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角下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选择

2009-12-25 10:18孙孝文
理论月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诠释实证教育管理

孙孝文 李 俊

摘要:教育管理研究范式包含哲学观念和方法论倾向。实证与诠释是教育管理研究的现实范式,西方教育管理研究以实证范式为主,我国则更多地选择了以诠释为主的研究范式。单一的研究范式都有其缺点,建立并形成综合范式,是教育管理研究范式发展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教育管理;实证;诠释;综合范式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9-0092-03

教育管理研究在西方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主要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教育学科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目前,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成果对教育主管机关和高校领导的吸引力不强,陷入一种自说自话的尴尬境地,这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主要采用诠释范式有直接关系。而在过去的20多年里,人们对教育管理科学的攻击已经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管理科学变化的看法,实证主义的研究传统亦受到巨大的挑战。因此,教育管理研究应选择综合范式。

一、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哲学理解

1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不同认识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英教育研究文献中开始频繁使用范式一词。所谓“范式”,根据库恩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概念,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美英教育管理理论存在三种主要范式即教育管理的结构功能主义范式、解释主义范式、批判探究范式。结构功能主义认为事实与价值是分离的,不受价值的影响。解释主义认为主客体是不能分离的,研究事实必须考虑事实的价值判断。批判探究范式认为主客体双方不能分离,要在互动过程中,相互认识和理解,并且实现相互的改造,以求得相互的解放。

我国研究者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进行了多种分类,如“目前关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范式。以移植替代论、依附发展论影响最大”,也有把院校研究或混合方法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有人认为“政策分析范式和院校研究范式在当前还不是主流,但其发展趋势及前景则日益看好”,“混合方法研究相比于多学科研究方法论和‘独特的方法组合说而言具有更大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的可能性,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理想研究范式”。还有人分为经验主义研究范式、学院派理论思辨研究范式、西方体系的研究范式、企业主义的研究范式等等。

我国研究者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分类法只是注重了教育管理研究在“符号概括、模型、范例”等外在形式、方法上的相同性。但这些方法本身还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范式,而是一定范式的应用,“因为范式一定是具有哲学意蕴的,而这些具体的研究方法本身并不意味着何种哲学观念和方法论倾向,所以仅有具体方法构不成范式”。

2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哲学视角

库恩坚持强调对“范式”“只有完全从哲学上理解它才合适”。如果从哲学上理解。“范式”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个科学共同体所使用的符号概括、模型、范例等。其内涵则是这套研究方法、评价标准所秉承的“形而上学承诺”,即对世界本体的基本假定。

库恩对范式的理解帮助我们认识到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为教育管理研究范式提供了新的视角,一些研究者也开始尝试从哲学角度来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的范式问题。“可以断定的是,传统范式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支持者。从文献资料看,教育管理研究的学者们对范式的争论并未局限于范式的种类与划分上。事实上,对范式本身的哲学性思考更反映了人们的思想冲突和认识的逐步深化”。对于西方教育管理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埃沃斯和拉科姆斯基教授提出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西方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是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定量的研究技术,并假定只有一种证明知识的标准,这就是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70年代后,教育管理研究吸收了库恩的“范式转换”学说,采取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接受了多种证明知识的标准,既认可定量研究,也倡导定性研究(质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日益流行,这一转换的特征是从多元化真理到没有真理。但无论是西方教育管理研究的三种范式或三阶段,还是我国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不同划分,从哲学视角来看,教育管理研究范式总不外乎实证、诠释与综合。实证、诠释与综合都是对事物的不同认知方式,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就成为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二、教育管理研究范式转换的反思

1西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偏好实证

伴随社会哲学思潮的发展,西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经历了实证——诠释——实证三次转变。总体来说,20世纪以前,教育管理研究主要通过思辨、解释来探讨问题。属于诠释范式。20世纪初以教育学家桑代克等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开展了美国规模庞大的学校调查运动,桑代克还认为“人性的真实情况可以成为量化的科学研究的材料”。他们运用调查、统计、教育测量、教育实验等方法对学校管理效率、财务效益、学生成绩等进行以量化为主的研究,揭开实证研究的序幕。随着心理学、统计学等科学方法不断引入。教育管理实证研究范式出现繁荣的局面。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格林菲德为代表的解释(诠释)主义范式开始崭露头角,他们针对实证研究在教育管理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不关心人的意识和情感、割裂事实与价值等不足。批判教育管理研究实证主义范式是一种狭隘的科学观。认为不能用数学的和定量的方法来研究和分析教育管理问题。也不能脱离事物的价值判断。还有一些学者试图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为思想基础。抨击实证主义的事实孤立、价值中立等观点。提倡将教育管理问题置于社会政治文化现实背景中进行研究,以否定和批判为主要特征,建构起具有整合性和辩证色彩的教育管理批判范式。20世纪80年代后。以院校研究、校本管理等为代表的教育管理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它以具体大学为研究对象,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校本管理则是近10年来兴起的学校民主管理、自我管理、效能管理研究,两个流派的研究方法都可以归入实证主义的范畴。

2我国教育管理研究范式习惯诠释

我国由于受传统思辨哲学的影响,教育管理研究虽然有一些实证范式的运用,但一直以诠释范式占主角。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改革,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探索,从而掀起了教育管理研究的高潮,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理念、性质、类型、培养目标、布局与结构等进行全方位研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对迅速恢复被文化大革命所摧毁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高等教育研究,在近若干年观念演进与实践变化中,越来越沦为一种追释性思维活动及思维活动结果表达。追释,是紧追现象、言说与理论,对其

进行后补性、圆场性或验证性阐释”。

3中西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影响

教育管理研究诠释一实证两种范式在论争中交替发展。但综观整个发展过程,西方教育管理研究普遍重视实验与统计等方法的运用,形成了注重客观事实,讲求实证的传统。实证范式具有客观性、操作性、验证性和预测性等优势,从局部或个案来看,实证研究有利于解剖麻雀,通过特殊来解释教育管理的一般规律。但实证不可避免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同时要受到客观环境如实证的条件、调查研究的手段与方法等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且,教育管理活动是针对人的复杂活动。机械的教育管理研究实证范式把研究对象从现实世界中独立出来,假设一种人为设想的理想状况即实验环境来研究,会一定程度地割裂事实与价值间的联系,使得研究结论容易出现片面性或缺陷。

而我国以诠释为主的研究范式由于研究成果大多是与教育管理现实脱节的理论或空洞说教,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研究主体对研究对象的不了解所影响。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或教师。他们对教育管理特别是学校的教育管理缺少真实体验,对教育管理问题缺少感性认识。只好开展从理论到理论的“诠释”研究,而在一线从事教育管理的人员对教育管理的研究不多,缺少理论的指导,研究往往就事论事,所以出现教育管理研究成果“研究的不用,用的不研究”的局面。教育主管部门不看,学校领导不用,教育管理研究解决不了现实问题而受到冷落,教育管理研究出现边缘化倾向。由此可见,单纯强调实证或诠释,都是一种有失偏颇的范式。

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未来趋势

1发展教育管理研究的综合范式

教育管理研究范式总是向前发展的。佩恩认为“常态科学”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例外”出现时为止,“例外”最终会导致一场危机,科学中出现的危机使新的范式的产生成为必然,从而导致了原有范式的转换。教育管理研究未来范式的选择来源于现有单纯的实证或诠释范式的“危机”。霍伊教授认为:传统的实证主义科学理论正与一些新观点,诸如解释学、建构主义、激进人文主义、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等,发生着一场“范式战争”,主要的战场发生在坚持传统科学证明方法的人员与拒绝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的人员之间,非传统方法的出现有助于教育管理科学的发展。范式的背后总是和一定的哲学联系在一起,受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影响,“今日之西方教育管理研究既未朝格林菲斯所倡导的经验—分析的范式论方向发展。也未朝格林非德的诠释一理解的范式论方向发展,而是呈现出由抗争走向融合的趋势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未来教育管理学的一个特征就是其哲学观点和理论观点将较少具有争议性,而更具宽容性,更具复杂性”。以前建立在实证哲学和诠释哲学基础上的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经历了思辩诠释、实验实证研究方法的分化后,未来将建立在复杂哲学的基础上,互取其长,逐步走向融合,建立形成一种既重视事实、又重视事实背后的价值。既重视实验和数据、又重视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环境的综合范式。

有人认为“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使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的混合方法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理想研究范式,这种界定依然只强调了范式方法论的意义。综合范式不同于混合方法研究,不是将几种不同范式混合在一起。也不是同时采用多种范式;综合范式也不同于社会批判范式,社会批判范式认为实证主义将一切现存的东西当成“事实”加以接受,实际上起到了维护现实的消极作用,而解释主义虽然强调了研究者的主体意识,但缺少否定性,所以社会批判范式主要采取否定的态度。而实现否定的主要手段是批判。综合范式是在综合哲学指导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教育管理研究要将实证与诠释有机统一起来,将事实与价值判断统一起来,以肯定的态度,增强研究的建设性,形成一种科学的研究范式。

2以现实问题作为教育管理研究的焦点

综合范式下教育管理研究必须以现实的、真实的问题为研究焦点,脱离现实的教育管理研究不会有生命力,而对“伪问题”的研究要么是无病呻吟,要么是得出错误结论误导舆论。目前我国教育管理研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分离,专家学者和管理实践者分离。研究成果和管理决策分离。在综合范式下,首要的是强调运用实证等方法对现实问题材料的发现、收集、积累和整理。同时充分运用先进理论来诠释现象,充分尊重事实的客观价值,从事实分析中得出研究结论与价值判断。积极引入西方后现代视野下的生态、伦理、女性主义视角。使得对话、解构、理解、交往、批判、解放、正义、平等等话语在教育管理学科中占有一席之地,逐渐形成研究选题与真实现实问题的结合、实证与诠释方法的结合、研究者与管理者的结合、研究成果与管理决策的结合,从而提高研究针对性和学术水平。

3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管理研究的价值追求

综合范式的教育管理研究将事实与价值统一起来。但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客观事实,任何所谓的客观事实都是在观察者态度、观念和假设影响下对事物的映射。华勒斯坦等人曾明确指出:“对社会现实进行照相式的再现是不可能的。一切数据都是从现实中挑选出来的,这种选择要以某一时代的世界观或理论模式为基础,要受到特定群体所持立场的过滤。”所以不同的价值取向对研究的结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领域,无论是从研究人员,还是从研究方法、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的价值取向上,除存在研究重点是关注问题研究还是关注学科建设的“二分现象”外。更重要的是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工具性”与“人本性”的分野。对持“工具性”价值取向的研究者来看。教育管理研究主要是探讨教育管理更好地发挥教育工具作用的方法,相反,“人本性”价值取向的研究则主要是探索教育管理促进人的发展的各种途径。而现实是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热衷于从现象追踪教育管理热点问题,习惯通过研究成果来解释政府政策合法性、可行性。未来的教育管理研究综合范式,应该有助于透过市场经济环境下纷繁的教育现象,助推教育回归其培养人的理性的本质,促使教育管理逐步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促进有利于受教育者个体潜能发挥和个性解放环境的形成,从而实现教育管理实践目的与价值,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结论

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人们更多的是从教育管理研究的“符号概括、模型、范例”等外在形式、方法上去找出研究的切入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从不同学科视角对教育管理进行研究,出现一种基于复杂哲学兴起背景下的教育管理研究综合范式,这种范式统一事实与价值。关注真实的现实问题。以人本性作为研究价值的取向,是未来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杨小民

猜你喜欢
诠释实证教育管理
当代纤维艺术材料语言发展研究
论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O2O电子商务顾客满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