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来源研究述评

2009-12-24 10:48褚正中
党史文苑 2009年22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毛泽东思想来源

褚正中

[摘 要] 毛泽东思想的来源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理清毛泽东思想的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本文对目前学术界主要研究做一简要述评,以期能够了解学术界研究全貌,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掘新观点,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来源 研究述评

一、国内对毛泽东思想来源的探讨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来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所在。学者们由于受各自的价值观、立场、观点、掌握资料情况等不同影响,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也迥然不同。在国内,关于这个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分别是“一源说”、“二源说”和“多源说”。

1.“一源说”。

“一源说”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唯一理论来源,否认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只是为毛泽东思想提供了素材,起到中介作用,认为把中国传统文化看作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的观点是抹煞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质的区别,并认为,毛泽东思想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思想武器,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为其基本内容,而中国传统文化从总体上看则是以唯心主义为其理论基础,是服务于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的文化体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是有质的区别的,根本不可能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

有的学者指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毛泽东思想提供了民族的形式。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科学合理的部分经过改造与升华也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理论上看,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而传统文化的整个体系是封建性质的。如果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来源,那两者的性质与主要内容应基本一致。但实际上,毛泽东思想中有很多东西,包括它的核心内容在传统文化中并不存在。有些即使是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也经过了改造和升华。从事实上看,传统文化不可能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来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探索富民强国之路。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都曾程度不同地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构想中国的未来,并将之作为行动的指南。如张之洞、康有为、孙中山,他们的救国抱负纷纷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传统文化从来都是旧制度的维护者,当然不可能将之用来做变更旧制度旧秩序的救世良方。事实证明,传统的思想文化无法为中国革命指明胜利的方向与成功的道路。从而,先进的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理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基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句话,从胜利走向胜利。以传统文化为依归,中国将依然在黑暗中徘徊;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仅革命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口的成就。事实说明,毛泽东思想与传统文化在内容上有着根本的差别,传统文化不可能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来源。[1]

也有学者认为,尽管不应否认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发生过重要作用,但对于这种作用应作恰如其分的估计,不能把它夸大到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提并论的“体”的地位,因而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毛泽东思想的另一理论来源。

2.“二源说”。

“二源说”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渊源。该说认为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因此它是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中时,从理论内容和表述形式上,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辩证地融合了中国古代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使毛泽东思想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更多学者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有学者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融合而积淀、凝聚形成的一种独特思想,因此具有二重性。[2]但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摆正两种文化来源在毛泽东思想中的地位,区分出主要和次要,提出有主次的“二源说”。[3]李锐在《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和《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等著作中列举了毛泽东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许多事实,并指出,毛泽东一生“极其重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他所阅读的书中绝大部分是中国古籍,“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一生的主要思想土壤”,“没有丰富的中国文化传统作养料,就产生不出他这样一个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的伟大革命家”。学者汪澎白在《毛泽东思想的双重渊源》《毛泽东早年心路历程》《传统下的毛泽东》著作及同期发表的文章中,他一方面对以往探讨过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从“气聚散动静说”“理欲观”“圣贤豪杰观”“民族大义”精神等方面仔细分析了王夫之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以往重点考察儒家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目光移到传统思想的其他因素对毛泽东的影响,如在《毛泽东对前代兵家韬略的批判继承》一文中描述了“毛泽东从自发到自觉地继承前代兵家韬略”的四条途径,即以战争为题材的通俗小说,湘军、太平军的作战经验,被称为“相砍书”的“廿四史”及“通鉴”等史书和《孙子兵法》指出,毛泽东经过认真钻研,将前代兵家韬略成功地转化成现代战略战术,即对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三种形式的灵活运用,正确处理攻防关系的积极防御战略,以众击寡的辩证法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解决战争中主客观矛盾的认识论原理。

3.“多源说”。

多源说认为毛泽东思想不仅仅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三者的辩证统一。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来源”,“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是其“重要来源”,此外,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来源”,并指出毛泽东吸取了孙中山的“革命观念”“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实业计划》的合理思想”,毛泽东思想与孙中山思想的这种联系,“从思想史来考察”,是“直接的”,同时又是批判地继承的。

总的来看,尽管少数研究者尚有不同看法,大多数人似乎已经认同毛泽东思想有着多重来源的观点。要确定这些来源各占什么样的地位就至关重要了。要做更为细致的微观研究,以确定作为“来源”的那些思想因素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在多大程度上被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其他创造者所接受,又是怎样被其阐释和发展的,特别是要注意细致分析毛泽东在阐发重视实践的认识论和重视矛盾分析的辩证法这类既可以从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得悉,又可以从中国传统典籍中找到的理论内容时的思想过程和倾向。还必须明确所讨论的毛泽东思想是指毛泽东个人的既包括正确,也包括错误的思想,还是指作为“集体智慧结晶”的“正确”的思想,是指构成其体系的重要思想内容和原则,还是指包括毛泽东在各种不同场合留下的讲话、谈话记录在内的所有有关材料反映出的毛泽东个人的全部思想和观念。

二、国外对毛泽东思想来源的探讨

关于毛泽东思想来源的问题,一直是国外学者十分重视和争论不休的问题。大家熟知的发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两次大论战,其争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就是关于毛泽东思想来源的问题。当然,其中也不乏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国外学者主要观点有“一源说”“二源说”“空想说”和“异端说”。

1.“一源说”。

该观点又分为两类。一类认为毛泽东思想不仅根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与毛泽东的认识论是一致的,毛泽东思想是从丰富而又灵活的马列主义传统演变而来,是一种以在中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主义为目标的革命发展战略。另一类则认为毛泽东思想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纯属中国的产物,因而不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由于中国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中国文化和哲学始终自成一派,毛泽东的思想在语言结构上正是承袭了中国文化和哲学的传统。因此,它完全是中国式的。中国哲学在传统上无本体论的观念,毛泽东也不讨论本体论,因此,他的哲学属于中国文化和哲学传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传统的发展。并且与中国传统强调文化的政治化一致,毛泽东始终把文化和哲学视作政治的主要部分和重要载体,强调文化和哲学必须为政治服务。所以尽管毛泽东的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有相似之处,但主要来源还是中国文化和传统哲学。日本的一些学者认为,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并非是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辩证法,而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种。指出:毛泽东的矛盾辩证法思想的来源是古代中国的阴阳一元论,在本质上属于中国传统思想的一种。甚至认为,《实践论》、《矛盾论》大体是中国思想的发展,马克思列宁义不过是触媒。[4]英国学者格雷认为毛泽东的思想与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关系非常紧密,几乎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主要特征的翻版。中国的共产主义的历史背景是儒家思想,毛泽东从中国传统中吸取了大量的思想材料。

2.“二源说”。

该观点认为毛泽东的思想来源既有马克思主义的,也有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从“二源说”的影响来看,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所接受,已成为一种“多数派的观点”。现在西方多数学者都不否认马克思主列宁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并且都倾向于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两者的结合来认识。应该承认这种看法是有其一定道理的。但是对这两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孰轻孰重的认识上,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些学者比较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指出:毛泽东的所有著作里都贯穿着中国思想遗产的深入继承。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哲学变成了与民族血肉相连的哲学,体现了哲学同民族的智慧相结合的特征。另一些学者认为,两种来源是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相并列,不分轻重主次的。并指出:尽管毛泽东本身尚有一些属于中国古代的东西,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成分多的结论。只有既考虑马克思列宁主义传统,又考虑中国传统的情况下才能理解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但不是这两种思想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创造性的结合”。毛泽东的思想代表着一种创造性的全新思想,很明显,他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土壤上的简单移植,也不是传统的中国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框架中的修正。另一方面,它植根于上述两种意识形态中。事实上它是中国传统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意识形态的创造性结合的独特产物。[5]

3.“异端说”。

该观点认为毛泽东想真正来源主要是列宁主义和中国传统,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有许多独特的创造,但只是名义上的而非实质上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这种观点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学者中颇有影响,尤其以西方“自由派”学者为甚。施拉姆特别关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问题,早在60年代初,他就指出: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而言,列宁主义的确是外来的,毛泽东花费很民时间去精通它,但在其早期思想中,可以发现某种“天然的列宁主义”—非常接近列宁主义的思想倾向。但毛泽东又不是机械地模仿列宁主义,而是将列宁主义的遗产变成一种具有独特的整体性的思想。施拉姆认为,就毛泽东强调政治和意识的反作用来说,毛泽东思想根源于列宁主义并超越了列宁主义。施拉姆断言:毛泽东是列宁的门人,但又是一位富有创见的独立的列宁主义思想家。据此,我们可以称他为列宁主义者,亦可称其思想为毛主义的思想。本杰明·施瓦茨第一次提出了“毛主义”这个词,意在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对立起来。在这本书中,施瓦茨对《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了细心的分析,认为这个报告含有“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独特的顷向”,因为毛泽东“把农村看作是革命行动的中心”,“毛主义战略,实质上是在一个纯粹农民群众的基础上,强制推行一个按照列宁主义原则组织起来,并信奉马列主义某些基本原则而获得生命力的政党”。在毛泽东看来,“共产党完全可以在同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真正联系的情况下存在”,农民经过政治思想教育也可以成为一个无产阶级。施瓦茨认为,这在政党与阶级的关系问题上是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的,“是在理论上从未阐明的异端行动的开始”。施瓦茨对他提出有关早期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的思想的关系总问题所作的回答是:以列宁主义形式表现出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趋势是走向分崩离析,而不是像它正统的追随者所认为的那样“丰富”和“深化”……毛主义在政党与阶级的关系这一问题上的异端行动,是这一分崩离析过程中的另一重大步伐.

4.“空想说”。

该观点认为毛泽东的社会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的,但达到此目标的方式既非马克思主义的也非列宁主义的,而是空想,同时又带有马克思和恩格斯轻蔑地称之为“乌托邦”许多特征。它包括西欧乌托邦社会主义思想、19世纪俄国民粹主义思想以及中国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乌托邦倾向。比较有影响的是美国学者迈斯纳,他在《马克思主义,毛主义和乌托邦主义》一书中,认为毛泽东的思想目标和思想类型基本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和政治传统,并与上述传统保持一致。即在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目标上,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的思想是有联系的,但毛泽东又与马克思不同,认为社会变革的真正创造力存在于农村之中,而不是在城市;认为人的精神力量是创造新社会的新的决定因素;认为能够在经济贫乏的条件下完成“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等等。认为毛主义继承了并在某些方而改造了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共产主义乌托邦的积极的幻想。[6]

总的来看,西方学者提出了比较新颖的观点,但在实际分析过程中明显带有偏见,不能实事求是地发掘毛泽东思想的真正来源。更有甚者还指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是空想社会主义,这明显不利于科学地探究毛泽东思想的真正来源。○

参考文献:

[1]熊启珍.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来源吗?[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2]何显明.文化视野中的毛泽东哲学[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0(3).

[3]毕剑横.《毛泽东与中国哲学传统》北京出版社.

[4]徐黎.日本对毛泽东哲学研究观点概述[J].天府新论,1997(3).

[5]萧衍中.《外国学者评毛泽东》[M].北京:工人出版社.

[6]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主义和乌托邦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梅 宏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毛泽东思想来源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关于『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来源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挂了帅牛鬼蛇神脚下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