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第二次转型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的重塑及其未来展望

2009-12-24 10:48王光银魏永强
党史文苑 2009年22期
关键词:国家形象重塑

王光银 魏永强

[摘 要] 处于第二次转型期——国家基本制度建设时期的中国,需要对国家形象有更加明确、清晰的定位。本文认为“三个代表”,“名实相符”、“高效廉洁、民主创新”分别成为这一时期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形象、中国人大形象、中国政府形象这三个最主要国内形象的定位,而务实负责任的大国则是中国的国际形象定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稳健务实,而贯彻其治国理政理念之中的是“以人为本”的主线,这应该成为中国国家形象未来发展的主轴和目标。

[关键词] 第二次转型 国家形象 重塑

国家形象作为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现与象征,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国家形象,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完整的还是片面的,都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宣传探索国家形象理论,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在当今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曾几何时,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崩溃论”,国际社会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用各种方式在妖魔化中国,究其根源,除种种国际因素外,以下几点错误认识尤其值得我们重视:一是将国际形象与国力等同起来,认为国家强大了别人自然就会尊重你,因而偏重“硬实力”建设,忽略“软国力”和国家的“亲和力”建设;二是重视国际地位,忽视国家形象,在朝贡体系下,我们特别在乎中华民族的威望,现在则有重“威”而轻“望”之势;三是在发展战略中偏经济、轻文化,即使强调文化,也是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对当代中国形象宣传不够,“认为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理应受到世界的尊重,殊不知历史的魅力并不能自动转化为现在的魅力”。[1]因此,我们需要重塑新的国家形象,并重视国家形象的传播。作为第一步,我们需要对国家形象有更加明确、清晰的定位,向“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展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形象,展示一个独立、负责的大国形象,从而“实现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2],为中国社会的第二次转型与和平崛起发挥应有作用。

一、转型时期中国国内形象的定位

1.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定位。

中国共产党的威望是历史形成的,在中国国内形象重塑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把握世纪之交的机遇,树立起与时俱进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指出:“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这一讲话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宣言,又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新的形象定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明确了党在新世纪的形象定位,深化了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解,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为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鲜明地树立起党在新世纪的崭新形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对中国共产党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总结,而是对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要以什么样的形象立于世界竞争的不败之地的总体指导思想,在党的新形象树立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形象中价值观的基础。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本身就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新的世纪,只有更加坚定不移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保持其先进性,才能使我们的党具有丰富的创造力、牢固的凝聚力和坚强的战斗力,赢得人民的认同和拥护。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改革创新。创新是新世纪人们必须具备的新观念,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必须坚持的中心环节,是树立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充满活力的形象体现,是增强竞争性的根本保障。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形象中价值观的本质。提倡什么文化,建设什么文化,这是一个政党在思想精神上举什么旗帜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心中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的价值理想。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制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要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也需要伦理道德的支撑,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新世纪国共产党形象价值观的核心。作为一个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要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作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能否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的群众基础是否牢固,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牢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形象树立中的根本目的的体现,是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体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树立的崭新形象,是党在未来的工作中所要坚持和维护的重要形象,它将激励全党同志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和平崛起而努力奋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含的中国共产党形象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整体,任何时候都不应任意地割裂或取舍。只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正确地定位自身的形象,我们党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转型时期中国人大的形象定位。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五十年以来,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组织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并没有真正充分发挥出来。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有权无威,当家不做主。“橡皮图章”和“政治养老院”的阴影还滞留在人们的脑海里。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任务是代表人民充分利用民主机制监督、约束政府的行政行为,实行良好的社会治理。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应该建立并落实人民民主决策、监督机制,使人大监督、制约政府的各项成文规定能够“名实相符”,并在实践法律、保护法律和捍卫法律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如何完成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任务,真正树立“名实相符”的新形象,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重塑人大代表的形象。人民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他们的行为如何,对于人大的形象和声誉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在一部分人大代表缺乏代表意识和主体意识,无论审议报告,还是决定任免政府组成人员,往往揣摩领导意图,提一些不着边际、不痛不痒的意见。重塑代表形象,就要塑造“参政议政型”的代表形象。代表要敢说真话、实话,代表选民的利益,真正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另外,代表进入权力机关履行职责时,还应组织学习国家法律,熟悉“一府两院”的工作,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同时,建立健全代表与选民沟通机制,强化选民和选举单位对代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对履行职责不力或者不履行职责的要追究责任。

第二,从制度上保证人大的权威形象。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很多,足以控制“一府两院”按照法律设计的要求运转,保证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然而,由于刚性职权少,弹性职权多,实践中难以具体操作。因此,我们要增加和完善人大刚性权力,特别是有关监督方面的职权,同时健全和完善行使职权的程序,如咨询和罢免的程序等。

第三,从作用上体现人大的形象。有作为才有权威,才能展示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在国家基本制度建设的新时期,人大的作为主要应该通过立法权和监督权来实现。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权,也是最能体现人大形象,发挥人大优势的一项职权。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体制、法制等方面的原因,这项职权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第二次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涉及到上下左右各个方面关系的调整,既有国家相关部门之间管理权限的重新划分,也有中央和地方之间关系的重新调整,必然会引起社会的深刻变迁,这就更需要进一步强化人大监督机制,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3.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形象定位。

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总体评价,是政府的表现和业绩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反映。当前我国经济、政治等领域的改革正在深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民主政治的普遍推行,社会公众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已经觉醒,公众已由过去对政府的盲从开始转变为对政府行为、作用的理性审视,政府形象尤为人们所瞩目。因此,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已成为各级政府重要而迫切的现实课题。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各级政府,应该如何定位?在此问题上,达成的基本共识是:要建立民主、高效、创新、廉洁和法制的政府,真正体现主权在民,为民谋利。其中,民主是世界潮流,更是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性质的题中之义;高效是为民办事不拖拉、不推诿、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作风,是社会效率的客观要求;创新是锐意进取,不断改革,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开拓精神,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廉洁是不藏私于心、不索取于民,一心一意为民谋福利的品质风貌,是社会公正的突出要求;法制则是依法行政、管理有序,是政府形象得以维系的根本。因此,只有建立民主、高效、创新、廉洁、法制的政府,我们才能得民心。

政府形象的实际塑造,依靠政府各部门和全体公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政府是由公务人员组成的特殊社会组织,政府的运行是其公务人员制定目标、进行和实施决策的社会管理过程。公众所接触的政府实际上是行政过程中代表政府履行公务的具体人员。由此角度看,所谓政府形象问题即是公务人员的形象问题。因此,政府公务人员是政府形象的基础。每一个政府公务人员对政府形象建构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公务人员塑造政府形象的关键则是思想强化形象意识和行动上注重公众利益。

第一,培养和强化政府公关意识与形象意识。政府公关意识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思想、观念、原则。它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思想引导着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使他们对沟通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塑造政府良好形象有明确的认识,使他们在塑造政府形象中始终处于一种自觉能动的状态。培养政府公关意识,首先要强调政府与公众沟通。要使每个公务人员意识到,任何一个公务人员都是政府形象的生动载体,其行为、作风都会形成公众对政府形象的直观感受和评价,只要某件事未做好,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就可能使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降低。其次,政府公务人员要强化自己的公关意识、形象意识,在与公众的每次接触中都能自觉意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自己代表着政府,在公众心目中打造一个亲民、爱民、为民的政府形象。

第二,重公众利益,为公众办实事。政府形象的实际塑造更重要的还在于形象意识指导下的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的行为。其行为应该以“社会公众利益第一”为基本原则。邓小平曾多次告诫,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政府行政的出发点和归宿。政府的公仆地位和人民的主人地位摆对了,政府行为才可能是优化的,为公众欢迎的。政府公务人员要勤政、廉政、依法行政,为人民办实事、谋福利,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对谋求政府与公众的和谐,重塑民主、高效、创新、廉洁和法制的政府形象大有裨益。

二、中国国际形象的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稳定、繁荣、富强,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中国国际形象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如何在国际社会上塑造当代中国良好国际形象,已成为中国外交界乃至社会各界的一个共同话题。笔者认为,欲塑造良好的中国外交形象,必先为之进行科学的定位。一般而言,塑造一国的外交形象,在为之进行具体的角色定位时,主要考虑下述三点:

其一是如何明确理念。在一国外交形象的具体构成要素里,外交理念既是其核心内容,又是易于为人们所关注、识别之点。严格地说,外交理念属于外交哲学范畴,是一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在任何情况下,一国外交都不可能脱离其外交理念,都是其外交理念的具体体现。了解一国外交理念,将有助于正确地评价该国的外交。江泽民曾经强调:“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以诚为本、以和为贵、以信为先的优良传统。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始终遵循这一价值观。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5]他所阐述的实际上就是当代中国的外交理念。目前,明确中国的外交理念,主要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要在我国的外交实践中积极予以贯彻落实,以正确的外交理念进一步推进中国外交。二是要有意识、有计划、有重点地大力予以主动传播,促使世界人民全面而正确地了解中国外交、评价中国外交。

其二是如何把握自己。此即为自身进行定位。在总体上,必须为当今中国外交形象进行准确的定位。笔者认为,为当今中国外交形象进行定位,关键是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树立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形象。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6]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外交应当独立自主,这是中国外交形象塑造的根本点与出发点。对此要始终坚持,永远不能动摇。二是要树立中国外交维护和平的形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7]人所共知,中国人民历来是热爱和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维护和平的。可是,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崛起,总有一些人视中国为和平的破坏者,所以有必要着重树立中国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三是要树立中国外交务实负责的形象。长期以来,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中国外交偏重于双边关系,而对许多多边性问题关注不够。在国际社会中,中国的“声音”不多;在国际讲坛上,中国的“声音”不响亮。这既使得国际社会对中国发挥作用的期望值不高,又制约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当前,中国外交依旧需要“韬光养晦”,但同时切莫忽略了“有所作为”。中国外交应树立起务实而负责的形象。在此,所谓“务实”,乃指中国外交应该更多地致力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而不应一味地停留于种种“口号”之上。所谓“负责”,则是指中国外交应更多地、更积极地、更主动地介入各种国际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切实有效的贡献,而不是永远置身事外。

其三是如何面对受众。此即为受众进行定位。塑造良好的中国外交形象,旨在将其主动传播出去。中国外交形象的传播对象,即为其受众。要为中国外交形象进行科学定位,就必须对其具体受众了如指掌。在此问题上,有三个方面尤其需要予以重视:一方面,要重视内外有别。塑造中国外交形象,不仅要面对外国受众,而且也不能忘记本国受众。不过,在面对国内外不同受众时,应对其区别对待。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外外有别。塑造中国外交形象时,即使以外籍人士为主要受众,也要注意其所在国家、所属民族、所信仰的宗教、所生存的具体环境的不同,切不可认定所有外国人“千人一面”。再一方面,则要重视主次有别。塑造中国外交形象,无论以外国受众为主,还是以本国受众为主,均须以其主流受众为基本着眼点。倘若一概而论,不分主次,往往会使中国外交形象的传播效果受损。

三、“以人为本”——中国国家形象的未来发展

笔者试图结合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在党的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和外交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及其中蕴涵的执政思维的分析,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未来发展做一个展望,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仅就2003年的中国而言,无论内外都发生了很多事情:内部,首先是上半年蔓延两岸三地的“非典”疫情,紧接着是7月后的香港政潮,到年底,又因台湾通过《公投法》引发了海峡两岸的紧张形势;这一年,除了整体经济持续走好之外,各地民众的上访现象日益频繁及由偶然事件引发的反日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国际方面,则有三个重要形势的发展,分别是美国攻打伊拉克、朝核危机与人民币升值争议及相关的贸易保护困扰。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新领导集体稳中有健,去虚务实,谦虚积极,格局开阔。

——危机处理能力值得肯定。无论是“非典”疫情、潜艇失事、香港政潮及台湾“公投法”风波,都表现得反应快、判断准、出手明快利落,将危机有效地控制在一定范围。

——治国态度,谦虚认真。胡锦涛总书记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西柏坡学习考察,要求全党同志继续发扬“两个务必”的精神。从中共十六大换届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还进行了一系列的“集体学习”,从学习宪法开始,包括经济、科技、军事、思想、文化、历史,将中国放在整个世界的坐标里面加以参照学习。

——施政风格凸显“以人为本”。高层领导人物不仅强调为政要贴近民众,且身体力行,非典时探视疫区,与爱滋病患者握手,关心农民工被欠工资等。凸显以人为本的另一个做法,是淡化新闻对高层政治人物的报道,简化高官出访的机场迎送,改变北戴河会议的形式等,树立了去虚务实的政治氛围。

——“民本外交”初显端倪。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前所未有地采取明确立场,使得中国民间的爱国主义得以理性表达,因为基于民意,才没有出现非理性行动。在当今国际局势下,大国关系下的思维碰撞难免外交政策的冲突,但这种冲突的协调应当以国内民众利益为衡量的尺度。不出让民众利益来换取国家地位的定位至关重要,让民众的政治参与影响外交战略的部署,只有在这样“民本外交”的背景下,外交政策才能够获取民众的广泛支持,才可以保持国内改革形势的相对稳定。

2003年,最引人注目的是社会体制改革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进行着,很多专家学者把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的第一年称为“社改元年”。细细察看这一年间的中国新闻,长时间牵引公众注意力的,不是过去常见的重大政治、经济方面的新闻,而是SARS危机、孙志刚事件、孙大午事件等社会问题。政府对社会问题的正面回应的姿态,亦使“社改元年”的特征殊为明显。

“社改元年”,从表面上是暴露社会严重失衡的SARS偶然引发的。事实上,它是社会隐患集中爆发后的必然选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严重失衡的社会如何保持稳定,如何实现全面转型。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不良社会风气继续蔓延;一些人对防治腐败信心不足;就业与再就业形势严峻。中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更为深刻、复杂的新阶段。

面对这一切,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开幕式上强调,“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最重要的标志”。“实践三个代表要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8]胡总书记的讲话中,出现最多的就是“民”字和“群众”一词,新的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从中可见一斑。SARS的爆发,给人民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同时也让我们渐渐看清楚了新一届政府的执政思维,在SARS的后一阶段,政府公开承认此前的失误,进而制定信息披露机制,公开所有疫情,随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布施行,卫生部部长和北京市市长被免职。更重要的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公开已成为政府的一条原则,打消了很多人对社会公开问题能否持久的怀疑和观望,人民开始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权利。而孙志刚案,最终导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除,代之以“收容管理”,这一切又使我们真正领略了宪法的权威和人大的权利,切身感受到了自己的公民权利。

进入2004年,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法律、条例和文件的通过和施行。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暂行规定》;从“三农问题”又一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到《行政许可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在今年7月1日施行;从“私有财产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和“政治文明”入宪到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阐述。2004年的中国,国家基本制度建设的速度继续加快,我们正在新一次转型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纵观这一切,“以人为本”无疑是其主线:无论是社会体制改革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进行,还是一系列法律、条例和文件的通过和施行,贯穿其中的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在外交上也本着“以民为本”的精神,使中国外交具备一种民意的广度,民主的厚度,使走向成熟的中国在全球事务中表现出一种成年人特有的平和、稳健,“以人为本”正越来越清晰地成为中国国家形象未来发展的主轴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小彪.“唱衰”中国的背后:从“威胁论”到“崩溃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页.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

[3]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2年11月14日.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

[5]江泽民.在乔治·布什图书馆的演讲.新华社2002年10月24日电.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C](3).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7]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11-512页.

[8]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1日.

责任编辑 张荣辉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重塑
以房抵债和让与担保的识别及重塑
重塑未来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李沧:再造与重塑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道、势、术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重塑灵魂
作为西方思想重塑力的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