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共政党文化社会化的实现途径

2009-12-28 02:12肖铁肩周小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实现社会化中国共产党

肖铁肩 周小李

[摘要]传播作为政党灵魂的政党文化是使政党获得和维护合法性的重要手段,政党文化的传播并被接受的过程就是政党文化的社会化。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其政党文化的社会化。就中共政党文化社会化的实现而言,家庭学校的培养是基础,媒体的广泛宣传是支柱,文艺审美形象是重要的精神养料,党组织的强化训练是核心保证,发挥纪念活动的感召作用是重要补充。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社会化;实现

[中图分类号]D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5-0111-04

一般而言,政党文化的社会化是指该文化被传播并获得社会成员认同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特定人群的集合体,往往会利用组织教育、培训和宣传手段,对党员和大众灌输最适合维持其合法性的思想意识,以期将这些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内化为党员和大众的个人化选择,沉淀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经过数十年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而要弄清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就有必要探索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社会化的实现机制问题。

一家庭学校的培养是中共政党文化社会化的基础

1家庭的耳濡目染渗透。在中国共产党文化社会化的实现过程的诸多机制中,家庭的影响是在这一过程中最先起作用的。家庭在政治人格的塑造,人生观的形成,以及基本政治生活规范的获得等方面。对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起着一种启蒙性的作用。儿童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受影响最为直接的社会化媒介。许多研究表明,在较长期的家庭环境中,前辈在养育后代的同时,经常把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看法,对政党、政府的态度,对政治事件及政治人物的评价以及他们通常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直接或间接地传输给后代,引导他们初步学习和了解外部政治生活。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在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系统的社会化过程中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般地说。家庭的影响主要是使个人增加对国家政治系统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也就是说,它对党所建立的政治系统的稳定有正面作用,当涉及一家人的重大利益时,有时家庭甚至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特殊现象的存在,那些对共产党缺点认同的成年人组成的家庭对实现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社会化的功能作用往往是反面的。

我国从50年代就开始评选“五好家庭”。“五好家庭”创建活动始终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这一活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实施家庭文明工程,深入开展“五好家庭”创建等各种活动,教育帮助广大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启发引导家庭成员不仅正确处理家庭内部关系,更要正确处理家庭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使社会主义道德成为每个家庭的行为准则。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过程中,将自己的文化系统渗透进家庭中去,使得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政党文化。

2学校的系统教育。利用意识形态教育促进政党文化的社会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也是党对中国社会进行成功领导的经验之一。在中国教育系统中,学校充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对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由于其拥有的政治资源特别是非物质资源中的体制、政策、功能及其合法性资源,它在学校中促进其政党文化社会化的功效就更突出。从这点来看,各类学校都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一个重要机制,或者说它是正式的、有效的和系统的社会化机制,学校在这些实现机制中非常关键也最为实际。

即使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前,学校在我党政党文化社会化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李大钊建立的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小组——“马尔格斯学说研究会”就是1918年在北京大学组织的,在此期间,他还在其它学院讲授《唯物史观》等课程,向青年学生宣传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许多青年的思想积极的向马克思主义转变。到1932年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瑞金列宁师范学校、中央列宁师范学校等,培养了各方面的人才。据统计,到1934年3月中央根据地有列宁小学3 199所,学生约10万人,一大批人在学校的教育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后来在延安时期就更加注重学校教育。各个根据地都办了一些大学,还有大批中学、小学,当时的学校教育是以培养党所需要的干部为主的。

当前,学校实现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社会化往往通过两条渠道:一是通过正式开设的有关中国共产党方面的课程,这种课程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旨在于培养适合现行社会制度的健全公民,这是国家兴办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这一课程受到了普遍重视。一般在高等教育的学校,都设有专门的部门和配有专职的老师来授课。这种课程的设置对于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的有关党的知识,初步树立与党员大体一致的政治信仰,树立爱国的基本精神和情感,训练正确的参政态度等等,都有明显的积极效果。二是接触、了解认同学校组织。人在一生当中所进入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即学校(包括幼儿园),开始了解并且适应团体生活及个人在团体中的恰当位置,认同团体中的角色/规范,了解组织和制度的实际涵义。此外,学生还可以按申请或自愿加入的原则参加其他一些政治性组织,比如,小学生一般以参加少先队为荣,而中学生则以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骄傲,而这些组织,都可以算是中国共产党的辅助团体,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二媒体的广泛宣传是中共政党文化社会化的支柱

大众传媒是一种影响极为广泛的政党文化社会化的实现机制。中国是一个立体的超大社会,一方面它悠久的历史文化留给了当代中国一份“现实的遗产”,另一方面在超大社会的现代的压力下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因此,仍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政治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因而中国相应就出现了强意识形态的特点,即利用大众传媒的方式主要是直接控制,进行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式宣传,以此强化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社会化过程。毛泽东讲,党领导的报纸、通讯社,“是革命政策和革命工作的宣传者、组织者”。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严格的控制着中国社会的大众传媒,党不仅通过自己所办的报纸、刊物而且通过其他所有的传媒进行着其政党文化的宣传,是政党文化最强大的社会化机制。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文化宣传中,主要通过杂志和报纸的形式。在新文化运动前后,一大批革命人士以《新青年》、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报刊作为宣传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阵地,使它们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充分地利用了中央主办的政治机关报《导向》、《中

国青年》,中央根据地时期的《布尔什维克》、《红色中华》等,建国后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机关刊物《求是》及各省委的报纸,进行宣传,引导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新闻通讯社——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中央根据地宣告成立,到延安改为新华通讯社,至今该社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主渠道。在延安还成立了马列学院的编译部、中央编译局,专司马列著作的编译和出版;又先后成立有报刊出版科、发行部、解放出版社、中央出版局。建国后,发展成为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出版署。它们掌握或管理着新中国文化传播的各个管道,为促进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发展发挥着各自的职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台和电视逐步地发挥它作为大众传媒的作用,使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宣传范围更加广泛,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形象化。中国共产党广播电台的前身是1940年在延安成立的新华通讯社广播电台。现在它和中央电视台、各省、市、县电台、电视台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及省市县党委控制的强大宣传机构和工具,左右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舆论,把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渗透在各种宣传形式中,传播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三文艺审美形象是中共政党文化社会化的重要精神养料

文学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形式和传播工具,而作为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大多数都具有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性质,由于它通过审美形象易为群众接受,还能通过电子传媒广为传播,覆盖面大,影响广泛,因而在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社会化实现的途径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五四”前后,随着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渐渐地将文艺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形式,当作了革命的一个有利武器。如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其中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名篇)、《彷徨》和杂文,郭沫若的诗集《女神》,茅盾的《子夜》、《春蚕》,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的《骆驼祥子》等小说,曹禺的话剧《雷雨》、《日出》,等等,都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阴暗面及下层群众的反抗性,从而为中国新民主革命营造了合法性的氛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革命文学家、艺术家更是创作了大批文艺作品,歌颂共产党极其领导的革命斗争。例如,小说《李有才板话》、《吕梁英雄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戏剧《白毛女》、《兄弟开荒》、《同志,你走错路了》等;诗《王贵和李香香》、《漳河水》等;歌曲《生产大合唱》、《我们战斗在太行山上》、《南泥湾》、《东方红》等等。建国后,为了歌颂党和革命时代的英雄和社会主义新人,涌现出了大批文学作品如:《红旗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创业史》、《红岩》、《雷锋之歌》、《欧阳海之歌》,油画《开国大典》、《上甘岭》等等。而歌曲《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浏阳河》等的传唱更是将党及其领导的形象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在这种传播中得到了肯定和巩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同样也涌现了许多含有传递党的意识的特别受欢迎的文艺作品和活动,如电影《生死抉择》、电视剧《长征》、《延安颂》、歌曲《走进新时代》,等等;又如中央电视台组织的赴各地的“心连心”文艺演出活动,不只是一种高级艺术的分享,更是转达了党中央对各地群众的关怀之情,密切了党群关系,为重塑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出力。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把文艺当作了革命事业的一条重要战线,也是传播政党文化的重要渠道。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文艺工作,在党的整个革命工作中的位置,是确定了的,摆好了的,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以一种最直接的感官享受得到了群众的喜欢。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就以这种形式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传播,被人们接受。

四党组织的强化训练是中共政党文化社会化的核心保证

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通过宣传党的纲领、政策、主张等,影响社会大众的政治态度,通过发展新党员,使他们在党组织中受到培养和训练,通过党的各项活动来实现其成员的价值认同。这就是党组织在实现政党文化社会化中所起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这一特殊组织,将各种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整合进了党的组织中,在最初的入党仪式和入党程序中党员就能感受到特殊的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氛围。在其后的党内活动中,党员听党课,读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学习党的各种文件,参加各种会议,学习党史,参观革命遗址,听革命前辈讲斗争经历,学习党纪党规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的使他们加深对党的意识形态的认同。同时,党又是训练基地,让那些富于才干的成员成长为各级各类领导人。正是在培养党员的领导能力过程中,中共可以在党员中建立起一种相信党具有远大目标以及能实现远大目标的能力,从而巩固了组织的凝聚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结构体系中,存在着系统的专司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和培训的机构,表现为党的各级组织中都设有宣传部门和成体系的政治教育机构——各级党校。中国共产党的党校1923年就在安源开始建立了,随后在北京开办有北方区委党校。党校的建置一般由各级党委领导,无论是各行各业各部门或地方的党委都设有规模不一的党校。党校通过常规的培训和随机的培训,强化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中共政党意识和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对于党外人士来说,如果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就必须接受党校的培训,使用的教材有党纲党章,受教育的内容有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和奋斗目标。现在党校的结业证书当作了能否入党的必备条件之一。

作为中共的党员来说,一般入党后都能在人民群众中表现出良好的党员形象。因为加入党组织时人们已经或多或少地接受了中共的文化,在成为党员后继续受到党的文化系统的熏陶。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和锻炼,心理上认同了自己的党员角色,这种身份就形成为一种组织心理。毛泽东1959年在看了父母坟后说: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许多是共产党员的革命先烈在牺牲时说:生作党的人,死是党的鬼。由此可见,党组织是最为直接的实现政党文化社会化的途径,是培养党的最忠诚成员的熔炉。

五发挥纪念活动的感召作用是中共政党文化社会化的重要补充

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指由中共策划和组织。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纪念对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现实诉求的仪式化行为。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十分注重组织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其中,既有对国际共运、近现代中国重要人物、事件、节日的纪念,也有对中共自身主要节日、重大事件、革命先烈的纪念。纪念活动通过召开纪念大会、发表宣言通告或口号,出版特刊特辑或文集等多种具体形式来实施。

纪念活动是一种政治文化资源,也是一种政治象征,它是一种政治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形式;它具有政治功能,也具有文化传播功能。它的文化传播功能往往与其政治功能密不可分。如中共往往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如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几乎年年组织了对马克思、斯大林、列宁诞辰的纪念活动,通过纪念活动中各种灵活多样的具体形式,把深刻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通俗易懂,缩小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与普通群众之间的差距,便于群众接受,并成为群众的行动指南。中共自始至终十分注重开展党和国家的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如“七一”建党纪念,“八一”建军纪念,“十一”国庆纪念等等,缅怀党、军、国家的历史,让人民铭记党和人民军队在革命与国家建设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从而坚定人们对党和军队的信心,自觉接受和拥护党和人民军队的领导。面对党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腐败现象,中共在全社会着力推出牛玉儒、郑培民、任长霞等一系列优秀共产党员干部的纪念活动,既追忆这些党的好干部的一生,也在广大人们心中树立共产党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也向全体党员提出号召,学习他们的舍身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争做“三个代表”的楷模。

总之,纪念活动在政党文化传播系统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它是实现中共政党文化社会化的直接、直观、很有震撼力的传播途径、传播形式和重要渠道,对政党文化的宣传起到更聚焦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实现社会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苏州信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