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投资考

2009-12-23 04:45
投资与理财 2009年24期
关键词:高房价县里套房

王 俊

今年夏天,本刊曾以《楼市上火》为题做封面报道,对“五一”节后突然井喷的流火楼市,笔者直言“不懂”。更不懂的是,“金九银十”未见大动静,到了岁末传统淡季,房地产市场却价格、成交双双更火。

尽管本人一直看好房地产股,但对房地产市场真的是不懂。自省反思,我的思维逻辑里一直将房产视作居住消费品,殊不知,今天中国的房产,已经远远超越居住消费的范畴,成了类金融的投资品,甚至是炒作性十足的投机品。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需求来看,房产无疑是当下中国大众需求最最广泛的产品。无论是“居者有其屋”的传统梦想,还是“我想有个家”的现代吟唱,抑或是“蜗居房奴”的当代写照,城市格子中的一盏灯光,的确是十几亿中国人心灵最深处的渴望。需求之广,无出其右,这为房产的投资炒作提供了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炒蒜,炒郁金香,都不如炒房的需求这么牢靠。

从品性来说,房产也的确是当下很好的投资品。尽管有了股票,有了基金,有了外汇,但在今天的中国,老百姓可投资理财的品种还是少之又少。与虚拟的金融产品相比,房产看得见,摸得着,还可住,如果还能保值增值,售楼小姐讲五分钟,老百姓就能决定掏腰包。由此,房产成了当下中国最具人气的投资品,说全民炒房也不为过。

从财富来讲,房子几乎是当下老百姓唯一能显示“财产所有”的物品,尽管最长只有70年产权。仔细想想,车子会坏,票子可能靠不住,除了房子外,有什么东西是你个人能“所有”的呢?所以,不必苛责煤老板动辄买几十套房,有了钱,不买房又买什么呢?官员多房也几乎是必然,有了权,不占房产占什么呢?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与不合理分配,为炒房提供了最滋润的土壤。

中国社会心理结构中的权力崇拜与“中心图腾”也推高了房价。乡里人发了财想到县里住,县里的老板想到省城住,省城的能人那就得到北京、上海弄套房。层层推进,环环相拥,催生了中国一线大城市的高房价。有人只看到北京的高房价,没看到高房价的背后是财富金字塔,没看到大学毕业留京工作的小两口在京买房的背后,至少是跨越省市上下两代的联盟供给。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炒房还有信用支持。无论是二成按揭,还是三成首付,银行实际上为购房者提供了财务杠杆。这个信用支持,可是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都无缘享受的。你有技术,有客户,有市场,在银行眼里都不如你有套房。由此,得力于银行的护驾,炒房完成了最后一跃,泰然升空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过往15年来,最好的投资品的确是房产啊,骑上了大牛股也赶不上捂住几套房。

动辄翻番的炒房神话还在继续,但这一切都是以房价持续向上为前提的。如果有一天,房价趋势改为持续向下呢?那时,房产作为投资品的流动性风险就会陡然显现。卖不出房时,房产的投资神话,大概就该破灭了。

猜你喜欢
高房价县里套房
县里办大学:产业升级与货币产业政策
叶檀:个税改革到底会不会推高房价?
纯净的奢华:波尔图菲拉套房酒店
地方政府推高房价行为的激励和方式——基于文献分析
房价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转型
阅读花瓣雨
师徒悖论
亲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