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狂鲨》

2009-12-17 06:23
中学科技 2009年5期
关键词:头骨生物制药鲨鱼

郑 军

聪明反被聪明误

苏珊之所以选择从鲨鱼的脑里提取治疗物质,是因为鲨鱼从不得癌症、不失明,脑子也不会萎缩,甚至非常聪明。在电影里,鲨鱼会协同作战,能识别麻醉枪,用人体做工具撞击玻璃窗,甚至聪明到给人类下套,驱使人类放水淹没实验室下层,放它们到上层,从而冲破钢丝网。这里面当然有科幻的成分,不过研究动物智力的专家告诉我们,有些动物相当聪明,智力能够达到人类六七岁儿童的水平。把鲨鱼的聪明夸张到电影里这种程度,显然是为了表现随意改变动物身体可能带来的恶果。

苏姗改造了鲨鱼的脑后,用探针直接刺入鲨鱼的脑,来提取脑组织液。探针如此轻易地刺入鲨鱼头部,难道它没有头骨吗?原来鲨鱼是软骨鱼类。它的头骨也是软骨,所以探针能刺入。而陆生动物往往有坚硬的头骨来保护脑组织,这也是苏珊选择鲨鱼来做实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智力的物质基础是脑,各种感觉器官摄取的信息都会汇总到脑部加工,所以脑的相对比例越大,加工周围环境里各种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动物对环境的影响能力也就越大。影片里的鲨鱼正是脑部被扩大,才变得聪明起来。

当然,鲨鱼再聪明,还是保留着动物本性。影片结尾处,苏姗用自己的血作诱饵引逃跑的鲨鱼再游回来,并且说道:“鲨鱼是聪明的动物,但毕竟是动物。”

凶名在外辨真伪

必须提到的一点是,和其他同类题材电影用鲨鱼模型来拍摄不同,这部电影的很多镜头出现的是真鲨鱼,而且鲨鱼和演员相处非常和睦。其中养鲨人卡特天天和实验用的鲨鱼泡在一起,看着很惊险,但他告诉亚历山大,同时也告诉观众,鲨鱼不喜欢人的味道。当它袭击人类时,通常是因为把人当成了肥海豹。是的,现实中野生鲨鱼攻击人的事件很少,全世界每年只有一百起左右。这和人类与鲨鱼亲密接触过的次数相比微不足道。只不过鲨鱼看起来很凶残,才给人留下了嗜血吃人的深刻印象。除非极端饥饿,并且有血液渗入海水,否则它们一般不会袭击人类。另外,死于鲨鱼袭击的人主要是因为失血、休克后被淹死,而非被吃掉。

鲨鱼是杂食性动物,能吞食各种东西。人们在鲨鱼的胃里找到过尼龙大衣、钢盔、笔记本、碎布片、皮靴等杂七杂八的物件。电影里的实验鲨鱼试图吞咽一块车牌,结果卡在牙缝里,就是在侧面表现鲨鱼这有趣的进食习性。

面对现实的深意

电影真正讲述的,其实是一个人类为获得药物,违反自然规律改造动物而引来灾祸的故事。它

涉及到了生物制药行业,这个行业从微生物、动植物中提取药用成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的一些分子结构很复杂、分子量很大的药物,靠化学合成远不如从生物体中提取更方便、更可靠。像我们平时使用的维生素、红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都可以通过生物制药技术制造的。目前全世界已经有一半药品通过生物制药技术合成。中国生物制药的产量巨大,但遗憾的是,自主发明的新药并不太多。随着牛物科技的发展,人工制造的生物原料成为制药原料的重要来源,像影片里苏姗改变鲨鱼的基因,以方便提取其脑部活性物质,就是利用基因技术来获取所需的生物原料。面对人类渴望健康和长寿的愿望,生物制药是万众瞩目的希望之光,我们无法避免这一过程中对生物的实验和改造。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把握科学和伦理的平衡呢?这也许正是影片蕴含的深意吧。

猜你喜欢
头骨生物制药鲨鱼
头骨祈福
广东中农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鲨鱼
生物制药的研究和发展
鲨鱼来袭
鲨鱼之最
背负恶名的鲨鱼
江苏省生物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探讨
高职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
会说话的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