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排回归『单纯』吧!

2010-01-24 07:53
校园足球 2010年8期
关键词:主教练郎平中国女排

让女排回归『单纯』吧!

王宝泉说自己的病“好不了了”,这何尝不是女排现状的写照?在天津队率队七夺总冠军意气风发的王教练,一到国家队就成了整天愁眉苦脸的苦人儿,还累了个半死。他在不久前大奖赛发布会上痛苦退场的镜头令人心酸。事实已证明谁也救不了现在的女排,哪怕被传“已着手重新组队”的陈忠和回来也不能。所以还是不要给相关人等太多期望与压力吧,让他们能透过气来,重新打好女排这个项目的基础,重新向顶峰攀登。

上任不到半年的王宝泉生病离开女排!官方说法是“回家休养”,背后声音却是他已不止一次提出辞职并很有可能遂了此愿,以及队内若隐若现的内讧传闻。被传回归的陈忠和连说“我不知道”,而我们所知道的是,女排又一次处于动荡中……

自从兵败汉城,女排神话就已不再,即便有雅典奥运会登顶的回光返照。但这20多年来,女排却要背负“所谓的女排精神”和“必须打出好成绩”的双重压力前行,由此决定的,是女排主帅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执教女排这个优等生的个中滋味,一点儿也不

比执教男足这个差等生来的好受。之前就曾头晕现在又彻底病倒的王宝泉,不过是最新的一个注脚罢了。

女排主帅,高压下的“蛋”

女排走下五连冠高坛后的这20余年来,无论是败军之帅胡进、栗晓峰,成绩斐然的郎平、陈忠和,还是最近两个“短命教练”蔡斌、王宝泉,他们紧锁的眉头上都写着“压力”二字。郎平数次晕倒,陈忠和当年被狂批……

1993年3月16日,栗晓峰走进办公室,当时的球类司排球处处长周晓兰迎着他的面说了一句话:你当主教练,就这么定了。

栗晓峰没想到这件事情来得那么突然,但事实上,他的上任与下课,都是同样突然。他不熟悉女排这个由荣誉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的旋涡,也疏于和队员们打理关系。虽然当年他带队取得亚锦赛冠军,但次年世锦赛上,中国女排降到历史新低的第八,还在广岛亚运会上输给了日本、韩国,巨大的压力突然四面八方向他涌来,他不得不引咎辞职。这是中国女排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现在回头来看,也为后来十几年女排主教练的命运埋下了一个伏笔。

接替他教鞭的人是郎平,这个曾经被称为“铁榔头”的女人。按照中国人当时的逻辑,一个成功的运动员必然可以带好一支球队,而以郎平的巨大威望,在排管中心和球队之间绝对游刃有余。果然次年郎平就带领球队夺得亚锦赛冠军,还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重新为排管中心挽回了颜面。奥运会亚军,这对于重新走上赛场的郎平来说是个完美的结局,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她都站在了世界顶尖。但她付出的艰辛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运动员时代,她就曾几次在厕所里晕倒,但坚强的她从不向外界示弱。而在亚特兰大赛场上的那次晕倒,才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她的身体健康。在漳州集训的时候,郎平每天的工作量要超过20个小时,除了日常的训练和比赛,还常常半夜起来看录像,研究美国、古巴等强队,最终因为脑缺血而数次晕倒。

她终于没有挺住,虽然因为身体健康卸任给“二进宫”的胡进,但她的成绩让每一个关心女排的中国人都对她心怀感激,但也让后来的教练们每个都更加战战兢兢。女排是体育,是荣誉,是爱国,甚至是政治。

成绩就是一切,所以面相忠厚的陈忠和在2002年的世锦赛上让队伍故意输给希腊队和韩国队,以避开实力更为强劲的对手。他未必不想堂堂正正地取得胜利,但获胜后的利益和失败后的压力只能逼迫他选择卑鄙却看似稳妥的做法。但最终女排只取得了第四名,批评的声音纷拥而至——如果他最终带队获得世界冠军,会不会有这么多指责他不顾体育道德的声音?国人都盼望胜利,哪怕你最终败得光荣,也不会避免口水,而如果竟然卑鄙地输了,那你简直就是侮辱国家的罪人。

陈忠和是条汉子,他终究带队获得了雅典奥运会的冠军。所以在国人的心里,他是女排的功臣。排管中心也让他在主教练的位置上待了8年。到蔡斌上来的时候,起初大家对他有些怀疑,但还是“小诸葛”、“小诸葛”的叫着,等到他摆不平队里的姑娘,照顾不好排管中心的情绪,尤其是他的成绩还很糟糕的时候,“炒菜”、“菜包子”等批评的声音又铺天盖地。不管排管中心让他接替陈忠和的理由是多么冠冕堂皇,但成绩永远是唯一的试金石。结果蔡斌仅干了一年,灰溜溜地走了。

王宝泉也是一样。他是个悲情版的蔡斌。他身体早有结核性脑膜炎这样的恶疾,上任不久便在各方压力下焦头烂额,在5月份四国邀请赛的时候就提出要辞职。上任的时候放出豪言“不惜生命代价也要把中国女排带上去”,结果没想到真搞得性命攸关,成绩没打上去,身体先垮了。在29日晚结束的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颁奖仪式上,王宝泉是被人搀扶走进现场的。

所以他只能选择离开,他不再适合中国女排主教练这样一个高危职业。这里的鲜花和荣誉比任何一个项目都多,但这里也有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危险。宝泉,还是先保全身体吧。

双重包袱造成主帅的畸形压力

在三大球中历史战绩最出色的女排,自然是高层眼里最重要的“面子工程”。悲剧的是,基础大为削弱导致连年滑坡的女排,却还要苦苦追求一线队成绩和所谓的女排精神,这双重包袱让女排主帅压力巨大,不能有半点闪失,否则就是国家罪人。

女排是什么?

是荣誉,是鲜花,还是黑洞?是培养体育高官的温床,还是让许多教练心力交瘁的战场?

甚至连不熟悉女排的人都知道,中国女排的主教练不好当。时至今日,人们说起中国女排的主教练,总还是会想起袁伟民,就像想起乒乓球的蔡振华一样自然——因为在他们的手下,两项运动都在各自的赛场上达到了顶峰。

在袁伟民时代,女排姑娘们对外是中国体育的一张名片,对内是全国人民的吹鼓手。现在想起来有些荒诞,但当时,数亿人民都聚集在电视机前,从古稀老人到黄口小童,全都在盼望女排夺得冠军,仿佛这样自己也与有荣焉。“女排精神”被上升到了国家高度,成了当年全民的集体无意识。可究竟什么是“女排精神”呢?如果说女排有精神,那么其他项目里努力拼搏的运动员和他们有什么区别呢?难道不是因为总是赢,所以才有所谓“女排精神”的吗?

一项运动有这么高的起点,注定了后来的路不会轻松。打赢了是应该的,输了就是罪人,哪怕是世界亚军。可是批评和鄙视的诸位爱国人士里,又有谁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世界第二呢?哪怕是世界第十?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年的女排不可复制。1985年前,是女排“地方军”发展的鼎盛期,那时全国有40多个地方有专业排球队,但时至今日,却锐减为17个队。各省市在全运会夺金战略下,都在要权衡投入、产出的回报率,养一支12人的排球队顶多只能获取一枚金牌,而培养一名优秀的游泳队员却可能获得3至4枚金牌,哪个更划算?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层排球力量越来越弱,中国排球的造血能力也渐渐枯竭。全国正式注册的职业女排球员已经锐减到只有两三百人,许多排球基层教练的收入十分微薄,每月甚至只有两千块钱,比起羽毛球、网球教练,这些教练纵使一天两天不以为意,日子长了难免不寒心。

而国家队教练呢?面对着女排实力日渐下滑,后继日益乏人的现实,又不得不背着沉重的担子一次一次征战国际赛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样的怪圈远非一个蔡斌或王宝泉能冲破,向前望路途崎岖,回头看空空荡荡,国家队的主教练除了要承受畸形的压力,还有苦不能言。

排管中心频繁换帅,也实属不得已。当初让蔡斌接替陈忠和,是觉得陈的战术思路过于老旧,无法适应新一代女排的要求,但结果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蔡斌并不愿意太受控制,和队里的关系也处得若即若离。排管中心的一把手是当年的张蓉芳,前任体育总局局长是当年的主教练袁伟民,这样的榜样立在面前,哪个主管排球的官员不希望搭一班女排顺风车,把仕途再延展延展?所以有了许多的不透明文件,有了数不清的行政干预,女排换帅,从来不是在公开的竞聘中进行。如今王宝泉不堪重负请辞,陈忠和即将接手新女排。面对外界,陈指导声称“我不知道”,但知情者透露,他实际上已经在进行新一届“陈家军”的选拔。陈忠和下课下得不明不白,如今又在迷雾中准备上任。看起来只是个人命运和一项运动的沉浮,实际上只不过是下棋的人手腕稍微动动,全国一盘棋嘛。

女排缺乏“好汉不提当年勇”的气魄

世上本无偶像,追捧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偶像。但任何“精神偶像”都有崩塌的一天,除了女排还有女足还有刘翔;而另一个方面是,只有想办法扭转现状解决女排的“物质基础”问题,才是女排的出路,而不是给包括主教练在内的女排人太多的压力……

压力可以让人体的肾上腺素分泌加速,在短时间内让大脑的血液流动增速,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瞬间爆发力。但没有一个人能长期依靠压力爆发而不崩溃,一项运动如果在数十年内持续承受压力,不但身处其中的人痛苦不堪,运动本身也难以健康发展——而这,就是中国女排的现状。

没有人能永远称霸一项运动,再强大的队伍也会时常品尝失败的苦涩滋味。巴西足球何其强大,国内有无数足球人口,国家队更是天才成群,结果从1970到2010年这40年间,他们不是也只两次捧起世界杯?但这并不妨碍巴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足球国度。刘翔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便威风八面,成为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虽然在北京奥运会上因伤走下跑道,但谁又能否认他是一个伟大的运动员呢?在体育的世界里,任何荣誉都只是暂时的。运动就是为了更强、更快,如果总是你最强、最快,谁还愿意和你玩?中国的乒羽确实很强,但这样除了金牌又有什么好处?等到你成了独孤求败,又要花重金培养对手,甚至还要跪求别人和你一战,这样难道是体育追求的境界吗?失败没有什么可怕的,有成功就有失败,试问现在有多少人看到中国乒乓球队夺冠还感到异常兴奋的?难道这就是女排所追求的目标?

现在谈什么称霸世界排坛根本都是空话,还是正视现状吧。如今排球人口严重缺少,教学后备力量流失严重,像王一梅这样的国手,是在主攻游泳没有前途的前提下才被迫半路出家的。大多数排球运动员基本功薄弱,技术动作不扎实,在这种条件下,即使每天念一百遍“女排精神”,又有什么用?比起足球和篮球,中国的排球联赛长期是一潭死水,只在去年恒大队横空出世的时候才博取了人们的几分关注。像冯坤这样的国手,在自己原来的队伍每个月只有五六千块钱的收入,恒大支票一甩,每个月六七万,这对于她们来说自然是“不可能拒绝的条件”。但恒大如此高调地挖墙脚,对于中国排球联赛的长远发展来说也不是好事。中国的女排联赛明年很可能面临“裸奔”,大多数球队门可罗雀,甲级联赛的各个主场的上座率能维持在二到三成已属不易,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能再现当年“五连冠”的风采?

当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状,应该给如今的女排“减压”便成了共识。我们不应该在球队成绩好的时候将其“捧杀”,也不应该在球队低谷的时候破鼓万人捶。如今的女排是一项亟待拯救的运动,主管部门也应该想想,为什么大家都关注女排国家队的成败,却没有人去看联赛。究竟是球迷的问题,还是管理的问题?是不是把专业队一撤销,把运动员和教练野蛮地往市场一推,就能实现成功的改革?市场是残酷的,它不理解什么是官员的荣誉,也不理解什么是“女排精神”。而不加扶持,只问结果,对于一项本来商业价值就不太高的运动来说,是不是太过残忍了呢?

猜你喜欢
主教练郎平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郎平:不信东风唤不回
郎平 希望中国体育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主教练是运动员防伤的关键:来自现代足球的启示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事件
请别叫郎平“女神”
郎平,永远花季