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轻度成年智力残疾人BM I指数水平与身体素质的相关分析

2010-01-15 09:27王之春苏晓敏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单脚握力残疾人

王之春,骆 意,苏晓敏

(1.滁州学院体育系,安徽滁州239012;2.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广东广州510000)

中轻度成年智力残疾人BM I指数水平与身体素质的相关分析

王之春1,骆 意2,苏晓敏2

(1.滁州学院体育系,安徽滁州239012;2.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广东广州510000)

通过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州市中轻度成年智力残疾人的体质状况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轻度成年智力残疾人的身体形态主要表现为非常态,男性的背力水平与BM I指数呈高度的正相关,BM I指数与其他各项素质不存在相关性,女性的身体素质与BM I指数水平无相关性。身体素质的组间比较时,偏瘦组的力量素质相对其他各组较差。

中轻度成年智力残疾人;BM I指数;身体素质;相关分析

BM I指数(Body M ass Index),也称为体重指数或身体质量指数,是反映体重与身高之间的关系,判定人体胖瘦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1]。通过BM I指数了解中轻度智力残疾人的身体肥胖程度,以及BM I指数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而对其进行科学监控,以期提高中轻度智力残疾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当前的体质研究大多集中于普通人,对残疾人体质的研究较少,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有必要关注残疾人的身体健康。本研究对广州市中轻度智力残疾人的BM I指数与其身体素质进行相关性分析,从中找出BM I指数的变化规律,以及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为今后科学监控残疾人体质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州市中轻度智力残疾人(IQ=40~75),年龄为17~34岁,共计620人,其中男400人 ,女 220 人。

1.2 指标选取

综合考虑中轻度智力残疾人的智力水平、精神状况、认知特征、既往病史、体能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故选择以下身体素质指标:握力、背力、坐位体前屈、斜体俯卧撑(男)、1min仰卧起坐(女)。

1.3 研究方法

1.3.1 测量法

依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相关测试要求,培训测试人员,并对受试者进行预测试,帮助其掌握测试技巧,确保测试的有效性。

1.3.2 数理统计法

运用 Excel和Spss11.5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讨论

2.1 成年智力残疾人BM I指数水平的性别分布特征分析

由表1可知,广州市中轻度成年智力残疾人的身体形态主要表现为偏瘦和正常。男性偏瘦(30%)和正常(37.5%)占样本数的67.5%,而女性偏瘦(25%)和正常(40.9%)占样本数的65.9%。男性超重(13.8%)和肥胖(18.8%)占样本数的32.6%,女性超重(20.5%)和肥胖(13.6%)占样本数的34.1%。从总体趋势上看,广州市中轻度成年智力残疾人的身体形态主要表现为非常态,如果将超重与肥胖合并为偏重一类的话,男性和女性偏瘦和偏重所组成的非常态分别占样本数的62.5%和59.1%。身体形态一方面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后天营养、运动、疾病等因素影响。智力残疾人的偏瘦占了较大样本比例,可能是由于受遗传因素影响或自身消化吸收系统的功能不足所致,具体原因还有待医学的进一步研究。智力残疾人很少参加体育运动,久坐不爱运动的生活方式会打破能量的收支平衡,久而久之会使脂肪囤积,导致一部分人身体的超重和肥胖。

表1 广州市中轻度成年智力残疾人BM I指数水平分布频数表

表1显示,男性的超重比例低于女性6.7%,可能是由于性别的生理差异对脂肪的囤积程度不同所致,而男性肥胖率却高于女性5.2%,说明智力残疾男性由身体超重转变为身体肥胖的几率更大些。

2.2 BM I指数与身体素质的关联分析

2.2.1 BM I指数与男性身体素质的关系

表2 男性不同BM I指数水平的身体素质均值相关性比较(M±SD)

从男性不同BM I指数水平的身体素质均值比较(表2)可知,偏瘦组的握力、背力和坐位体前屈3项素质低于其他各组,而斜体俯卧撑低于正常组和肥胖组,睁眼单脚立仅次于正常组。正常组在握力、斜体俯卧撑和睁眼单脚立3项素质方面超过其他3个组别,而背力素质低于超重组和肥胖组,坐位体前屈素质仅次于超重组。超重组的坐位体前屈素质优于其他各组,斜体俯卧撑低于其他各组,背力仅次于肥胖组,睁眼单脚立略优于肥胖组。肥胖组的背力优于各组,睁眼单脚立低于各组,握力、斜体俯卧撑和坐位体前屈均低于正常组。

从BM I指数水平与身体素质的关联性分析可知,只有背力与BM I指数呈高度的正相关,BM I指数与其他各项素质不存在相关性。由背力的均值可知,随着BM I指数水平的不断升高,背力水平同样在升高。

表3 男性BM I分组各项身体素质方差分析情况一览表

表3的结果表明,4个体型组别的握力、斜体俯卧撑、坐位体前屈和睁眼单脚立4项身体素质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只有背力素质各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各组之间的多重比较(表4)表明,在握力素质方面,只有偏瘦组和正常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在背力素质方面,肥胖组分别与偏瘦组、正常组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无差异。而斜体俯卧撑、坐位体前屈和睁眼单脚立3项身体素质各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可见,BM I指数水平与背力水平呈高度的正相关,即背力水平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增加。

表4 男女BM I分组各项身体素质多重比较(LSD)

表5 女性不同BM I指数水平的身体素质均值相关性比较(M±SD)

从表5可知,女性偏瘦组的握力、背力和坐位体前屈低于其他各组,1min仰卧起坐高于其他各组,睁眼单脚立低于正常组和超重组,但是超过肥胖组。正常组的睁眼单脚立素质超过其他各组,1min仰卧起坐低于其他各组,握力素质仅次于超重组,背力素质仅次于肥胖组,坐位体前屈仅次于肥胖组。超重组的握力超过其他各组,背力仅超过偏瘦组,1min仰卧起坐仅次偏瘦组,坐位体前屈仅超过偏瘦组,睁眼单脚立仅次于正常组。肥胖组的背力和坐位体前屈超过其他各组,睁眼单脚立低于其他各组,握力仅超过偏瘦组,1min仰卧起坐仅超过正常组。

表6 女性BM I分组各项身体素质方差分析情况一览表

表6的结果表明,各组之间只有1min仰卧起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4项素质各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

各组之间各素质的多重比较(表4)表明,在背力素质方面,女性在偏瘦组与肥胖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值相差17.83kg,而其他各组无差异。在1min仰卧起坐方面,偏瘦组和正常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值相差6.74个,而其他各组之间无差异。

2.3 智力残疾人的心智特征与BM I指数水平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2.3.1 智力残疾人的心智特征

智力残疾人的意志力薄弱,缺乏独立性,很难胜任需要一定努力和坚持才能完成的任务。受挫折时容易放弃努力,易受暗示,固执,兴趣单一,稳定性差,因此在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时易受主观努力以及测试环境的影响。而握力、背力、坐位体前屈、斜体俯卧撑、1m in仰卧起坐都属于主动测试类指标,即需要受试者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测试效果的指标。智力残疾人的失败期望高于成功期望,自我观念消极,行为的动机水平不高[2]。在测试时表现出盲目性,但是通过积极的暗示、鼓励和诱导,仍然能顺利完成测试,并达到最佳测试效果。通过预测试,对智力残疾人进行测试指标的教学,使其理解测试的要领,以便使其在测试中表现出积极的动机情绪,这是本文身体素质测试效度和信度的基本保证。

2.3.2 BM I指数水平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握力是测量手臂肌和手掌肌肉力量水平的指标。肌肉力量一方面受控于参与工作的肌肉数目,另一方面取决于控制肌肉的神经数目。力量素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去脂体重的含量,去脂体重指内脏、骨骼、肌肉等器官组织的重量,和体重有重要关系[3]。手指动作属于精细技能,控制手指力量的神经数目众多,而中轻度智力残疾人的动机水平较低,所以他们的握力水平不能达到普通人的力量水平。普通人的握力水平随体重的增加而增长[4],但中轻度智力残疾人却表现出特异性。

背力主要是测量腰背部肌肉最大伸展力量的指标。肥胖组的腰背肌群力量大于偏瘦组,男性肥胖组背力大于正常组。可知,在一定范围内,中轻度智力残疾人的背力水平随体重的增长而增加,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明显的性别差异。普通男性的背力水平随体重增加而增长,女性表现不明显[5],这一现象中轻度智力残疾人与其表现出相似性。

1min仰卧起坐主要测量女性腰腹部肌群的力量,只有正常组和偏瘦组有显著性差异,偏瘦组成绩优于正常组。仰卧起坐的动作负荷主要是克服上身体重,计算完成次数来评价腰腹力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体重对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体重轻者,上身的重量也较轻,因此方便动作的完成。普通女性肥胖、超重组和体重正常组无显著性的差异,但与体重偏轻组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中轻度智力残疾女性仰卧起坐不同BM I水平比较时,仅存在偏瘦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而其他各组无差异,表现出其独特的体能特征。而坐位体前屈和睁眼单脚立指标的不同BM I水平比较时,各组之间并无差异,可见,肥胖程度对躯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大。

3 结论

广州市中轻度成年智力残疾人的身体形态主要表现为非常态,如果将超重与肥胖合并为偏重一类的话,男性和女性偏瘦和偏重所组成的非常态分别占样本数的62.5%和59.1%。男性的超重比例低于女性,但是男性由超重转变为肥胖的几率更大些。

男性的背力水平与BM I指数呈高度的正相关,BM I指数与其他各项素质不存在相关性。女性的身体素质与BM I指数水平无相关性。

在不同BM I指数水平身体素质的组间比较时,只有背力、男子握力和女子1min仰卧起坐存在不同程度的组间差异,体重偏瘦组、力量素质相对其他各组也较差。

[1] 邢文华,李晋裕,马志德.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5.

[2] 王之春.对中轻度智力残疾人体能拓展的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09.

[3]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 王少春,闻一平.不同BM I等级大学生间身体素质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5).

[5] 刘江南.广州市国民体质现状与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dult Mildly Mental Retarded People’s Physical Quality and BMILevel

Wang Zhichun1,Luo Yi2,Su Xiaomin2
(1.Department of Physica l Education,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Anhui 239000,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Guangzhou Sports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000,China)

By the means of measurement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is paper analyzed adult mildly mental retarded people’s physique condition in Guangzhou cit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ult mildly mental retarded people’s body patterns were abnormal.Men back strength was highly correlate with BM I level,BM I level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other physical quality,and women physical quality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BM I level.As to the comparison among the groups of physical quality,the strength of underweight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other groups.

adult mildly mental retarded peop le;BM I;physical quality;correlation analysis

G804.49

A

1671-2544(2010)03-0098-04

2009-12-23

王之春(1984— ),男,安徽六安人,滁州学院体育系教师,硕士。骆 意(1973— ),男,河南信阳人,广州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邹礼平)

猜你喜欢
单脚握力残疾人
巧练握力益康寿
两种握力计测量社区中老年人握力值的一致性评价
绝活老人的日常训练
单脚立
不容忽视的握力
What Is aSplit-second Decision You Made that Changed Your Life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能锻炼握力的伞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