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创新教育应开发的三个空间

2010-01-17 08:13潘亚萍
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 2010年7期
关键词:空间思维活动

潘亚萍

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代的首要任务。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承担起创新的使命,才能把创新教育主阵地定位于课堂,才会有让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想法和具体行为。笔者认为,作为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立足点,在教学中给学生一片创新的天地,以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激情,培养其创新意志。开展创新教育,应注重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

一、学生活动的空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道尊严被简化为师者面孔的呆板、学者行为的僵化。学生上课时要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如果没有听懂或没跟上记笔记,也不允许私下交谈;提问需要举手,答完后得不到老师的允许不准就座……。种种禁锢学生的做法越来越不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充分保证和发展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既是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也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势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变。我们要明确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使学生的“学”最终能够摆脱教师的“教”,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具有创意的课堂教学方法。七年级英语教材下“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熟练描述人的外貌特征,培养其看图说话的能力,培养其听、说、读、写的技能。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取联系现实、激发学生表达的教学方法,要精心设计游戏环节,训练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教师要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跳出课本,进入现实社会,为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运用所学,获得学习成就感。这与我们平时课堂教学有关,如果我们平时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空间和时间,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会大增,创新教育才有落实的可能。由此可见,创新教育不应是一种雕刻的教育,而应渗透到每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行为之中。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常用限制讲授时间的办法来保证学生学习的时间,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首先是因为教师的讲授时间常常是分散的,无法统计;其次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并不能简单地依学习时间长短而论。如何拓展学生活动的空间,基本做法如下:

1.尽可能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空间不被教师和其他学生挤占

课堂教学过程不再单纯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情境激疑、诱思探究、迁移创新等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而是一种多向活动,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个人学习和彼此竞争,而代之以发现探究过程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中的互动和合作。

如七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是教学生学习服装类单词,使其学会询问价格的句型,提高学生说英语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实际的语境中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购物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若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的市场,让学生产生一种身J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的参与意识会更浓,能更容易进入角色。另外,可以发动学生提供更多的服装来布置市场,这样购买的空间会更大些;活动的组织形式也要考虑,要能使课堂活而不乱。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该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要充分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空间,使他们有较多的机会思考。

2.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己确定学习的方向和角度,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不断拓宽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实验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人手的:

(1)模仿写话

当课本中出现对话和课文时,我就要求学生面向全班说一段英语,要求其事先定好发言稿,并交给我审阅,以保证其句子的准确性。内容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教材时,可要求学生能写出三四句“Good morning,everyone!My-name is XXX,I am ClassXGradeX”。再往后学时,再往上加句子。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模仿写话阶段,学生大多是依据课文选取其中某些语句加工而成。

(2)造句和写短文

对课文中的重要句型和短语,我通常都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来造句,并按时抽查。有时我还利用课堂时间评出优秀句子,向全班介绍。对能力强的学生我则要求他们写短文,使他们在尽可能短的一段话中尽量多地运用本课或本单元中的句型和短语,这样分层次要求,学生一般都能完成。

(3)复述、改写课文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避免单练一项技能的片面性;学生口、眼、耳、手并用,活动多样,穿插进行,即使训练的内容是简单的、重复的,学生也不会感到厌倦;学生在共同活动中互相检查,检查本身也是一种有用的训练,有助于少数学生克服在全班面前讲话害羞的心理,且所有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也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游戏场里,不可能让所有孩子以同样的方式玩同样的玩具,学习也是同一道理。传统教学总是要求不同品质的学生保持相同的学习进度,结果“优生无事干,吃不饱;差生干不完,吃不消”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实质就是限制了学生活动的自由。所以,我们要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角度出发,扩展学生自我活动的空间。例如:实施多层次教学,缩短讲授时间,允许部分学生(尖子生)不必围绕教师和黑板转。

3.不断变化和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

一场戏拍得如何与导演选择的场景联系密切,教学也是如此。英语学科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我们可以借助简笔域、实物等直观教具,又可以借助投影、幻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若多种手段适度穿插、交替,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他们定能感受到学习的“易”、“趣”、“活”,使其学科兴趣、动机转化为意志行动,逐步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的空间像实验室、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大自然等,教师备课时都应考虑进去,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进行构思、设置。

二、学生思维的空间

心理学家阿希的实验证明:人都有从众心理。初中生由于思维的独立性不强,更容易形成从众的定势;同时,由于亲师性,学生会接受教师的“权威”和课本的“权威”,形成权威定势。从众定势和权威定势会严重地束缚其思维的创新,不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性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其灵魂是创新性想象力,其表现特征是独创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不搞简单地就事论事。

课堂教学要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激趣,以疑促思。让学生在不断解决新问题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增强自信心,即在学生的头上始终要有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要做到层层递进;解决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克服包办灌输的做法,绝不能把“桃

子”摘下来送到学生的手中。

如:八年级英语教材“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这一单元中疑问词how在“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一课中学生已经接触过,而且在以前课堂教学中也学过。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做疑问词how的用法小结,how作疑问词时,可以构成不同的短语,在不同的句子中表达不同的含义:

1.how(指方式、方法)怎样、怎么。例如:

-How d0 you get to school?你怎样到校的?

I often take the train.我经常坐火车。

Do it how you carl.你能怎样做就怎样做好了。

2.how(指健康等情况)怎样。例如:

-How is your mother?你妈妈身体可好?

-she is fine.她很好。

3.how many/much(指数量)多么、多少。例如:

How much miIk is there in the dass?杯子里有多少牛奶?

How many students ale there in your class?你们班有多少学生?

4.howmuch询问价钱。例如:

How much aye tllese pants?这条裤子多少钱?

5.how old询问年龄。例如:

How old is your sister?你妹妹多大了?

6.howfay询问距离。例如:

Howfayisthe schoolfrom here?学校离这有多远?

7.how long询问时间有多久,如:How long does it take?要花费多长时间?

8.hOW often询问频率。例如:

How often d0 you write t。your parents?你多长时间给你父母写一封信?

9.how soon询问多久。例如:

How soon will he be back?他多久以后回来?

总之,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就是要杜绝人云亦云、以优生代替差生的思维、以教师代替学生的思维等现象。此外,还要做到让学生的思维从书本拓展到生活、社会和自然,让学生逐步由跟着问题学转变为在学中发现疑问、解决疑问。

三、学生表现的空间

一项好的技术如果不能转化为产品,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样,在适宜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里,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外部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的创新意识,如果得不到表现,得不到认同或修改的建议,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创新意识就不能强化,学生就会慢慢地失去创新的动机。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每位学生的表现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动手操作技能,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充分展示他们精心构思的作品,如模型、标本等。

例如:七年级教材下册“Unit l Where's the post offlee?”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是对道路的问答练习。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向学生展示一张地图,假设这时“Tom向Han Mei问路,Han Mei耐心指路,最后Tom到达目的地”。在此过程中利用动画及录音,反复几次,让学生为其配音。然后用红色曲线标记以下重点句型:

-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

-Yes there's a bank on Gentel Street.

-Where's the supermarket?

-It's next to the library.

-Is there a pay phone in the neighborhood?-Yes, it's on Bridge Street on the right.

紧接着,再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最后,利用重点句型设计对话,让学生就地名和道路的不同做替换练习。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训练,学生熟练掌握了道路问答,并能运用自如。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显而易见,在课堂教学中,三个学习空间的开发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也为师生双方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猜你喜欢
空间思维活动
“活动随手拍”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