歧视;要想更好地反歧视,就要把握如何准确地鉴别歧视。上文已经提及,歧视是一种由于刻板印象所形成的,在相同的情况下无合理理由而恣意取消或损害特定群体或个人平等享有权利的任何区分、排除或选择的措施。那么,什么是“合理理由”呢?以下,我通过案例来予以解释。

案例一:

大学招生面向的是全国各地,那么无法避免少数民族学生来到汉族聚集区求学,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为为数不多的回族学生开设了清真食堂。这本来是一个关怀少数民族学生的措施,但清真食堂不允许汉族同学进入使汉族学生提出不少意见:这不是对一部分人提供了特权吗?这不是对汉族学生的歧视吗?等等。

其实,联想歧视的定义、效力和产生的后果可以得出结论,这并不是一种歧视,因为此案例中给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便利是上文所说的“合理理由”,并没有违背社会公平。歧视的成立,首先是要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其次是被损害利益的这一部分人处于弱势地位。案例中,且说谢绝汉族同学进入清真食堂是损害了少许汉族同学的利益,但是很明显,汉族同学并不处于一个弱势地位。相反,少数民族同学离开家乡求学,在民俗上要面临冲击,其民族特征又决定其不能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入乡随俗”去解决。汉族人通过对少数民族的照顾,给予一定的权利,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表现,有利于社会稳定。所以,可以说以上案例所述事实并不是歧视,而是一个依据“合理理由”所制定的贯彻合理政策的一个正面措施。

案例二:

据长沙市天心区11月初公开的招聘公告显示,应聘者必须具有列入国家“211”重点建设工程的高校毕业文凭。至11月17日,天心区虽更改了部门招聘内容,取消了5个岗位“211”要求,但区发改局招聘的两名工作人员仍必须具有“211”重点高校文凭。

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邓建华也认为,根据人事部的规定,政府招聘明确规定需要“211”高校毕业生等行为确实存在歧视。笔者的观点跟邓建华教授一致。那么,如果把案例二中的公权力机关换成企业的话,成立歧视吗?笔者的意见是否定的。为什么呢?

企业的终极目的是盈利,它本身有足够的权利对人才进行自主选择,选择高质量的人才也是每个企业的追求,按自己的需要选择人才也是一种“合理理由”,而对弱势群体照顾只能说是一种社会责任,不能用明确的法律条文进行约束。

这方面的社会责任暂时只能依靠道德来进行约束,而抛开社会责任,一个无良的企业还是有充足的理由去享有权利来按自己的需要去选择人才的。不过,如果这种做法的后果上升到了社会问题,政府才有权制定相关法规。在此之前,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企业的正当权利,是一种“合理理由”。

四、总结

歧视与否的鉴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进行反歧视工作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我国宪法在对平等权进行实践的条件尚未成熟,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就业、公共福利领域中,亟待公平和正义的实现。因此,开展反歧视工作,提高人们的平等意识和法治观念,建立和完善实现平等权的法律保护制度,成为了法学研究和立法工作的迫切任务。

参考文献:

[1]周伟.论禁止歧视.现代法学.2006(9).

[2]黄约.歧视性“性别刻板印象”的伦理探究及干预.山西师大学报.2008(3).

[3]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运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歧视鉴别
胎母输血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粉色蛋白石与相似宝玉石品种的鉴别
利用溶解性表,提高学生在酸、碱、盐等物质鉴别中的能力
显微技术在牛黄清心丸(局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美国女镇长“歧视”米歇尔遭炮轰
《疯狂动物城》:偏见与包容和谐共存的乌托邦
李宇春的罕见暴怒源于“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