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慈利通津铺话后置词

2009-12-28 02:12陶伏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湖南

陶伏平

[摘要]汉语后置词从句法类别上分为四类:题元后置词、辅助性后置词、连接性后置词、定语后置词。湖南慈利通津铺话后置词有两类:题元后置词、辅助性后置词。题元后置词包括用于指人名词后的后置词、时空后置词、比喻比较后置词。从来源上看通津铺话后置词有名源后置词和副源后置词两类。

[关键词]通津铺话;后置词;湖南

[中图分类号]H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090—04

一汉语后置词的范围

汉语后置词可以分成下面四类:

1题元后置词。它们能与前置词配合使用,也能独立介引题元。

表示空间关系的方所后置词占了题元后置词的大部分。方所后置词又可以分为方位后置词和处所后置词两小类。普通话基本上只有方位后置词一类。即由方位名词虚化而来的后置词,包括典型方位词和准方位词,典型方位词有:“上、下、左、右、前、后、里、外、内、中、间、东、西、南、北”等15个单音方位词和单音方位词前加上“之”、“以”派生的“之上、之下、之左、之右、之前、之后、之里、之外、之内、之中、之间、之东、之西、之南、之北”、“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里、以外、以内、以东、以西、以南、以北”及“以远、以近”等28个双音方位词。

非名源的题元后置词有表示起点的“起、来、以来”、表示终点的“为止”、表示比较和比喻的“……似的/一样”等。

2辅助性后置词。它们本身有一定意义,但不能独立用作题元标记,而必须跟前面的前置词组成框式介词。如“跟……一起”、“比……要/来得”、“把……给”、“为了……起见”、“对……来说”等框式介词的后部分。

3连接性后置词。它们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是在前置词短语和动词核心之间起连接作用,和前置词一起构成临时性框式介词。如古汉语“以……以”、“因……以”、“以……而”、“及……而”、“由……而”等框式介词中的后一部分,即“以”或“而”,普通话中的“用……来”、“通过……去”中的“来、去”。

4定语后置词。专用定语标记就是古代的“之”、普通话“的”。只有定语标记前为NP时才可以分析为后置词。吴语中方位后置词兼作定语标记。

二通津铺话后置词

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澧水中游,东北与石门县毗邻,东南与桃源县接壤,西北与桑植县相邻,西南与永定区连接。通津铺镇位于慈利县中北部。慈利通津铺话属西南官话。

(一)通津铺话处所类后置词:用于指人的处所后置词

1)“那里/这里”的句法作用是加在任何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后面,赋予该NP处所题元。可以加在指别词后面构成处所代词或处所疑问词。“NP那里/这里”经常不需要前置词,直接在句子中充当方所状语,“那里”表示远指,“这里”表示近指。例如(括号内为普通话发音):

(1)我刚刚一个老同学那里回来。(我刚刚从一个老同学那里回来。)

(2)你哪个那里回来?(你从谁那里回来?)

(3)东西放我这里就是的。(东西放在我这里就是了。)

(4)我他那里吃过一回酒。(我在他家里喝过一回酒。)

(5)请你小兰那里去吃饭,你去不去?(请你到小兰那里去吃饭,你去不去?)

(6)林林那里坐一下要得不?(到林林那里坐一下,行吗?)

以上例句中“NP那里/这里”分别表示起点、源头(从),处所(在),终点(到),都没有用前置词,在这里“那里/这里”本身作为后置词就具有介词的功能。这些句子在普通话中难以省去前置词,而在通津铺话中只用后置词很普遍,很自然。口语中习惯不使用前置词。

2)“俺”在通津铺话中是复数后缀,第一、二、三人称复数是“我俺/他俺/你俺”,在通津铺话中“我俺/他俺/你俺”又兼处所题元,复数后缀与处所语素一致。例如:

(7)你放假就到我俺来玩。(你放了假就到我家里来玩。)

(8)有时间要到你俺去看一下,从来没去过。(有时间要到你家里去看看,从来没去过。)

(9)我去小张他俺买猪。(我去小张家里买猪。)

上面的例句中,复数后缀同时又是表示“家里”意义的处所后置词,“我俺/你俺/他俺”与“我家里/你家里/他家里”同形。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NP那里/这里”与复数后缀的分工,“NP那里/这里”泛指某人所在的地方,或是家里,或是当时所在的任何地方,而“我俺/你俺/他俺”表处所题元时专指家里。

(二)通津铺话时空间类后置词:来自方位名词的后置词

汉语的方位词本来是表示位置的关系名词,如“四海之内、草莽之中”,方位词用在名词之后,但它们也是关系名词而不是后置词,它们是领属结构的中心。在现代汉语中,“上、下、中、里”等已失去名词性,虚词性非常明显。单用能力接近消失,大量使用在名词之后,呈现虚词常有的定位性。所搭配的名词短语越来越广泛,如“思想上、帮助下”等没有方位意义的抽象名词和谓词性单位也能搭配,词汇意义越来越弱,很多情况下只是语法需要而用,方位词之间的意义差别也在缩小,如“地上、地下”意义相同,语音上出现轻声、脱落等现象。

吕叔湘指出,“上”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定向性的,一个是‘泛向性的”,大多数只表示涉及某一物体,或者着落在某一物体上,并不一定在它的上方。如脸上、身上、墙上、门上等。有好些名词代表抽象事物,更谈不上“上”和“下”。“里”情形与此类似。这说明普通话中方位词“上、里”已经语法化,在方位词中,虚化程度是最高的。普通话中“‘上、‘下、‘里的方位意义大率很模糊,如‘手里也可以说‘手上,‘书上也可以说‘书里。到了要表示明晰的方位意义的时候,就不能再用‘里、‘上、‘下等,必须说‘里头一上头、‘底下。”

在通津铺话中,方位后置词以“上、里”为代表,其语法化程度比普通话的“上、里”更彻底。

在通津铺话中方位名词“上头”、“上面”,表示明确的方位,可以单用,如“书在桌子上面/上头的书架子上,不是桌子上。”“上”除了后置没有其他作用,没有名词性,有时也用“上头”,如“早上头”。作为后置词,“上/上头”不能加在指人名词后,关于人而需要用后置词时,就用上文分析过的“那里/这里”。“那里/这里”表示的是某人所在之处。假如需要以人本身为方所题元时,通常会在指人名词后加“身上”、“面上”或“头上”,形成“NP身上”、“NP面上”、“NP头上”的格式。“身、头、面”是人体部位关系名词,但在这里已经成为黏着语素。典型方位词与由人的某一部分引申而成的准方位词组合成一个复合后置词。

在句法功能上,“NP身上、NP面上、NP头上”

等单位,既可以用在“在”等前置词后,也经常作为后置词独立充当一个方所题元,而且比普通话更不依赖前置词。例如:

(10)你沙发上/上头坐去,舒服一些。(你坐沙发上,舒服一些。)

(11)镇上看见张民吗?(在镇上看见张民了吗?)

(12)妈妈滩上扯白菜去哒。(妈妈到上面扯白菜去了。)

(13)你个儿没搞好,都怪我身上。(你自己没做好,把责任全推到我身上。)

(14)他的钱赌完哒,女的身上也用哒一些,屋里是没看见他几个钱。(他的钱赌完了,在女人身上也花了一些,家里没看见他几个钱。)

这些例句在普通话中都需要有前置词“在”或“到”,例句(10)指具体方位,例句(11)一(14)是抽象的方所义,其中例句(11)、(12)指某一空间范围,例句(13)、(14)指人本身或某一类人方面。

复合后置词“面上”的某些用法已由方所范畴引申到更抽象的非方所性题元。例如:

(15)钱面上不要看得那样要紧。(在钱财方面不要看得太要紧。)

(16)气头上不要两个他再讲哒。(在他生气的时候不要再跟他说什么了。)

(17)桌面上客气点搞哒。(在酒席上要客气一点。)

例句(15)表示“在钱财方面”,(16)以空间隐喻时间,(17)以空间隐喻实物。

再看“里”。在通津铺话中有一个方位名词“里头”,表示“里面”,可以单用,而“里”只能作后置词。如“里头有人。”“屋里有人。”通津铺话中用“里”作后置词很多,如“日里、夜里、房里、灶屋里、半路里”。

与“NP上”一样,“NP里”短语既能用在“在、到”等前置词后,又经常单独作状语。例如:

(18)要不先到[de]我屋里坐下子。(要不然先到我家里坐会儿。)

(19)他哪里去哒?老张屋里去哒。(他到哪里去了?到老张家去了。)

(20)热得,快在[de]堂屋里歇下子哒。(太热了,快到堂屋里歇会儿。)

(21)我到哒半路里。(我在半路上了。)

(22)井里洗菜要不得,水不干净。(在井里洗菜不行,水不干净。)

通津铺话后置词单独充当状语的能力比普通话强,而后置词正好在状一动之间的中介位置;在动词后,处于中介位置的前置词,有时也省略,只用后置词。如“放堂屋里”、“困铺上”、“坐沙发上”。与“面上”这类复合后置词相似,“里”也有复合后置词,最重要的是“肚里”[tau li]。“肚里”是方位名词,本义实指“里面”。例如:

(23)睡到[de]肚里些。(睡到里面一些。)

(24)面上没得哒,可能肚里还有。(表面没有了,可能里面还有。)

由方位概念的“里面”,“肚里”在通津铺话中已虚化为表示人之间或事件中间的复合后置词,“……肚里”前既可以加“在、到”等前置词,但更多情况下是不用前置词而直接充当状语。例如:

(25)你那帮朋友肚里我只对他印象还好一点。(你那帮朋友里面我只对他印象还好一点。)

(26)五姊妹肚里她还算会做人一点。(五姊妹中算她还会做人一点。)

(27)那个事肚里肯定有名堂。(那个事情中间肯定有名堂。)

除非是有些对举例的情况,如“坐北朝南、东打听西打听”等情况,通津铺话中不存在“中、间、外、东、西、南、北”这些单音节后置词,都用双音节形式表达。“下”除了“地下”以外也很少单用。通津铺话来自方位名词的后置词有:“上、下前、后、里、之前、之内、以上、以下、以前”。

(三)通津铺话时空类后置词:“起”、“为止/打止”

“起”“为止/打止”用于表示时空的起点和止点,“为止/打止”与前置词“到”组合成框式介词。如:

(28)明年起不种烟哒,没得钱赚。(从明年开始就不种烟了,没有钱赚。)

(29)明朝起他住校哒,不住屋里哒。(从明天起他住校了,不在家里住了。)

(30)今朝为止,我开车还没出过事。(到今天为止,我开车还没出过事故。)

(31)你那里起到我这里为止,就这几个人一路去。(从你那里开始到我这里为止,这些人一块去。)

前三例表示时间的起点和止点,后一例表示空间的起止。

(四)通津铺话比较、比基尼喻标记后置词:“一样/那样”

表示等比和比喻的框式介词“两个/跟……一样/那样”由伴随者前置词“两个/跟”加后置词构成,表比喻时前置词也不用“象”,而用伴随者标记介词。例如:

(32)我两儿/跟你一样/那样,不喜欢讲多话。(我跟你一样,不喜欢啰嗦。)

(33)这次考试莫两个/跟上次一样/那样,又两门不及格噢。(这次考试别跟上次一样,又有两门不及格。)

(34)她对学生跟对个儿的伢儿一样/那样好。(她对学生跟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好。)

(35)他两个/跟猴子一样顽皮。(他跟猴子一样顽皮。)

(36)你长得两个/跟牛一样壮。(你长得跟牛一样壮实。)

例句(32)——(34)中,“两个……一样/那样”表示比较,话语中“两个……一样/那样”的重音在“一样/那样”上,说明两事物相同。例句(32)“我”和“你”在“不喜欢讲多话”这点上是相同的。例句(33)希望不出现“上次”同样的“两门不及格”的情况。例句(34)“她”对待“学生”和“个儿的伢儿”“好”的程度是相同的,后置词可以用“一样”,也可以用“那样”。

例句(35)、(36)的重音在“两个/跟”的宾语上,是修辞的比喻,说明两事物类似。例句(35)中“他”和“猴子”的相似点是“顽皮”,例句(36)中“你”与“牛”的相似点是“壮”。在普通话中,例句(35)、(36)中的“两个/跟”都能换成“象”,“一样”可以换成“似的”,而通津铺话中一般前置词都用“两个/跟”。后置词“一样”也不能换成“似的”。

“一样/那样”是方式一程度指示词,发展成方式一程度后置词,是副词性后置词。

(五)通津铺话辅助性后置词“一路”

“一路”是数量词,表示动量“一趟”、“一次”的意义。例如:

(37)他那样要你去,你就去走一路吧,又不要好多钱。(他那样希望你去,你就去一趟吧,又不要花很多钱。)

(38)他屋里我去过一路,不记得路哒。(他家里我去过一次,但不记不清路了。)

“路”前也可以用其他数词,如:

(39)钱又不多,我去过五路才接哒。(钱又不多,我去了五次才接到。)

由表动量的意义,“一路”引申出“一起”、“一道”的副词义。普通话中表示伴随者题元的“跟/和/同”经常和动词前的“一起”、“一道”构成框式结构,表示共同性行为。通津铺话中用“两个/跟……一路”结构。例如:

(40)我两个他一路去。(我跟他一起去。)

(41)我俺跟张教授一路长大的。(我们跟张教授一起长大的。)

(42)我俺两个张民屋里一路起的屋。(我家和张民家一起建的房。)

“一路”由“一起”、“一道”的副词义引申出意义更为虚化的连词用法,形成“一路……一路……”的复句连词用法,表示几件事情同时进行。例如:

(43)一路做事,一路跟我讲话。(一边干活,一边跟我讲话。)

(44)他喜欢一路听歌,一路做作业。(他喜欢一边听歌,一边做作业。)

“一路”的源头是数量词“一趟、一次”。“数量词是体词,但是同时又具有谓词性”因此,我们认为“一路”是体词性后置词。

三小结

通津铺话后置词从句法类别上分有题元后置词、辅助性后置词。

题元后置词包括三类:一类是用于指人名词后的后置词“这里/这里、我俺/你俺/他俺。二类是时空后置词,包括来自方位名词的后置词“上、下前、后、里、之前、之内、以上、以下、以前”和时空起止后置词“起”、“为止/打止”。三类是比喻比较后置词“一样/那样”。

辅助性后置词有“一路”。

通津铺话后置词从来源上分有名源、副源后置词,名源后置词有“一路”、上、前、后、里、外、内、之前、之内、以上、以下、以前、起、为止”。副源后置词有“一样/那样”。

猜你喜欢
湖南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为什么多吃新鲜蔬菜好?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时会觉得痒?
“湖南造”首列CJ6动车组上线运营
坚毅
光阴荏苒
《一枝花》二胡演奏技巧新探
雨花——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
湖南童谣
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