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股指期货增大股市风险

2010-01-11 11:29
环球时报 2010-01-11
关键词:保证金股指期货

沈建真

8日,股指期货在市场呼吁多年后终于获批。一时间,许多专家学者大呼利好。股指期货的推出的确有利于市场制度的完善和市场改革的深化。但分析一下欧美股指期货市场的情况就不难发现,推出股指期货还只是股市发展的一小步,由此伴随而生的各种投机和监管漏洞则是亟待我们思考的棘手难题。

最早的股指期货倡议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者是美国堪萨斯交易所,之所以提出这一倡议,是因为197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和股灾,一年间股指缩水一半,而现有的金融工具对此束手无策,市场迫切需要一种直接作用于股指,可以平衡市场多空力量的新衍生工具。1982年,道琼斯股指期货被堪萨斯交易所正式推出,这一天成为股指期货的诞生日,同年4月21日和5月6日,标准普尔和纳斯达克也分别推出了各自的股指期货,到1984年,股指期货交易已占美国证券交易总金额的20%。此后各国竞相效仿,股指期货在全球范围得到推广,并扩展到债券、期货等领域。

股指期货的风险主要在于所谓“杠杆效应”,因为在股指期货交易中,投资者并非全额付款,而是按7%-15%的比例缴纳保证金,即可进行交易,也就是说,如果保证金率是10%(就是中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保证金率),期货公司的佣金率为2%,一个投资者只需花10000元进行股指期货投资,就可以买卖83300万元的股指期货“商品”,这样的“杠杆效应”让证券和资金流动性大增,但风险也因此放大了许多倍,因为一旦亏损,同样也会放大这么多倍。

中国股市长期以来是“单边市”,缺乏沽空机制导致任何投资者只能指望股指上涨才能盈利,这被认为是股市投机性强、市盈率高的一大原因。引入股指期货和融券融资,也就是引入了沽空机制,对保持股指相对稳定,确保市场多空平衡,是有显著益处的。

然而必须看到,中外证券市场的基础差异很大。中国股市的股本结构复杂,国资、民资和游资关系交错揪扯,投机性强、市盈率高的责任,并不完全在缺乏沽空机制,因此引入股指期货也自然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中国股市是个封闭市,外资合法进入的渠道有限,境外上市公司一家也没有,这很可能使股指期货产生畸变,成为若干游资“借力打力”,爆炒各类题材的工具,反倒加大了市场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当初美国第一家股指期货从倡导到推出,整整花了10年,核心争议就是如何监管;中国曾在国债领域引入期货,但时间不长就因投机氛围过于浓厚,弊端丛生而被迫关闭,好不容易呱呱坠地的沪深300股指期货,究竟是将如道琼斯股指期货那样好事多磨,最终发展壮大,还是如昔日国债期货那般无疾而终,关键在于监管是否得力,能否一方面充分发挥股指期货调控股指、对冲风险的特长,另一方面抑制因“杠杆作用”和各种“中国特色”而造成的系统、非系统性风险。▲(作者是北京学者。)

猜你喜欢
保证金股指期货
平安千亿回购 股指触底回升
股指再度回落 机构逢高减仓
大力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
降杠杆引发股指冲高回落
股指震荡走高筑底之日可期
警惕出境游保证金陷阱
五花八门的保证金到底能保证啥
安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可差异化缴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