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是经济学伪君子

2010-01-07 11:16
环球时报 2010-01-07
关键词:自由市场克鲁格曼论调

贺 文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近日强烈抨击中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认为中国没有胆量大量抛售美国国债进行报复,他还指责中国汇率政策是“掠夺性”的。《华尔街日报》评论认为,如此尖刻的语调无异于对中国说“来吧,我们不怕跟你们打一场贸易战”。

其实克鲁格曼这番论调,国内外听众不应感到很陌生:就在几个月前,他还以惯有的犀利言辞抨击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并称“不管中国愿不愿意”,都“必须”让人民币大幅升值,否则就是“害人害己”。据媒体报道,他捏着中方近400万元邀请费,在中国巡回演讲时也照样大谈不误,一度引发演讲秩序混乱。

克鲁格曼自称是“坦率而执着的经济学家”,然而他不应忘记,自己的成名,正是基于“国际分工理论”,“经济自由主义”这类华丽的词藻。正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论员丹尼尔·克莱因曾指出的,他的许多论点自相矛盾,如按照他的“新贸易理论”,中国的大规模出口顺差也是正常的“国际分工不同”,但他却激烈抨击中国的贸易顺差,要求中国“把钱花到自己家去”。更何况他的巨额邀请费不是也得益于自由贸易吗?喊出保护主义高调的他,显然又犯上了自相矛盾的老毛病。

早有人指出,克鲁格曼的“自由市场”只是对外的。在他提出“自由市场”之初,美国产品的竞争优势巨大,推行自由主义,实则是让各国对美国敞开大门。如今时过境迁,美国成了全球最大进口国和贸易入超国,“经济自由主义”等于向世界打开美国大门,他不“变调”才怪。他在汇率问题上也是如此,如果汇率控制能让美国占便宜,那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

经济学家彼得·内里亚曾指出,克鲁格曼之所以为人瞩目,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其经济学成就,而是其“舆论操控能力”:他长期以《纽约时报》为根据地,创作了一系列“亦政论亦经论”的时评。然而经济专栏作家未必就是一个好的经济学家。他的旧同事奥克伦特认为,克鲁格曼最大的缺点是为了证实自己观点,甚至仅仅为了迎合取悦读者,就不惜任意剪裁、曲解和修改原始资料和数据,是一个好的专栏写手,却并非严谨的经济学人。更何况,他本人也不似自己所说那样“正直无私”:1999年他应邀加盟安然,并不惜抛弃《纽约时报》转投《时代》,不是被南加州大学教授乔·塔普林讥讽为“伪君子”么?

尽管克鲁格曼是一个“历届美国总统都敬而远之的批评者”,尽管大多数正统美国经济学家都不会认同他的疯狂论调,但作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却不可能漠然视之:在工团主义盛行,贸易壁垒事实上已越垒越高的今天,谁能说他的这番论调,不会真的就此导致一系列害人害己、甚至将全球经济牵扯在内的贸易战呢?▲ (作者是江苏学者。)

猜你喜欢
自由市场克鲁格曼论调
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坚持走中国道路
到底怎么对自己
经济法与行政法关系论述
奥地利的社会住房发展研究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克鲁格曼,“太爱放炮”的诺奖得主
诺奖得主称 美国或重演日本式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