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小说阅读调查

2009-12-21 05:11王运宝
决策 2009年11期
关键词:沧浪官场公务员

王运宝

官场小说已经构筑起一副“现代官场生态全景图”。但官场永远大于“官场小说”,文学是现实的艺术提升,不可能全部复制官场现状。

在一个初夏的晚上,网友“星乱如雨”第三次读完《沧浪之水》,她在合上小说时下定决心这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不会读这本小说,因为“我累了,累的时候只能叹息。”随即,“星乱如雨”将自己的感受写在了天涯社区公务员版上,帖子的标题是“一个女公务员的一声叹息”。

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无心之举,竟然在天涯论坛公务员版上引发了一场持续3年半的争论。网友跟帖的热情,至今没有消减,到2009年10月31日,跟帖数已经超过1000多个。

就在“星乱如雨”发出帖子的同一天,网友“欢快游鱼”写道,《沧浪之水》“正是告诉人应该怎样从自我思考,同时还能找到一种心理的平衡”,同时建议再看看这本小说。这个留言获得了同样多的支持与反对。

如果将关注的目光从《沧浪之水》扩展到数量庞大的官场小说群体,就会发现,从1999年王跃文《国画》出版以来,10年问,官场小说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统计数据显示,仅仅在2009年1—3月,官场小说品种就达到123种,与2008年全年官场小说约118种相比,持续高温。

那么,谁在阅读官场小说?哪儿部官场小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阅读官场小说?主要关注点在哪里?

围绕上述问题,2009年10月,《决策》杂志联合新浪网、山东省胶南市委党校,采用网络调查与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得有效问卷690份。调查地区覆盖北京、广东、山东、湖北、江苏、四川、湖南、河南、上海、江西、安徽、浙江等省市。

公务员是最大阅读群体

3年后的今天,再来浏览天涯论坛上网友“星乱如雨”的跟帖就会发现,很多阅读过《沧浪之水》的人,都能在这部小说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更有数量众多的读者把它誉为“当代公务员的教科书。”可以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池大为,击中了社会的一根麻筋、显然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那么,谁在关注官场小说?

调查显示,党政机关公务员占到30.5%,工商企业工作人员占27.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20.3%。三者相加,占到了阅读总人数的79.7%,即在接受调查的690多人中,有8成的人阅读过官场小说。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官场小说持续升温的现实。

同时,调查数据还显示,党政机关公务员是最大的阅读群体,在参与调查的人中,公务员所占比例接近1/3。在行政级别方面,普通公务员占51.3%,科级占29%,这是两个最大的阅读群体。副处级占7.5%,正处级占4.7%,两者合计为12.2%。总和来看,在公务员群体中,阅读官场小说的人,处级以下占9成。

如果将调查数据排列在一起,就会发现,官场小说阅读与公务员的行政级别呈脱反向变化,即行政级别越高,阅读率越小。在690人中,副厅级占1.8%,而正厅级只有10%;

实际上,这组数据正好符合官场现实。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官场浸染多年,熟知官场规则,他们对官场的了解更深刻,同时,这也与处级以上党政官员每天接受到的信息、个人工作的忙碌程度、缺少阅读时间有直接关系。

相较来说,处级以下的科级公务员与普通公务员,都面临如何实现进一步上升的问题,而官场小说正好提供了一个了解官场规则的便利途径,同时,又可以从小说主人公的命运起伏中寻找某种生活的真实,因此。这个群体阅读官场小说较为普遍。其实,这也正是《沧浪之水》成为争沦焦点的原因所在,一位调查者写道:“池大为代表了从一个普通公务员到副厅级领导干部的转变过程,与真实的我有共鸣”

与现实共鸣

《决策》杂志曾在2007年第2期与2009年第4期两次将池大为作为分析对象,一次是关丁年轻公务员职场适应感调查,一次是关于公务员职业倦怠感调查。此次做官场小说阅读调查,池大为第三次成为观察的中心。

调查数据显示,《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与《国画》中的朱怀镜、《驻京办主任》中的丁能通一起,成为最受关注的3个人物,构成第一方阵。

在690份有效问卷中,朱怀镜得到102票,高居榜首;丁能通获得87票,位居榜眼,池大为75票,位列探花。除了以上3个人物,位居第二方阵的,有《国家干部》夏中民、《秘书长》程一路、《官路风流》侯卫东、《苍黄》李济运、《仕途》乔不群、《组织部长》贾士贞、《中国制造》高长河。

在回答“为什么会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观填空题中,被调查者的答案丰富多彩。

统计发现,对于朱怀镜、丁能通的印象,填写“真实”的均超过10次。正因为贴近现实,有位被调查者甚至认为应该将丁能通改名为丁能通。而且,王晓方所写的《驻京办主任》系列,已成为中下层公务员的必读书。

如果说透过朱怀镜、丁能通所看到的,更多是官场规则的话,池大为更能在普通公务员中产生共鸣。

毕竟,官场也是职场,很多人在池大为身上找到了职场现实中自己的影子。

在被调查者的回答中,对池大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主要有:“从一个小公务员成长为卫生厅副厅长的奋斗史;一个人如何适应并运用官场规则的奋斗史;人物真实、有血有肉。”

不仅仅池大为,《仕途》中的乔不群,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乔不群的经历,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影子。还有《女同志》中的万丽,尤其受到女性公务员的关注。针对书中的主人公万丽、伊豆豆,有被调查者认为:“小说在她们身上描写得很真,职场上的人是变态的、丑陋的,个人认为职场小说应提倡年轻人在职场上要讲‘道、德,而不是攻于‘术。”

“畅销书”与“长销书”

那么,哪部小说最受关注?

调查显示,最受关注的小说与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恰好一一对应,位列三甲的小说依次是:《驻京办主任》,以18.8%的比例高居榜首;《国画》与《沧浪之水》分别以17.6%、10.6%,位列二三位。而且,出现在调查问卷和被调查者自由推荐的30部官场小说中,只有这3部超过10%。

关注度超过5%的小说有4部,分别是《省委书记》、《接待处处长》、《国家干部》和《大雪无痕》。再接下来,则是《秘书长》、《组织部长》和《苍黄》,这3部小说位居最受关注官场小说前10名之列。

对此,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秘书长》作者洪放在接受《决策》采访时认为,这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官场小说,既是“畅销书”,又是“长销书”。

如果更深入一步,将1999年以来知名官场小说作者的地域分布进行分类,就会发现,呈现某个地域集中分布的独特现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秦晋官场小说作家

群”,即陕西、山西两省的作家群体。

2008年2月,《人民日报》专门刊发文章对陕西官员写作蔚然成风进行报道。在陕西省的“官员作家”队伍中,上至陕西省副省长张伟到省直厅局负责人,再到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一直到乡镇基层,创作出了多部优秀小说与散文,在陕西作家群体中,李春平的《步步高》,被誉为是“第一部权力美学的小说”。

与陕西一河之隔的山西,同样在官场小说创作中引人关注。其中又以《国家干部》作者张平的知名度最高,2008年1月,张平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

同时,以王跃文、阎真、肖仁福为代表的湖南小说作家群,也备受关注。可以说,南北两大群体,交相辉映。

官场小说影响力日益增大的10年,正是互联网力量越来越大的10年。网络小说的异军突起,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

可以说,网络力量正在激荡着传统的官场小说写作、出版、发行。洪放告诉《决策》:“我在写《秘书长》的时候,最开始是放在天涯社区上的。后来,才被出版社的编辑发现,出版发行。”类似先由网络连载再转化成书籍出版的官场小说,绝不只有《秘书长》一部。被20万网友称作“官场政治课本、职场教科书”的《男人战争》,一开始也是在网络上发表的。

一面“镜子”

“作为一个远离官场的老百姓,我很有兴致阅读这些文字。因为里面描写的一些东西是我们局外人无从知道的,但却时不时发生在身边。”一位调查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也是对“为什么阅读官场小说?”的回答。

那么,阅读官场小说,大家都在关注什么?

调查数据显示,有59.3%的人认为是“从小说细节中看到官场现状”;有48.48%的人将关注点放在了“揭露腐败”上。洪放告诉《决策》:“官场小说有两大类,一类是反腐小说,一类是对官场制度的探索、思考”。因此,反腐败往往成为官场小说的主线,或是明线,或是暗线。不管是《国画》,还是《驻京办主任》,都是如此。尤其是不少作品还被改编为热播电视剧,引发了一场反腐题材热,甚至引发轰动效应。

此外,有21.7%的被调查者是关注“小说中主要人物的领导艺术”;“关注精彩故事情节”的人占12.6%,将关注点放在“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占到11.1%。

官场小说可以说是现代官场的一面“镜子”。阅读者的关注点正好就是这面镜子折射出来的官场现状。对此,湖南作家肖仁福分析认为,官场小说已经构筑起一副“现代官场生态全景图”。

与这种观点相互印证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0.2%的人选择“小说中反应的是现代官场生态全景图,值得看”;选择“小说展现了人性的丰富性,以及人生的抉择、挣扎”的占到21.4%另外,有13.3%的人选择“学习主人公的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找到某种共鸣”。

同时,调查显示有11.67%的人是用来“消遣放松,打发空闲时间”。而只有1.73%的人选择了“大家都在看,我也跟着看”这样一个随大流的选项。由此可见,阅读官场小说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随大流的人只是少数?

值得关注的是,有14.4%的人选择“初入官场者可以通过小说熟悉官场、了解官场,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曾有一篇博文说到,王跃文的《国画》是“一部让大学生少奋斗10年的成功宝典”。广大读者更是把《沧浪之水》誉为“当代公务员的教科书。”但是,对于这一点,恰恰让作者阎真最感悲哀。因此,洪放告诉《决策》:“官场小说不是‘诲官书。”

官场小说不是“官场教科书”,这一观点已成为绝大多数小说作者的共识。洪放在接受《决策》采访时特别强调,虽然追求的是“官场原生态写作”,官场小说毕竟是小说,是一种文学作品。既然是文学作品就存在虚构,就只能是“艺术的真实”。正如被称为“21世纪机关小说第一人”肖仁福所说:“文学是现实的艺术提升,不可能全部复制官场现状。”

猜你喜欢
沧浪官场公务员
沧浪
篮球公务员
均州:沧浪之上,沧浪之下
只见沧浪不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