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应尊重读者买报权

2010-01-11 11:29
环球时报 2010-01-11
关键词:北京地铁上班族禁令

艾 欣

一边乘地铁一边看报,是很多北京上班族的习惯选择。可北京市有关部门的一纸禁令,让他们再也读不到他们想读的报纸了。这纸禁令禁的是售报,可侵犯的却是数万、数十万老百姓的阅读权!

纵使政府有一百条理由确保地铁的秩序和安全,但民众也有一千条理由选择在地铁中阅读当天出版的、他们喜欢的报纸。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绝不是靠一纸简单粗暴的禁令,就可以解决的。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北京更有自己的市情。据统计,北京地铁全网日客流量早在去年10月份就突破了510万人次。因此,地铁是上班族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作为“家--单位”的公共载体,地铁里买一份报纸,就成为上班族获取家国大事和社会新闻的主要信息载体。因此,买报卖报,已是深度融入北京市民生活的文化。

一纸行政命令,猛然格式化掉市民们熟悉的生活方式,是权力对权利的不尊重,是对老百姓的不尊重。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情景下,目前纸媒的生存状况越来越尴尬。多卖几张报纸,多一个销售的渠道,就给纸媒多些生存的机会。超过500万人流量的北京地铁,对于各家报纸都是难得的销售渠道。允许地铁里卖报纸,就能扶持很多家纸媒,相反,可能就会有纸媒生存不下去。因此,无论是从媒体的生存,还是从北京市媒体市场繁荣的角度讲,北京市政府都应该帮助媒体更好地利用地铁的销售发行空间,而不是一股脑地将纸媒赶出地铁。

给纸媒在地铁的发行创造条件,并不是要破坏地铁安全、秩序,这本来是双方都能获利的好事情,只要是出于为老百姓服务的目的,只要让老百姓多想想办法,让地铁管理机构与媒体多做一些沟通,总能找到解决办法。但北京市相关部门显然没做这样的努力。

这种随意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难消除的。首先,这么大的事儿,涉及的除了政府管理者、地铁运营方,还应该包括北京市民和纸媒。应及时向老百姓和媒体解释清楚,如此突然出台决定,让人不能不怀疑“暗箱”操作的可能。被清除出北京地铁的纸媒,至今都很委屈。因为这一政策的设计、出台和执行,公众看到的只是一份红头文件。虽然,有关部门在文件中宣称“对轨道交通内报刊发售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但这个“专题”是如何“破题”、如何“研究”的,纸媒和公众都是一无所知和一头雾水。

其次,这是一个公共利益的博弈过程,因此应该事先有足够的公开论证,才能避免决策上的失误。有关方面在程序上是不是充分征求了民意?是不是举行过专题的听证会?作为这一政策的利益攸关方,纸媒的意见和建议是不是被忽略了?遗憾的是,这个政策的出台恰恰少了这一关键的程序环节,从而使这一公共政策少了“公共性”而多了权力的“随意性”。

其三,将其他纸媒清除出地铁,只派发政府指定的《北京娱乐信报》,让人必然质疑政府和这家报纸特殊的利益关系,政府很难摆脱支持市场垄断之嫌。

其四,虽然政府指定的报纸是免费的,但是免费的报纸未必受乘客的欢迎。地铁里的上班族因为阶层、职业和年龄的不同,每个人都有固定的阅报方式。因此,买什么报纸,乘客已经形成了习惯。免费派发指定的一家报纸,无疑是对乘客阅读习惯的挑战,侵犯了读者自由阅读和获取资讯的选择权。▲(作者是北京学者。)

猜你喜欢
北京地铁上班族禁令
还要多少“最”字号禁令?
北京地铁房山线产品可靠性分析报告
摩登上班族
上班族
上班族的小确幸
禁令治国还是以法治国
上班族的烦恼等
性生活10大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