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之道 有机琢成

2009-12-25 08:54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31期
关键词:宣恩宣恩县贡茶

马 帅

宣恩县是有“中国硒都”之称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县,站在全国视角看,宣恩种植绿茶具有我国境内少有的禀赋优势。

地理禀赋优势突出。宣恩地处北纬30°线区域的鄂西武陵山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全县山川奇秀,年降雨1500毫米,土地面积274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7%,植物品种多达2000余种。这里的炭质页岩和含炭硅质页岩含硒量达每公斤8590毫克,比国外文献记载的最高记录高出10倍多,全县土壤天然含硒量远高于一般土壤,使当地绿茶产品广泛具有富含硒质的特性,硒含量在0.3-5ppm之间。科学已充分论证,硒通过抗过氧化物和消除自由基,减少或延迟脂褐素的形成,从而具有抗细胞衰老和延缓死亡之价值。

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宣恩普见ph5.5左右的弱酸性紫色沙壤,武陵山区多见海拔500—1000米的宜茶山地,其特有的群山终年云雾缭绕,气候温润,远离污染,植被茂密,土壤天然富含硒,各类有机肥源丰富,因而造就宣恩成为优质绿茶生长发育的“黄金带”,纳入《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绿茶区域布局体系。由于宣恩境内拥有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限制资源开发,又未通铁路与高速公路,因此工业几乎没有起步,宣恩因此而得天独厚地成为当前全国少有的宜茶生态净土。

制茶历史源远流长。“贡水香茶出伍台,珍枚雀舌胜于花,皇恩宠赐金牌挂,美誉清名出海涯”,作为贡茶的生息地之一,宣恩县自西晋开始茶叶种植就相当普遍。清乾隆49年,县内伍家台地区茶农伍昌臣所制的绿茶,色、香、味、型俱佳,献宫廷后深得乾隆喜爱,即兴获得御赐“皇恩宠锡”牌匾,列为朝中纳贡珍品,此匾至今犹在宣恩县博物馆珍存,贡茶之名因而广为流传。

有机内质表里如一。近年来,海内外茶叶消费市场最突出的就是“安全”和“优质”。有机茶成为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也是我国茶叶中最高品质的代表。宣恩县茶叶先后获得国内最高的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认证,欧盟IMO及EEC、美国NOP和日本GAS有机食品认证,以其优异的品质打开了欧洲、日本、美国的名优茶市场。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伍家台贡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伍家台贡茶源”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伍家台贡茶制作”2009年被列为州第二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商标“皇恩宠锡”连年被评为“省著名商标”。

民族风情倍添魅力。宣恩以土家、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66%以上,悠悠数百年,宣恩县采用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精制而成的富硒贡茶,具有熟栗香郁、玉液清绿、清甘滋醇、回甜爽口之特点,清香味纯,余味绵远,贡茶文化已与土家族、苗家文化融为一体,“采茶歌”、“油茶汤”正极力演绎和诠释着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基地保障顺畅平稳。宣恩有机茶市场供应保障能力突出,由于自1995年起即启动有机茶基地认证工作,并在全县积极推行“猪—沼—茶”生态农业模式,目前,全县已有欧盟认证的有机茶园2552亩,转换认证的8800亩,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的5000亩,无公害茶园5万亩。截至2010年,宣恩无公害级以上茶园面积将超过12万亩,总产量将超过8000吨;2012年有机茶园将达到5万亩。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各国大宗农产品出口市场疲软,同时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检测指标从200多项增加到390项。此时,宣恩县绿茶不仅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且市场比以往更加广阔,有机茶订单2009年增长3倍,猛增至505吨,且2009年有机基地生产的茶叶早已被全部锁定,这些都令人始料不及。

作为湖北省有机茶面积最大、产品合格率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宣恩县,实施标准化生产与农产品质量认证,绿茶实现了由“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的嬗变,再结合其“富硒”、“贡茶”等特点,使有机茶销路大开,造就出“伍家台贡茶”这匹绿茶行业的“黑马”,成长潜力也不容小视,为全国有机茶发展谋划出一条良径。

猜你喜欢
宣恩宣恩县贡茶
湖北宣恩:家庭农场托起生态致富梦
室内设计
土家族“宣恩耍耍”的发展现状
送茶五吨
送茶五吨
浪漫宣恩等你来
贡茶第一寨仙游伍家台
一心为民 尽职尽责——记湖北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翔二三事
郑代表的“诚信茶经”——记湖北省人大代表尧恩施州宣恩县伍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郑时兵
乡镇如何落实“开放活州”战略——以宣恩县高罗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